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思潮的发生是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突出矛盾的反映,也是当时社会心理的表现。从1950年代开始的历次政治运动到“文革”,“左倾”路线发展到极端,中国社会几乎被推向绝境,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域内的压制,社会生活领域里的极端道德主义和禁欲主义。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民主、自由、进步、人道主义的渴求,构成了新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发生、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思想体系形成后,在一定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并趋同、演变为思想运动,一旦其得到社会主要阶层的共鸣与支持,就能够对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产生导向作用,引起社会观念的震荡和变革,从而为其他文化现象的发生提供文化心理上的准备。人文思潮使全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人们冲破了“文革”时期遗留下的盲目崇拜以及两个“凡是”的禁锢,开始摆脱精神枷锁,重视个体的权利和要求,重视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总而言之,是要解放人的自我,确立人的主体性。这一变化正是从“文革”后期涌动的思想解放带来的个性启蒙、民主启蒙的直接成果,这种启蒙是新闻变革的文化心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新闻界开始重新认识新闻的属性、新闻价值、媒介的功能,新闻界开始正本清源,重新树立新闻的独立地位和尊严。
在社会面临重大转轨时期,那些思想敏锐的思想家和代表人物在这些普遍的社会心理倾向和零星的观念基础上,不断深入地采集、挖掘这些思想素材,对之进行加工、论证和充实,从而使社会心理由潜藏的转变为明朗的,由感性的转换为理性的,由零散的升华为系统的,最终形成理论体系,主导着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新时期的人文思潮首先在知识界生成,并由知识界推动,经由媒体的广泛传播,逐渐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新闻传播者既是受到人文思潮感召的普通社会成员,又是亲身参与这一历史过程的知识分子。在80年代的人文思潮中,新闻传播者充当了“启蒙者”的角色,无论是80年代初的“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还是80年代中后期的“新启蒙运动”,新闻工作者都是热情的参与者和解释者。在80年代的新闻工作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特点:一是单纯明朗的理想主义;二是不屈不挠参与政治的热情;三是对知识分子身份的空前自觉。[21]在人文思潮的影响下,新闻工作者主体文化意识开始觉醒,他们热情参与政治的激情和深沉的“人民意识”成为新闻史上值得书写的篇章。
2.人文精神为新闻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
在人文思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新闻也借此实现了变革,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并正式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传媒开始走向市场,进入激烈的市场竞争,直接面对受众和广告商。这一体制的建立在观念和实践层面都对传媒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新闻人的面前:新闻变革的方向在哪里?在革命年代,政治是新闻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在经济为中心的新时期,经济是否将成为新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显然,如若将经济需要作为新闻的发展方向,就有重蹈政治方向覆辙的危险,因为经济和政治一样,都只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方面。对此,人文主义精神为新闻改革指明了方向,“新时期新闻改革充分体现出对普通民众的关爱和尊重。在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化中,伴随经济发展、公共秩序、人际交往、生活观念、文化心理的变化,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上出现了人文关怀潮流”。[22]这个潮流的出现和形成,是新闻适应新时代人文精神的产物。
在另一个层面上,人文精神为新闻改革规定了基本范畴。一个民族在一定的时代所接收的社会思潮,常常反映了该民族的思想和理论水平。社会思潮在产生后,会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各种意识形态、社会的伦理道德、民间风俗、民族的心理与情感、传统的文化与文明、文化的交流乃至社会的发展趋向等。在这个意义上,人文精神和新闻传播是指导性的文化思想与具体文化建设的关系。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媒体作为传播人文主义价值观的工具而得到广泛运用和迅猛发展。1990年代以来,频繁出现于新闻文本中的“权利”“尊严”“合法权益”等这些字眼向我们昭示,90年代进入大众新闻传播之中的“人文关怀”,空前关注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倡导社会公平与平等,维护和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体现出新闻观念的大转变。新闻传媒作为最广泛的文化载体,传播人文主义价值观,成为文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阵地,在人文层面上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以来,人文主义思想被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吸收,形成了中国语境中的人文主义,为21世纪的新闻改革规定了基本范畴和方向。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根本要求。”正式把以人为本作为党的新闻宣传、新闻传播的理论观念和实践活动的标准,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昭示中国新闻宣传、新闻传播的职业道德核心是以人为本。离开了以人为本,新闻宣传、新闻传播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基于此,我们一切新闻传播活动都应以人为本,着眼于人,并最终作用于人。
