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开大学素质教育体系:全面发展与主动成长

南开大学素质教育体系:全面发展与主动成长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全校形成共识,出台《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这一轮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和基本内容的改革,成为南开持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端正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树立正确素质教育观,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素质提升转变。四是从教学体制机制上克服素质教育实施的障碍问题。

南开大学素质教育体系:全面发展与主动成长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南开大学围绕素质教育战略主题,在全国率先从学校工作总体格局出发,部署和推进南开特色的素质教育,系统加强德智体美综合培养的育人体系建设,探索新时期大学素质教育模式。

第一,顶层设计,系统规划。2011年学校在党代会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中把实施南开特色的素质教育作为办学基本战略。同年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全校形成共识,出台《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2011—2015)》。南开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在出成果发论文上达到一流水准,关键是要有自己的教育内涵与独特探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在素质教育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系统做法,这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学校特别突出“一心”“两点”“三新”“四育”,即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全面发展”“主动成长”两个基本点,推进理念更新、措施创新和实践求新,实现德、智、体、美融合育人。这一轮以素质教育为特色和基本内容的改革,成为南开持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起点。

第二,领域联动,全面推进。着眼于一体化育人,集全校之力,形成了在学校统一领导下,以教务、学工系统为核心,宣传、组织、人事、外事、科研、后勤、校友等所有党政部门单位支持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联动体系,每年分解具体任务,确定工作完成周期,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协调沟通工作关系,着力解决实施中的难题。

第三,立公增能,四育并举。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所称赞的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凝练为引领学生立“公”增“能”的素质教育导向,并具体化为南开特色的素质教育工作体系,通过完善德育、优化智育、增强体育、拓展美育,推进四育并举并进。历时四年先后召开全校师生参与的四育工作会议,瞄准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整合资源,融合发展。

第四,强化落实,讲求实效。坚持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优势,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注重践行;改善教学环境,调整学期设置,增强教改活力;改革教学方法,通过“讲一练二考三”等措施推动学生主动学习;通过评选“魅力课堂”等一系列措施,完善评教,促进教学相长;构建公能素质辅学体系,制定素质测评实施方法,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和机制。

该项目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有:

一是从办学理念上解决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问题。确立“育人为本”和“教学优先”,把南开校训为特征的大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从学科为本向学生为本转变。

二是从教育内涵上解决德智体美融合并举的素质教育体系问题。端正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树立正确素质教育观,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素质提升转变。

三是从培养方式上解决素质教育主体问题。改变以学生为被动接受者的“管、灌”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学相长转变。

四是从教学体制机制上克服素质教育实施的障碍问题。解决素质教育评价难题,实现素质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从一般要求向具体实践深化。

该项目解决教学问题的办法是:

(一)抓内涵特色,促四育融合

纲要颁布后,校领导带头到各院宣讲、组织研讨,各单位都制定了相应教改计划,紧扣育人为本,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为核心的南开文化赋予时代内涵,使素质教育更具质感和特色。特别注重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探索四育融合全面育人方法,在德育中突出社会责任、融入学术道德;在智育中强调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在体育中注重人格塑造;在美育中渗透健康审美取向。

坚持德育为先。实施《公能实践》课程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抓紧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知行统一,把社会实践纳入思政课必修内容,改革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把周恩来精神和南开爱国传统纳入教育教学,把校训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渗透于日常学习。

优化知识教育。从加强公共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专业教学、强化实践学习、丰富学生选择等多方面着手,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

弘扬体育精神。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服务大学生成长需求,通过统筹体育课教学、课外辅导站、体育社团等丰富活动,让学生体验奋力拼搏、团队合作、遵守规则、尊重对手、耐受输赢的体育精神中。

美育滋养心灵。在拓展艺术美、自然美教育的同时,努力将学术美、职业美渗入专业教学,将行为美培养融入日常生活,通过设立模块化美育课程和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推动传统文化分层分类教育。“公能”讲坛大师引领、“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汇”展览、“中华礼仪大讲堂”等主题活动和“非遗”在校园中育种复活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南开人心中。

(二)抓课程建设,促教学改革

1.实行夏季学期,增强改革活力。

2.拓宽专业口径,推进按院大类培养。

3.加强基础素质教育主干课程、学科核心课程建设。

4.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5.加强在线课程建设。

6.教师培训引入学生参与,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三)抓强化实践,助创新创业

本科生创新研究“百项工程”已发展到年度500项;通过双创课程及竞赛建立线下线上创业平台,拓展创业实践基地等措施形成“一体两翼三支撑”模式。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目标,组织学生深入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设置必修课“创新研究与训练”,使学生本科阶段至少参加一次双创训练。

(四)抓评价改革,建机制保障(www.xing528.com)

每年开展“魅力课堂”,重学生评价、同行评议,轻职称资历,特点是将教学魅力作为核心标准。实施“学生素质发展辅学体系”,帮助学生在全面客观认知自身素质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学活动。建立学生体质跟踪监测评价制度,《体质测试成绩单》把体育能力、体质状况纳入评价体系。

该项目取得成果的主要创新点为:

