首页 理论教育 潜夫论:先本末朝心理行

潜夫论:先本末朝心理行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末生于本,行起于心。是以上君抚世④,先其本而后其末,顺其心而理其行⑤。⑤彭铎先生说,顺、理互文。这段文字,王符提出“顺其心而理其行”的观点,体现了王符以德治国的方略。对于百姓而言,只有“顺其心”才能“理其行”。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人君治人要善于导,顺其心性,将其引导到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上来。君王先从心理、精神上控制人们,进而控制人们的行为。

潜夫论:先本末朝心理行

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道者所以持之也,德者所以苞之也,教者所以知之也,化者所以致之也。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情性者,心也,本也。化俗者,行也,末也。末生于本,行起于心。是以上君抚世,先其本而后其末,顺其心而理其行。心精苟正,则奸匿无所生,邪意无所载矣

(选自彭铎《潜夫论笺校正》卷八《德化第三十三》,下同)

【注释】

①持:守。②苞:同包,包容。③致之:招引民众。《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④抚:安抚,治理。⑤彭铎先生说,顺、理互文。都是“治”的意思。《说文》:“顺,理也。”《荀子·臣道》:“从命而利君谓之顺。”⑥精:通“情”,本书多以“精”为“情”。正:原作“亡”,据《群书治要》引文改。⑦匿(tè):邪恶。本书通以“匿”为“慝”。无:“所”上原无“无”字,据《群书治要》引文补。⑧载:乘载,这里是存在的意思。

【品读】

中国古代重视以德服人,注重道德教化。这段文字,王符提出“顺其心而理其行”的观点,体现了王符以德治国的方略

在国家治理的宏观层面上,中国古代先哲认为道德教化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孔子云:“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都旨在表明重教化的思想倾向。推行道德教化,能够把人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推向自觉和自愿的境界,以养成古朴的民风民俗,从而维护统治者正常的统治秩序。

图33 道德教化(www.xing528.com)

据《列子》载,晋国苦于盗贼横行,有一个叫郄雍的人能从人的相貌、表情判断出这个人是否为盗贼。于是,晋侯便委以重任,让郄雍从人群中查找盗贼,郄雍总能成功。晋侯大喜,认为得到郄雍一人,就无须多费精力将晋国的盗贼捕尽。但事实并非如此,群贼恨郄雍断其生路,遂合谋将郄雍害死。此时,有人劝谏束手无策的晋侯:若使晋国无盗,必须“明教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晋侯虚怀纳谏,“举贤而任之”,实施教化,群盗遂奔他乡而去。可见,社会井然有序,人心淳朴、世风敦厚,离不开道德教化,离不开正确的价值导向。

正因为此,王符认为,必须极其重视道德教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他盛赞:“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用大、盛、美、神这些美妙崇高的字眼来形容“道德教化”,是对其治理功效的极大肯定。毕竟,道德教化能使人变得有操守、有涵养、有智慧,能使人归心臣服,从而自觉遵守典章制度和礼仪习俗,维护社会的和谐有序。然而,道德教化所承担的重要任务是“化变民心”。对于百姓而言,只有“顺其心”才能“理其行”。因为“民有性,有情,有化,有俗”,性和情是本,是心;化和俗是末,是行。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人君治人要善于导,顺其心性,将其引导到合乎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上来。君王先从心理、精神上控制人们,进而控制人们的行为。通过道德教育及行为规范的训练,最终达到人民相亲相爱而不生伤害之心;行为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也就杜绝了奸邪行为,社会也就和谐稳定了。

【扩展阅读】

导言: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策问各地“贤良”“文学”关于古今治国之道的政见,董仲舒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选之文出自他的第一次对策,其重点在于强调用儒家的思想进行教化。

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节选自严可均《全汉文》卷二十三《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商务印书馆,1999)

【原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