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给智能下一个便于理解的简洁定义,那么我的理解是:“智能就是智慧和能力,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完整地讲,智能肯定既包括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包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这个过程伴随着复杂多变的心理体验,于是就涉及心智生态建设问题。在青少年曲折的学业发展和成长进程中,心理不适和思维受阻是常态,这就对其心智发育和发展的科学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善其心理品质和思维品质以促进其心智协调发展就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很多时候,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一些教师以惩罚的强制手段逼迫学生,以掠夺性和破坏性手段滥采学生的心智资源,滥用学生的记忆力,却不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忽视思维的基础训练和科学训练,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忽视对学生学科情感和自信心的培育,忽视人文关怀和人情冷暖。如果学生在心智发展的奠基时期就先天不足,那么他们漫长的后续发展就非常令人担忧。成绩只是成长的附属品,“长智”才能“长分”。
人作为一个生物体,会运用大脑的生物学信息加工功能,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但人又是一个高等生命体,有着高层次的需求和远大追求。故一个人的心智发展越健全,其心灵就越圆润;心智发展越强大,其内心就越光明。在我看来,人的心智发展大致包括五个方面:(1)知识的积累和运用。(2)问题的探索和发现。(3)思维力和应变力的发展。(4)方法和路径创新。(5)理论和思想创新。
治学是教学的升华,可是一线教师教学压力大,缺乏系统的学习研究,缺乏对学生心智发展规律的了解,缺乏钻研教学、升华教学的意识和能力。1999年,我提出“心智并育”,它可以说是心智发展的最佳路径,实用性、针对性很强。2000年,我将“心智并育”这一概念运用到我发表于《中小学管理》杂志的文章中。如果教师仅凭教育教学经验行事,那么对心智发展就会缺乏探索之情,缺乏发现之美,缺乏创见之喜,缺乏创新之境。
一些教师将教学任务和压力向课后过度延展,挤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蛮干多于巧干,苦干多于智取,教学效率低下,教育方法简单,心理干预过度,充斥着教学苦闷和教育蛮干。妨碍心智发展就是误人子弟,会导致学生心智涣散和能量耗散,难以“心智聚变”。只有将知识和生活的养分透彻吸收,心智才能得到良好发展。
正因为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心智发展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性认识不清,所以在学生心智僵化、心智退化、心智恶化面前束手无策,而学生自己也会被学习压力、刚性管理、多重瓶颈和心智缺陷折腾得喘不过气来。心智僵化的教师,客观上会造成学生思维方式、思想方式和心理态势的消极转变,师生心智脱钩、疏远、背离、相斥的现象就会变得比较普遍。此外,学生偏科犹如生活中偏食,而精神食粮上的偏食和挑食,对学生的成长态势有着结构力量上的毁灭性破坏。发自内心地不喜欢弱势学科,就会造成学业整体发展的力量不均衡,甚至严重失衡,最终导致弱势学科的灰暗心理,承受无尽的苦闷纠缠,心情暗淡,造成巨大的思想负担。(www.xing528.com)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烦恼、困惑、迷茫、苦闷的高发期,是意识、情绪、心态、状态的剧烈颠簸期。可以说,观其神态,就知其心态、动态、状态。青少年心智分离、心智肤浅、心智微弱和心智落后,是一个涉及面很宽的生态瓶颈问题。心智钝化、僵化、退化,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生态难题。
对学生心智的培养花费的时间很长,需要师生深入持久的磨合与磨炼。教师、家长和学生绝不能变成分数的奴隶,师生要做知识、考试、评价、成长和命运的主人,教师要做学生心智绿色发展的设计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尊重青少年心智发展的客观规律,使青少年远离心智扭曲导致的痛苦不堪。
教育要追求美好的生态前景,而心智生态是教育生态的基础工程。修复教育生态首先得重视心智发展,助推青少年心智健全和人格健全。心智生态良好的孩子,心灵成长日益丰满。教育教学务必要为孩子们提供心灵成长的绿色空间。
知识是无形的财富,能增长智慧、美化心灵,虽凝固在书本上,却能流淌进心海里。要让知识巧妙地融化,像融化千年冰川一般,变成流淌的智慧之泉。人不能做知识的初级搬运工,而要做知识的加工者和心路的养护人;不能做知识积累的小容器,而要做知识创新的追梦人。善于海纳百川和改造知识的构型,享受思维的清澈流动和艺术甘霖,形成知识、智慧、理论、思想之间的“高级变循环”,即形态转换。
知识要向学识转变,学识要向见识转变,见识要向才识转变,才识要向胆识转变,胆识要向通识转变,通识要向卓识转变。每个人均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累积真知灼见,才能智慧井喷。思维之花不仅沁人心脾,而且会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重在享受思维绽放的过程和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