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并育:追求素质均衡

全面并育:追求素质均衡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育原则,强调育人至上,而且是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追求素质的均衡发展。这说明多元并育能使人幸福成长,使人心驰神往,使人充满渴望。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养并育和身心美育,使学生追求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全面并育才能使青少年素质基石过硬,将来才能少走弯路,少遭挫折,少付代价,少受痛苦,少出问题,少犯错误。“并育”可以稀释师生成长过程中的不适感、倦怠感、焦虑感和烦闷感。

全面并育:追求素质均衡

并育原则,强调育人至上,而且是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追求素质的均衡发展。并育追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天赋开发、可持续发展奠基,培养素养健全的人,为他们超越平凡、超越自我打下厚重的思想底肥、理论底肥、精神底肥、人格底肥、价值底肥、生命底肥,滋养他们绚丽多彩的人生

道德建设要求学生高度自尊、自律、自爱、自重、自警,不得扰乱课堂,不能显得没有教养,不可随意释放负能量。对青少年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到不破坏课堂纪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开小差,不妨碍他人,不危害社会,对教育、纪律、规范和法制有敬畏之心。我们得教育学生爱护共享的环境,培植厚重的人文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智育,注重培养健康有益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使学生酷爱创造性力量,涵养强烈的追问精神。我们提倡学术质疑,讲究课堂效率、记忆效率,重视理解性学习,追求“闪电记忆”,强化变式思维训练,不断提升思维品质,不断展示“思维艺术”。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对话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其思维力、认识力和自我鞭策力,追求思想活力、思想动力和思想魅力。

提倡终身健身全民健身和随时健身,将健身作为储备体能、塑造外形、提振精神、修身养性的重要力量。文化课也可以做到动手、动口、动身、动心,可低强度地调动身体机能,注重“身心并育”和“身心智并育”,养好精气神,减少疲惫、走神、无趣和厌学出现的概率。

没有强烈的审美情趣,没有强大的鉴赏能力,就难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就难有高昂的创作动力,就难以产生教育教学的美感、质感、喜感和乐感。发现美、发掘美、分享美、传播美,这是提高师生美学修养和美学素养的神奇路径。不是生活和世界缺少美,而是大家缺乏审美的意识、情怀和能力。

当代青少年很少接受过艰苦的体力劳动锻炼,对体力劳动缺乏深刻的体会,没有亲手创造和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美好体验,没有建立起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举,对一个人的锻炼和塑造才会更加全面和细腻,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和贡献欲。没有体力劳动的丰富体验,就无法体会脑力、体力劳动的异曲同工,无法体悟脑力、体力转换的相得益彰。劳动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性地耕耘、付出、守望和收获,对劳动和自然充满真挚的感情。(www.xing528.com)

心育,就是将心理健康永远放在一个重要位置。心育,既要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学习、热爱思考和热爱创新,又要引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和热爱世界,引领学生排解负面情绪,消除心理杂音。唯此,方能轻装前进,远离压力、烦恼、焦虑、苦闷、困惑、迷茫、纠结等负面情绪。

教师应引领学生做一个有情怀、有爱心、有担当、有追求的人,做一个灵魂散发着芳香的人。正因为我深谙“并育论”的价值,将教育的营养配得均衡齐全,所以隔壁班的孩子们,每当听到我们上课时澎湃的掌声,就恨不得马上跑过来听课,心里痒得很。这说明多元并育能使人幸福成长,使人心驰神往,使人充满渴望。正在受教的孩子们对我们的课堂非常喜欢,甚至称之为“诗意课堂”,称之为“最美课堂”。孩子们在2020年新春给我的颁奖词中写了一句话:“最美奋斗引领者。”给我在黑板上画的肖像画贴了两个字的标签——“学问”。这一幕非常贴心感人,说明“并育论”充满魅力。

教育教学如果过于简单肤浅,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喜悦感、兴奋感、满足感、幸福感就是极低的,学生的心灵就得不到美化,人格就得不到净化,思想就得不到洗礼,灵魂就得不到升华。低趣味、低活力和低价值的课堂,只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低参与、低投入、低回应和低效益。为此,共鸣点少、契合度低、获得感弱的课堂,必然缺乏教育的生机,就会严重削弱课堂的价值和魅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养并育和身心美育,使学生追求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只有追求素养的均衡和全面发展,才能减少青少年成长的结构性缺陷,主要是道德、心理、精神和人格缺陷。全面并育才能使青少年素质基石过硬,将来才能少走弯路,少遭挫折,少付代价,少受痛苦,少出问题,少犯错误。

“并育”能够提升众生的快乐指数、幸福指数和发展指数,使大家的精神品质得到积极改善,动力系统日益强劲。“并育”可以稀释师生成长过程中的不适感、倦怠感、焦虑感和烦闷感。只要师生修炼不断,日日精进,就会充满正能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