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成立,离开这个语境就不行。褒义词要用在好人身上,贬义词要用在坏人身上,不可颠倒。词语的褒贬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词语本来含有贬义,后来在使用中渐渐变成中性的了。普通话词汇中有褒贬之分,方言中当然也不例外。一组反义词的感情色彩有时候相同,有时不同。
《我的老师》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讲授加点生字词。
解析: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一词本是贬义词,意为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此处则贬词褒用,既表现了顽皮而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又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爱,可谓一举两得。
补充: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
类型1:贬词褒用
《春》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讲授加点生字词。
解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一词本意为形容行动不愿让人觉察,不光明正大,为贬义词。此处用作褒义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小草生长时的勃勃生机以及不易被人觉察的情态,并且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反映出作者对小草的无比喜爱之情。
类型2:化无形为有形,或化抽象为具体
《花的学校》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讲授加点生字词。
解析: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加点词都是动词,将花儿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花孩子的活泼、调皮,引导读者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类型3:运用修辞,通常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鸟是树的花朵》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讲授“弹性”等词。
解析: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
“弹性”一词用得生动传神,把无形的冬天的风写得具体可感,赋予它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也表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之情。
分析技巧:从词语的语境义或者作用两个方面入手。
类型4:圈点词语,如果没有使用任何表现手法或者技法,如何分析?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讲授“心灵之花”与“心灵之树”等词。
解析:“心灵之花”寓指感受到人间真情和温馨;“心灵之树”寓指自己爱心的萌芽壮大,并进而向他人奉献爱心。
分析技巧:本义+语境义(引申义或者语境义)+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类型5:化静为动
《济南的冬天》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讲授“卧”与“踊跃”等词。
解析:句1:上坡上卧着点雪;句2:仿佛像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卧”“踊跃”都是动词,本文借助动词将静景动态化,呈现给大家一幅生动画面。
类型6:词性转化,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社戏》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讲授“朦胧”等词。
解析:月色朦胧在这水汽里;“朦胧”形容词,在本文是作动词,将夜色的朦胧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类型7:理解课文关键词
把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先弄清楚,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意思。
······································································································
{真题展示7-10:赶海}
基本要求:结合语境,帮助学生理解“俘虏”“武将”“束手就擒”等词语。
解析:“俘虏、武将、束手就擒”描绘出主人公抓螃蟹、大虾的场景,衬托出成功后的喜悦,感受主人公童年赶海时的乐趣。
俘虏:虏获,形容作者成功捉到大虾后的喜悦和成就感。
武将:将领,形容大虾很神气。
束手就擒: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形容螃蟹的凶勇。
······································································································
······································································································
{真题展示7-11:赵州桥}
基本要求:认识生字词,体会“坚固”“创举”“雄伟”等词。
解析:“坚固、创举、雄伟”展现出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坚固”:牢固,不易毁坏。形容赵州桥结实,牢固。
“创举”:前所未有的影响大的举动或事业。形容赵州桥的设计是史无前例的。
“雄伟”:体貌勇壮魁梧。形容赵州桥壮丽、高大。
······································································································
······································································································
{真题展示7-12:日月潭}
基本要求:结合文章,理解“朦胧、附近、建筑、清晰、隐隐约约”。
解析:“朦胧、附近、建筑、清晰、隐隐约约”,描述了日月潭清晨、中午晴天、雨后的美景,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山水融为一体的秀丽风光。
附近:指附近的地方。
建筑:建筑物。
清晰:清楚,形容中午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
朦胧: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形容雨后的日月潭像仙境一样朦朦胧胧。
隐隐约约:本课指看起来不很清楚。形容清晨的日月潭很美,富有神秘色彩。
······································································································《火烧云》
真题展示
真题:小蝌蚪找妈妈
真题:母鸡
真题:窃读记
真题:日月潭
真题:雾凇
真题:索溪峪的“野”
真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真题:新型玻璃
模拟真题教学实录:《火烧云》课例
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图讲授本课重叠词,理解意思。
《火烧云》课堂实录片段展示
师:同学们,什么是“火烧云”,看到这个标题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形容云的颜色是火红火红的。
生2:云像着了火一样红彤彤的。
师:火红火红与红彤彤都是形容颜色的重叠词词语,你们能不能再举几个形容颜色的重叠词?
生:金灿灿、黑漆漆、粉嘟嘟、绿油油……
师:请看插图,老爷爷看到这么美的景,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也请用重叠词形容。
生1:笑眯眯、笑呵呵、笑盈盈……
生2:乐滋滋、美滋滋……
生3:喜洋洋、乐呵呵……(www.xing528.com)
师:这些表示笑的词语里,有表示声音的,有表示表情的。
师:“喜洋洋、笑盈盈、红彤彤、金灿灿”都是重叠词。通过部分重叠使描绘的颜色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使色彩更加鲜艳,音律更加和谐,声音更加悦耳。
师:生活中我们要善于积累重叠词语,要善于应用重叠词语。希望同学们下课后将本课的重叠词摘抄到笔记本里,平时多看看。《五彩池》
模拟真题教学实录:《五彩池》课例
基本要求:结合教学图讲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五彩池的多层颜色。
《五彩池》课堂实录片段展示
师:同学们,请边听故事边欣赏画面。你觉得美吗?