3.人文思潮促进了中国新闻观念的转变(www.xing528.com)
新闻作为一个局部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必定是受社会整体性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的。新时期以来,人文主义成为中国整体性的文化潮流,对新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新闻使命、新闻价值观、新闻受众观、新闻功能观等新闻理论、新闻实务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新闻观念的变革中,根本性的变革是将“人”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也成为新闻传播价值观念的基础。回顾新时期新闻传播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有一股不断凸显人和关注人的趋势在逐渐明晰,概括来说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念,是“人的主体性”的确立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这在新闻的受众观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自从王中在1950年代提出“读者需要论”被歪曲成“迎合资产阶级趣味”“反对报纸的指导性和党的领导”后,受众始终是新闻传播中遭到漠视的对象。随着新时期新闻改革的推进,80年代开始提出“重视读者需要”的口号,由于传播学的引进,“受众”观念也逐渐形成,但80年代还是停留在从形式上对受众需求的重视,比如提倡新闻的可读性,增加互动性的版面和节目等措施;到了90年代,受众又多了经济层面的含义,同时,一个更重要的表征是传、受关系走向平等,这是对“受众本位”尊重的体现,新闻开始贴近生活、贴近受众;90年代至今,受众观念的发展更趋向以人为本,将受众作为社会的独立个体和权利主体,这一转变也逻辑地包含着新闻传播的人文关怀精神,是一种从人出发又回归到人的价值体现。
受众观的转变,直接带动了整个新闻实践的变革。“人”成为新闻实践的核心,媒体把目光投向社会中的普通人以及社会下层的弱势群体,关心他们的生存状态和利益诉求。受众成为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是实施“受众为本”的方针,传播者及所有人还是要获得足够的回报,传播活动既已投入,必图报偿,但实施这一方针同前面的“传媒为本”方针还是有所不同。“受众为本”必须充分尊重人,深入了解人的需求,尽最大努力去满足人的种种需求。这里,必须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体现出人文的存在和人文精神的力量。[23]
除了受众观的变化,媒体对新闻传播功能、新闻价值、新闻属性和使命的看法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对“人”的尊重和重视,这种变化是政治、经济整体变革下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在新闻传播中的表现。
4.人文精神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价值评判标准
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新闻传播的发展首先受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新闻传播所发生的变化是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反映,新闻的变革和政治、经济发展是同步的,也是适应其要求而进行的,政治、经济改革是新闻变革的硬性推动力量,而人文精神解决了新时期以来新闻发展的方向问题。在革命年代,“政治需要高于一切”是新闻的价值观,也成为评判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新闻因此萎缩成为政治的附庸。进入新时期以后,政治价值观被否定,新闻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符合时代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新闻价值观的提炼与形成只能在主流文化中去寻找,使之切合时代特征。在当下的中国,各种文化观念并存,而人文主义作为主流文化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方向,人文精神成为新闻的内核,并成为矫正新闻发展的坐标,避免了新闻由“以政治为纲”畸形地演变为“以经济为纲”,它也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价值评判标准。
1990年代,人文精神是作为一种批判性话语出场的,在许多学者通过新闻媒体痛陈当代社会人文精神匮乏、呼吁重建人文精神之时,新闻媒体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的缺位现象也引起了新闻业内人士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断言在中国的文化滑坡中,大众传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鼓励和宣扬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淡化对精神和灵魂等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使社会价值观念沦为物欲主宰的功利话语。联系1993年左右新闻界对新闻的商品属性和社会责任的讨论、对“有偿新闻”现象的批评,我们不难发现由市场经济所派生的“金钱拜物教”对新闻观念的冲击是巨大的,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社会责任与追逐经济利益的博弈成为90年代以后新闻观念变迁的主线之一。
新闻媒体开始反思拜金主义思潮对大众媒体以往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的猛烈冲击时,人文精神也成为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建立在社会责任意识之上的价值追求,人文精神为评判新闻的良莠提供了标准,具有重大的文化意义:它致力于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又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物欲横流现象保持着清醒的批判意识;它在被世俗化商业大潮捉弄得顾此失彼时,却为社会的进步,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