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山陵之高,非削成而崛起也①,必步增而稍上焉。川谷之卑,非截断而颠陷也②,必陂池而稍下焉③。是故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④;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⑤。
(选自彭铎《潜夫论笺校正》卷三《慎微第十三》,下同)
【注释】
①成而:原作“而成”,依汪继培改。汪继培说:“《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房。’”②颠陷:陡峭地低陷下去。③陂池(pōtuó,坡驼):叠韵连绵词,也作“陂陀”“陂阤”“陂陁”,坡度平缓的样子。④嵩:崇,山高大的样子。⑤黄泉:地下水。古人认为地下水在地层的极深处,所以此文用来形容深。汪继培说:“《史记·郑世家》《集解》引服虔注:‘天玄地黄,泉在地中,故曰黄泉。’《汉书·杨雄传·解嘲》云:‘深者入黄泉。’”极:至。
【品读】
古时候有个行路人,肚子饿极了就买了一个烧饼吃。吃后觉得没起作用,就又买了一个吃,但肚子还是饿得慌。于是再买再吃,一连吃了六个,感觉还不是很饱,最后又买了一个,哪知道这个烧饼只吃了一半就很饱了。这时他十分懊恼,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呀?先前的六个烧饼都被我白白地浪费啦!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先前吃它呢?”这位饥汉的可笑之处在于,他不懂得事物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原理。
众所周知,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而过程总是逐步进行的——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形成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积累就不会有质变发生。或者说,任何质变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更不会凭空出现。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荀子·劝学》),王充言:“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论衡·状留》),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正因为此,王符也认为,不停地向上堆积,一定能达到大山的高度;不停地往下凹陷,一定能达到地下最深处,正所谓“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
其实,何止是自然界的山川,小到我们的生活,大到社会历史,甚至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无不告诉我们:忽视小的积累,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比如小孩学走路,开始的时候总是爬,然后才能慢慢走;小孩学说话,是通过平时倾听、理解、学习,一点点积累下来,并通过多年实践才达到出口成章的。又比如,知识要慢慢地积累,但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所谓“眼高手低”的毛病。比方他们在做练习的时候,看着习题简单,就觉得不需去做,然后找一些对自己来说难度很大的习题,可最后也没能做好,结果是基础没打好,又把时间浪费了。其实,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学生时代也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目标,然后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每天如能进步一点点,量的积累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最终才能实现自我。再比如农民的劳作,没有从春到夏,从夏到秋的辛勤耕耘,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学知识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做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www.xing528.com)
王符生活在东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深刻地认识到“物有盛衰,时有推移,事有激会,人有变化”(《潜夫论·边议》)。因此,他提出“积上不止,必致嵩山之高;积下不已,必极黄泉之深”的理论,其根本目的在于告诫世人:为人处世,治国理政,要积正积善,不要积邪积恶;否则,就会致祸,不会得福。就像商汤、周武王一样,能实行政令教化,常积恩德,做了许多好事,才会成为天下的主宰,带来了安定太平之世;而夏桀、商纣王暴虐无度,国家终于灭亡。由于王符关于“积善”“积恶”的论述与现代哲学中“量变”“质变”的理论有某种相通之处,因此,它实为东汉思想家对于由量变到质变规律长期认识的一次新的理论概括,包含着一定的哲学价值。
【扩展阅读】
导语: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这段文字,荀子通过正反设喻的对比说明积累的重要。比如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而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积累。
跬步千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节选自《荀子简释》第一篇《劝学》)
【原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