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嫉妒的危害:《潜夫论》品读

揭示嫉妒的危害:《潜夫论》品读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嫉妒就是一种自私、封闭、心胸狭隘的心态,是一种因抱怨、憎恨别人某方面超过自己而攻击或诋毁他人的心理情感。如果一个人有了嫉妒的心理,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许会不同程度地采取排斥、中伤、诬陷、打击,甚至害命等卑劣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嫉妒是每个人都无法躲避的生命情感。而这些惊心动魄,令人不寒而栗的历史事件,更让人相信:嫉妒是害人的毒药。

揭示嫉妒的危害:《潜夫论》品读

夫国不乏于妒男也,犹家不乏于妒女也。近古以来,自外及内,其争功名妒过己者岂希也?予以惟两贤为宜不相害乎?然也,范雎绌白起公孙弘董仲舒,此同朝共君宠禄争故耶?惟殊邦异途利害不干者为可以免乎?然也,孙膑修能于楚,庞涓自魏变色,诱以刖之韩非明治于韩李斯自秦作思,致而杀之。嗟士之相妒岂若此甚乎!此未达于君故受祸邪?惟见知为可以将信乎?然也,京房数与元帝论难,使制考功而选守晁错雅为景帝所知;使条汉法而不乱。夫二子之于君也,可谓见知深而宠爱殊矣,然京房冤死而上曾不知,晁错既斩而帝乃悔。此材明未足卫身故及难邪?惟大圣为能无累乎?然也,帝乙以义故囚,文王以仁故拘。夫体至行仁义,据南面师尹卿士,且犹不能无难,然则夫子削迹,叔向缧绁屈原放沈贾谊贬黜,钟离废替,何敞束缚,王章抵罪,平阿斥逐,盖其轻士者也

(选自彭铎《潜夫论笺校正》卷一《贤难第五》,下同)

【注释】

①希:通“稀”。②范雎(jū):战国时期魏国人。秦昭王时为秦相。绌:通“诎”,冤枉。白起:秦国大将。白起率军围攻赵都邯郸时,相国范雎与他意见不合,范雎与秦昭王合谋,召回白起,后又逼他自杀。事见《史记·白起列传》与《范雎列传》。③公孙弘:汉武帝时的丞相。他与董仲舒都是经学大师,在治《春秋公羊传》方面,他与董仲舒互不服气,互相攻击。公孙弘向汉武帝进言,让董出任胶西王相,把他赶出京城。事见《史记·儒林列传》。④“争”字上下有脱文。⑤孙膑:孙武的后代,齐国人,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吕氏春秋·不二》高诱注说他是楚人,为齐臣。⑥庞涓:孙膑的同学,后任魏国大将。⑦刖(yuè):古代把脚砍掉的酷刑。以上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⑧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先秦法家思想家。明治,《诸子品节》作“明法”,是。⑨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人,韩非的同学。后入秦任廷尉、丞相等职。秦攻韩时,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受到秦始皇的重视。后遭李斯陷害,下狱,自杀。事见《史记·韩非列传》。⑩京房:即景君明,西汉元帝时立为博士。曾屡次上疏,以灾异说推论时政得失,并制考功课吏法。后因劾奏石显专权,被排挤,出为魏郡太守;不久,下狱死。事见《汉书·京房传》。⑪晁错:西汉政论家,历任博士、御史大夫等职。景帝时,他主张削减或取消诸侯王的封地,更定法令,加强中央集权。后吴楚等七个诸侯王叛乱时,晁错被杀。事见《汉书·晁错传》。雅:甚。条:条定,分别制定。⑫帝乙:商王汤。曾被夏桀囚于夏台。事见《史记·夏本纪》。⑬文王:周文王姬昌。曾被殷纣王拘于羑里。事见《史记·周本纪》。⑭汪继培说,“至”字疑衍。《汉书·东方朔传》:“太公体行仁义。”体行:身体力行。⑮据南面:指作皇帝。师尹卿士:泛指朝廷上的大官。⑯夫子:孔子。《庄子·让王》:“夫子……削迹于卫。”削迹,指不被任用。⑰叔向:即羊舌肸(xī),春秋时晋国大夫。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用作动词,即囚禁。公元前552年,因其弟弟羊舌虎与栾盈同党,叔向一度被范宣子逮捕。事见《左转·襄公二十一年》。⑱屈原:战国时期楚国大夫,著名爱国诗人。曾辅佐楚怀王,主张变法图强,后遭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事见《史记·屈原列传》。⑲贾谊:西汉文帝时著名文学家、政论家。先后任博士、太中大夫,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分裂割据势力。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事见《史记·贾谊列传》。⑳钟离:即钟离意,东汉明帝时为尚书。后因上疏谏诤,免尚书职,出为鲁相。事见《后汉书·钟离列传》。何敞:东汉和帝时任侍御史、尚书,因多次上疏斥责外戚窦宪等专横贪暴,由此结怨,出任济南太守。后任中郎将,因蔡伦奏他诈病,坐抵罪,卒于家。事见《后汉书·何敞列传》。王章:西汉成帝时任谏大夫,司隶校尉、京兆尹等职,敢直言,因合奏外戚王凤专权,被王凤陷害,下狱致死。事见《汉书·王章传》。平阿:西汉平阿侯王仁。素刚直,为王莽所惮,莽命大臣以罪过奏王仁,遣就国。后迫令自杀。事见《汉书·元后传》。汪继培疑此句应作“盖是其轻者也”。

