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为治之大体①,莫善于抑末而务本②,莫不善于离本而饰末。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③,以正学为基④。民富乃可教⑤,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⑥,学淫则诈伪⑦,入学则不乱,得义则忠孝。故明君之法,务此二者,以为成太平之基,致休征之祥⑧。
(选自彭铎《潜夫论笺校正》卷一《务本第二》,下同)
【注释】
①大体:大要,纲领。②末:末业,末事。本:本业,根本。③《管子·治国》篇:“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④《礼记·学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基”字原缺,据《四部丛刊》本补。⑤《论语·子路》:“冉有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子曰:‘教之’。”《汉书·食货志》:“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⑥《邓析子·无厚》:“凡民有穿窬(yú)为盗者,有诈伪相迷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⑦淫:不正。《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学淫学流说。”高诱注:“不学正道为淫学”。⑧休征:好兆头。
【品读】
治国要以富民为根本,以正学为基础。这段文字所阐述的“富民”“正学”的治国之道,不仅对当时及后世的治国思想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且对当今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古人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衣食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只有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才会追求感情的更高要求,以提升道德修养。相反,如果人的温饱问题都得不到保障,整天为衣食忙碌,哪有闲暇顾及道德和礼仪?恐怕连最基本的人伦礼节都会丧失,所谓“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晁错《论贵粟疏》)。况且,“穷山恶水出刁民”,一旦物质条件得不到基本的满足,为生活所迫,人为了生存就会铤而走险,甚至引起社会动乱。故而,儒家大力倡导民本思想,强调富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把“富民”作为治国的根本保障。荀子云:“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荀子·富国》);管仲不但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的主张,而且在担任齐相主持政务后,能与百姓同好恶,流通货物,积累资财,使得人民生活富裕,府库财富充盈,礼仪得到发扬,政令畅通无阻,齐国很快走上了国富兵强的道路,成为春秋第一霸。由此说来,“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的思想,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历史依据。
然而,“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梁惠王上》)。使百姓有了一定财产,让他们富裕起来,再进行文明礼仪教化,才会出现富庶繁荣、重德崇礼的局面。据史书记载,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即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说苑·建本》)可见,人民富足了才可教育,接受教育就不会混淆是非;学业正当了才能得到道义,懂得道义就会尽忠尽孝。也就是说,给人民以足够受教育的机会,让其学习正当的学业,才会知书达理,遵守礼仪。而教育搞好了,不仅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知识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科技才会发展,物质才会丰富,人民才会安居乐业。
正因如此,历史上重视教育、发展正学的君王大有人在。如汉武帝特别重视发展官学,以太学为重点,规模宏大,世界罕见;隋文帝建立隋朝后设立国子寺(后改名国子监),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唐高祖一进长安,天下未定,就下诏设立学校,安排宗室子弟和其他青年上学。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官办的学校,用来劝导和奖掖青年人学习上进,谋求仕宦;唐太宗于贞观年间,在提倡休养生息使百姓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重视文化教育,在中央设置最高学府,使得国家强盛,社会风气良好,以至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情形。相反,民贫则不可教,不可教则不能正学,以至于道德沦丧,法律失范,整个社会陷于动乱之中。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几乎都是在百姓贫困得无法生存时发生的。比如唐懿宗、唐僖宗以昏庸相继,使得生灵涂炭、民悉盗起,终使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夙愿得以实现,攻陷了长安。由此看来,“富民”与“正学”在治理国家中密切相关,凡英明的君主在治国时都能致力于这两个方面,它是获致太平的基础,是求得吉祥的征兆。(www.xing528.com)
东汉中后期,朝政腐败,政权衰微,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王符之所以倡导“富民”“正学”的观点,实为告诫统治者:民之贫富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对民众的道德状况和政治动向有着强烈影响的问题。因此,执政者若能以富民为本,重视正当的学业,发展教育,教化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人与人之间才会和谐相处,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的治国思想不仅在当时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扩展阅读】
导言:荀子将“富国”定义为“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上富”即“富国库”,“下富”即“富民”,既富国库又富民,国家和百姓的财富都多得无处收藏就叫作“富国”。在富国与富民的关系上,主张必须以富民为富国的基础。
民富则国富
上好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田野县鄙者,财之本也;垣窖仓廪者,财之末也。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故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以国持之而不足以容其身,夫是之谓至贪,是愚主之极也。将以求富而丧其国,将以求利而危其身,古有万国,今无十数焉,是无它故焉,其所以失之一也。君人者,亦可以觉矣。
(节选自《荀子简释》第十篇《富国》)
【原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