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为,对事件的情节做批判性的思考,是一件颇具趣味的事情。这样的乐趣,也完全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引领学生一同来体验。
以《橘逾淮为枳》为例:
授课中,恐怕绕不开两个问题:“楚王是如何刁难晏子的”“晏子是如何还击的”。这两个问题看似开放,实则局限于文本,说白了,就是“请在文中找答案”。如此难度的问题,学生既无需对寻找到的信息进一步加工,简单地“拿来主义”“还”给教师即可;也没法让合作学习真实有效。
晏子的回答其实站不住脚。“民生长于齐不盗”只是假设——纵然这个假设成立,“入楚则盗”的原因也未必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在工作室王希明老师的启发下,笔者设计:引领学生去探寻“晏子‘不逻辑’的逻辑被楚王接受了的原因”。(www.xing528.com)
问题如果以这样的方式开放,学生的思维就一下被打开了。有学生从晏子的“类比说理”去分析——这实则是在“如何反驳”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更有学生提出“楚王占尽优势,压根没想到晏子在如此的威逼之下还能有所反击,这种出乎意料使得楚王措手不及,根本无法细细思考晏子的话语”。随后,分析楚王“占尽优势”时,有的学生说“人和”(左右),有的受到启发说“地利”(使楚)和“天时”(酒酣);有的从楚王的话语去分析(固、善),有的从他的动作去分析(赐、视)……不一而足。待学生说得差不多了,笔者为学生补充了“楚王好细腰”的故事和《晏子春秋》的成书过程,从全新的角度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师生合作为这场探寻之旅画上了句号。
回眸整个过程,生生间互相启发式的合作,使更多的学生打开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好地投入到了课堂的学习。互相倾听,相互启发,灵光闪现,你来我往——学生解决问题的角度可谓琳琅满目,问题的答案也是精彩纷呈——而这,不正是开放式问题下的合作学习所带来的成果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