【品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著名的寓言故事《鸟的评说》: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杜鹃声音悦耳但动机不纯,杜鹃说鹦鹉最无原则,鹦鹉说喜鹊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而苍鹰又说麻雀鼠目寸光……这些鸟儿的优点正是其他鸟儿不足的地方,所以被嫉妒。

嫉妒就是一种自私、封闭、心胸狭隘的心态,是一种因抱怨、憎恨别人某方面超过自己而攻击或诋毁他人的心理情感。而“人是一种易于嫉妒和犯错误的动物”(荷马史诗奥德赛》)。如果一个人有了嫉妒的心理,在利益的驱动下,或许会不同程度地采取排斥、中伤、诬陷、打击,甚至害命等卑劣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声望和地位。正因为此,不知从何时起,嫉妒的情感就像幽灵般地在人间游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嫉妒是每个人都无法躲避的生命情感。正所谓: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人情自然也。

庞涓与孙膑曾一起学习兵法,但庞涓学业不如孙膑。庞涓在魏国任将军时,担心孙膑发展对自己不利,于是派人将正在齐国的孙膑请到魏国,设计陷害,使孙膑受到挖去膝盖骨的酷刑,成为残废。被后人尊为“中医祖师”的扁鹊医术精湛,享有盛誉。他到秦国行医时,秦国的医官怕扁鹊治好秦王的病,显出自己无能,便派人把扁鹊刺杀了。还有白起自刭,仲舒辞官,韩非饮鸩,京房冤死,晁错被斩,帝乙囚身,文王遭拘,夫子削迹,叔向陷狱,屈原放沉,贾谊贬黜,钟离废替,何敞束缚,王章抵罪,平阿斥逐……正因为嫉妒不受性别也不受地域的限制,故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这一串串歪歪斜斜、疏疏密密的“足迹”。而这些惊心动魄,令人不寒而栗的历史事件,更让人相信:嫉妒是害人的毒药。

图5 曾国藩家书(www.xing528.com)

嫉妒还会毁掉事业。在楚汉战争之初,项羽势力要比刘邦大得多,然而结果却是项羽被刘邦打败。刘邦在一次酒宴上与群臣探讨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人指出:“项羽嫉妒贤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的嫉贤妒能,使他的队伍离心离德,力量日益削弱,最后彻底失败,断送了大业。而唐太宗李世民对于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从不嫉贤妒能,而是以宽广的胸怀容纳重用这些人,使他们能够聚集在自己的周围,一起打天下,并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可见,嫉妒对于事业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曾国藩说:“德莫凶于妒。”(《忮求诗二首》其一)意思是,一个人的品性中最丑恶、最凶狠的本性都不如嫉妒情感显得那样恶劣。因此,消除嫉妒情感自然就成了儒学最为关心的人生问题之一。而曾国藩也说:“善莫大于恕。”就是说,一个人品性中最完美、最善良的本性都不可超越宽恕这一至高的德行。毕竟,恕就是宽容,宽容就是心胸开阔,宽厚待人。宽容要求性格豁达,胸怀坦荡,心地磊落,不过分看中一己之私利,一时之得失;不过分计较名誉地位。当他人取得成就时,不犯红眼病,不起忌恨心。即使不如自己的人在升迁、晋级、名誉、地位上一时高于自己,也不会显得过分的沮丧、悲愤、不满和仇恨。相反,一个人要有敢于竞争、勇于进取的精神,依靠自己拼搏奋斗,堂堂正正地与对手一比高低;要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做有自知之明的人;还要加强思想修养,克服个人主义和虚荣心,把别人的成就和荣誉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如此而已,在人生的旅途上,才是克服嫉妒的最好方法。

【扩展阅读】

导言:性格刚毅、野心勃勃的吕太后,由于嫉恨得宠的戚夫人,不但毒死了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还将戚夫人剁掉四肢,挖出眼睛,熏聋耳朵,强迫她喝下哑药,把她扔在厕所里变为“人彘”。

人 彘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吕后大怒,乃使人召赵相。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黎明,孝惠还,赵王已死。于是乃徙淮阳王友为赵王。夏,诏赐郦侯父追谥为令武侯。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故有病也。

(节选自《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

【原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