(我小时候听奶奶讲,西方有座昆仑山,山上有个瑶池,那是天上的神仙住的地方;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奶奶是哄着我玩儿,我却当作了真的,真想有一天能遇上神仙,跟着他腾云驾雾,飞到那五彩的瑶池边去看看。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
生1:非常美,像仙境。
生2:给我留下了很瑰丽、很漂亮的印象。
师:我们一起看课文,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五彩池美在哪里?
生1:颜色美。
生3:层次感强。
师:五彩池到底有哪些颜色?请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
生1: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
生2: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
生3:把水舀起来看,什么颜色也没有。
师:是呀!五彩池多么神奇呀,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请带着你们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师:作者借助“上层、下层、左半边、右半边”方位名词,将池水的颜色鲜艳多彩的层次性展现出来,勾画了同源不同色的奇特景观。
……
模拟真题教学实录:《邓小平爷爷植树》课例
《邓小平爷爷植树》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内容讲授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
《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堂实录片段展示
师:同学们,为什么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读课文找出来。
生1: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日子。
生2:82岁的邓小平爷爷带领大家在天坛公园植树。
师:从哪些方面看出亲自植树?
生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
师:谁能当小小解说员,介绍一下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生1:兴致勃勃挖树坑……
生2:通过“握”“挖”等动作词,可以看出邓爷爷很认真很熟练地挖树坑。
师:大家将邓爷爷植树时的动作词都用圈标记出来,多读几遍。
师:你们体会到的邓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1:很认真的人
生2:热爱劳动的人。
……
师:“握”“挖”“挑选”“移入”“挥”“填”“扶正”等动词,将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动作描绘得清清楚楚,体现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抬头看大屏幕,看着82岁的邓爷爷植树的身影,你们想对邓爷爷说什么?
生1:邓爷爷您辛苦了,我们要向您学习。
生2:邓爷爷您休息一下,我们帮您植。
……
师:你们都是好孩子,邓爷爷听到你们的话一定特别高兴,请回去写一段话,自定标题,将你们要说的话告诉邓爷爷。
模拟真题教学实录:《少年闰土》课例
《少年闰土》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内容讲授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与闰土在一起的乐趣。
《少年闰土》课堂实录片段展示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认识了闰土,这节课我们一起看看作者与闰土在一起的时候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读课文,勾画出来并写出小标题。
生: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师:非常好,谁能具体说一说“雪地捕鸟”。
生:闰土捕鸟。
师:嗯,描述时,要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了什么事这样才更明确。
生:闰土在雪地里捕捉鸟。
师:很具体了,谁能按照文章里的动作描写上台演一演?
学生上台表演……
师:能不能分享一下你的表演?
生:我是抓住了闰土捉鸟的动作词模仿动作的。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好吗?
生:好。
师:掌声。是呀!“扫”“支”“撒”“看”“拉”都是动词,用来描写闰土捕鸟时的动作,呈现了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
大家再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细细品味闰土这个人物。
生:(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师:请自由朗读下面几部分内容,分别找出它们都描写了什么,又要体现闰土的什么品质,读后小组讨论。
……
模拟真题教学实录:《惊弓之鸟》课例
《惊弓之鸟》
基本要求:结合本课内容,分析更羸能打到燕的原因。
《惊弓之鸟》课堂实录片段展示
师:同学们,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更羸说的话,读一读,你们相信他说的话吗?
生1:不信。
生2:相信。
师:说说理由。
生1:燕在高空中,那么高,如果没有箭怎么射得下来。
生2:书上写的最后射下来了。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理,老师也是半信半疑,文中的大王是什么态度呢?
生:“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不相信。
师:更羸最终射下来了吗?为什么?读课文,将结果与理由画下来,我们一起交流。
生1:射下来了。因为这只惊弓之鸟听到“嘣”的一声,所以……
生2:因为它心里害怕,所以拼命往上飞;因为拼命往上飞,所以伤口又裂开了;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就直掉下来。
师:掌声。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从更羸说的三句话中看出来的。……
师:是呀!三个句中的“……,因为……”句式是因果关系关联词。表示前面是结果,后面是原因。本文借助因果关联词,揭示大雁被打下来的原因,揭示一种心理现象。
师:大家分角色朗读,老师读旁白,男生读大王说的话,女生读更羸说的话,注意,大王的心理变化规律:从不相信—半信半疑—相信—佩服;更羸的自信与耐心。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