(一)从教育理念上推动“三个转变”,打造“四育并举”的素质教育体系

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公能”素质教育体系,初步实现了从“学科为本”向“学生为本”、从“传授知识”向“提升素质”、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转变。这“三个转变”超越了“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是育人的平台;超越了“知识为本”,提出德、智、体、美育不能止于相关的知识学习;超越了“以教为主”,强调获取知识主要靠学,发展素质更靠学生的主动。

(二)从培养方式上探索解决素质发展主体问题,把理念贯彻于教学实践

制定“公能”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和方案,调整课程结构,落实“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开展以“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的教改探索。推进以“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组织与考试方式,强化“学习、实践、协作、创新”能力训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三)从综合评价上突破障碍,为素质教育提供机制保障

探索建立多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在学生层面,实施“公能”素质测评与奖助学金改革;在教师层面,打造以“两重一轻”为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魅力课堂”;在政策层面,实施了《教育教学奖励办法》,在职称评定中加重教学比重,鼓励教师投入教改、提高质量。

(四)从文化建设上将时代要求和学校传统相结合,彰显守正创新的特色内涵

“为公、奉公、大公”的爱国乐群之济世情怀和“治国、富国、强国,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使命担当,是南开立德树人的历史传承和精神力量。学校弘扬南开办学优良传统,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南开表达,作为素质教育的南开主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形成有鲜明南开特色、南开内涵的育人文化。

该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一)学生的为公志向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2017年9月,以阿斯哈尔·努尔太等同学为代表的南开学子,弘扬南开爱国奉献传统,毅然携笔从戎,将社会责任付诸行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笔回信高度赞扬和鼓励,这也是对南开素质教育探索的肯定和鞭策。几年来,南开学子在井冈山、延安、沂蒙山,寻访红色记忆、参与义务劳动、调研精准扶贫、建立164所“南开书屋”,通过挂职实习、“知行南开”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校友寻访团队,利用暑期奔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年均参与人次达5000余人。几年来,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南开毕业生显著增加。《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7日头版头条以《“青莲紫”爱上“苏区红”——南开学子重走长征路》为题对我校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实践进行报道。

(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2年以来,各级创新项目达2941项,学生参与人数12233人,平均每届学生参与数量超过总数的2/3,学校投入资金2294万元。2012—2016年5年中,学生完成报告2850篇,参加学术交流110次,发表论文210篇,获得专利69项,开发模型55个,研发实物47种。

“玑瑛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星空众创空间等,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已支持113个团队入驻,注册公司53个,为160多个团队、1000多名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成功入选天津市首批高校众创空间、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示范基地、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科技部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是天津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发起单位。

南开选手2017年获第十五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欠驱动系统”创新项目获一等奖,捧得“优胜杯”;2016年农梦成真团队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4年“闯先生”团队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近三年来,创新创业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百余项。

学生郭鑫获2012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第1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学生汤明磊获2015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2017年“农梦成真”创业团队受邀参加教育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活动的学生回信鼓励。

国务院、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单位和媒体数十次报道南开创新育人的探索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成果。

(三)学生的体质和美感得到增进

校院两级运动会、十六项校级体育赛事,已成为南开学生耐受输赢、感受荣誉的青春竞技场;“铁肺在哪里”“寻找南开力王”“荧光夜跑”等将南开园变成欢腾运动场。设立体育课外辅导站23个,仅2016年上半年就指导师生3万余人次。每门体育专项课程春、秋两季开课20个项目,40多种类,290多个班次,选课学生超过8500人。体育课程考试方法由单一的以课内考核为主的方式延伸到课内外相结合,以出勤、专项技术、身体素质、理论考试等为主,课外锻炼为辅的方式,将课外锻炼考核结果记入课程成绩,激发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真正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2017年南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颁授了毕业生健康证书。

开设的系列艺术课程每学期一次汇报演出,艺术零起点的学生纷纷登台亮相,演出个性突出,艺术之美浓郁。以学生广泛参与的合唱活动为例,南开大学学生合唱团在2012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声乐类节目一等奖;2012年在世界合唱锦标赛中获得混声室内合唱等三项金奖;2014年在第八届世界合唱第一阶段比赛摘得青年混声组、有伴奏组、有表演民谣合唱组3项金奖。

(四)教师的育人热情和教研成果得到激励

教学优先、魅力课堂等制度措施激励了教师教学热情。近三年来,魅力课堂共评选获奖教师29位,青年教师占41%,一大批热爱讲台、富有魅力的教师脱颖而出,充分调动了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已建成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1门,国家级资源共享课31门,在教育部高教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站,“心理学与生活”在总人气榜中列榜首,“大学语文”排名第七。

中国高教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对第一届大学素质教育优秀研究成果进行表彰,我校有4项成果获奖。其中陈洪主持的“大学生母语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改革”、顾沛主持的“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的建设与推广”获得试验成果类一等奖,杨岚主持的“南开大学艺术教育公选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获得试验成果类二等奖,李川勇主持的“自主组织系列讲座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试验成果类三等奖。2016年,南开大学自主研发的《“公能”素质评估自评问卷》《“公能”素质评估指标及项目说明》《本科生“公能”素质评估指导意见》《本科生素质发展辅学支持指导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和学生素质“发展辅学平台”软件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登记认定和保护。该项目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成果完成人:龚克、朱光磊、杨克欣、刘立松、杨光明、蒋雅文、白云龙、何璟炜、王成辉、季纳新、杨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