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是指空气的潮湿程度,养鸡生产中常用相对湿度表示。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1.舍内湿度的来源
(1)鸡体排泄鸡体本身排泄增加的相对湿度占70%~75%。鸡体排泄的粪尿含有大量的水分,皮肤和呼吸道的蒸发也能产生大量的水汽。
(2)舍内水分的蒸发墙壁、地面、饲料、饮水、垫草等表面的水分蒸发占10%~15%。排水系统不畅通、水管和水槽漏水、粪尿清理、地面洗刷等会增大舍内湿度。
2.舍内湿度变化规律
干燥空气与水汽的密度比是1∶0.623,所以,舍内上部、下部湿度大,中间湿度小(封闭舍)。如果舍内门窗面积大,通风良好,差异不大。
保温隔热不良的畜舍,空气潮湿,当气温变化大时,气温下降时容易达到露点,凝聚为雾。虽然舍内温度未达到露点,但由于墙壁、地面和天棚的导热性强,温度达到露点,即在畜舍内表面凝聚为液体或固体,甚至由水变成冰。水渗入围护结构的内部,气温升高时,水又蒸发出来,使舍内的湿度经常很高。潮湿的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下降,常见天棚、墙壁生长绿霉、灰泥脱落等。
3.舍内湿度对鸡体的影响
气温作为单一因子对鸡的影响不大,常与湿度、气流等因素一起对鸡体产生一定影响。
(1)高温高湿高温高湿影响鸡体的热调节。高温加剧高温的不良反应,破坏热平衡。
(2)低温低湿(干冷状态)低温低湿对于鸡体的散热容易。潮湿的空气使鸡的羽毛潮湿,保温性能下降,鸡感到更加寒冷,加剧了冷应激,使鸡易患感冒性疾病,如风湿症、关节炎、肌肉炎、消化道疾病(下痢)等。
(3)低湿低湿的环境中,鸡体皮肤或外露的黏膜发生干裂,降低了对微生物的防卫能力;低湿有利于尘埃飞扬,鸡吸入呼吸道后,尘埃可以刺激黏膜和呼吸道黏膜,同时尘埃中的病原一同进入体内,容易感染或诱发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慢性呼吸道疾病。低湿造成雏鸡脱水,不利于羽毛生长,易发生啄癖。低温有利于某些病原菌的存活,如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沙门氏杆菌及具有包囊的病毒的存活。
(4)舍内适宜的湿度育雏前期(0~15日龄),舍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左右;其他时候,鸡舍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
4.舍内湿度调节措施(www.xing528.com)
(1)湿度低时当舍内相对湿度低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洒水或喷水。在舍内地面洒水或用喷雾器在舍内喷水,水的蒸发可以提高舍内湿度。如果雏鸡舍或舍内温度过低时,可以喷洒热水。
2)供暖炉上放置水壶。育雏期间要提高舍内湿度,可以在加温的火炉上放置水壶或水锅,使水蒸发提高舍内湿度,可以避免喷洒凉水引起的舍内温度降低或雏鸡受凉感冒。
(2)温度高时当舍内相对湿度过高时,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换气量。通过通风换气来去除舍内多余的水汽,换进较为干燥的新鲜空气。舍内温度低时,要适当提高舍内温度,避免通风换气引起舍内温度下降。
2)提高舍内温度。舍内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不变,提高舍内温度可以增大饱和蒸汽压,降低舍内相对湿度,特别是冬季或雏鸡舍,加大通风换气量对舍内温度影响大,可提高舍内温度。
5.防潮措施
鸡较喜欢干燥,潮湿的空气环境与高温协同作用容易对鸡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应该保证鸡舍干燥。保证鸡舍干燥需要做好鸡舍防潮,除了选择地势高燥、排水好的场地外,可采取如下措施:
1)鸡舍墙基设置防潮层,新建鸡舍待干燥后使用,特别是育雏舍。
2)舍内排水系统畅通,粪尿、污水及时清理。
3)尽量减少舍内用水。舍内用水量大,舍内湿度容易增加。防止饮水设备漏水,能够在舍外洗刷的用具可以在舍外洗刷或洗刷后的污水立即排到舍外,不要在舍内随处抛洒。
4)保持舍内较高的温度,使舍内温度经常处于露点以上。
5)使用垫草或防潮剂,及时更换污浊潮湿的垫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