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复杂的文化实践,有了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学习就可以基本形成。但在教学中教师是处于其中的,教师应当思考学生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尤其是在作业过程中的建构。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课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分解合作学习研究的步骤,根据小组成员的异质性指导学生合理分工、观察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预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会遇到的困难、提供与课题相关的帮助、设计多元的评价量表、组织交流讨论等。在布置完小组研究课题后,笔者立即将合作学习的步骤与要求、相关的学习资料包和评价量表(见表3)告知学生:
1.小组成员自行拓展阅读戴望舒的诗歌,并向小组推荐1首诗歌,组长与成员协商决定课题研究所需的3到4篇文本对象。
2.小组成员自行阅读学习资料包,也可自行搜集相关的资料。
4.整合形成1500字左右的完整报告。
5.制作PPT,要求逻辑清晰、文字简练、重点突出。(www.xing528.com)
6.分享交流,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尽量脱稿。
7.完成评价量表。
表3 合作学习的探究作业评价表(以“诗歌的意象与意境的开掘”为例)
在整个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中,笔者以资料包的形式向学生推荐阅读一些适合高中生的关于戴望舒诗歌研究的文章,作为合作学习的支架,使得学生有更广阔的研究视野。笔者也借助互联网社交平台参与每个学习小组线上线下的讨论,尤其是在报告框架和合理分工方面。报告的框架决定了作业的有效性,合理分工也不是学生所理解的平均分担而是以成员的异质性为前提,这都需要教师给出指导性建议。由于学习时间的有限,学习能力、合作水平的参差不齐,教师还需要审核小组研究报告,并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合作学习的评价表,一则评价表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需要达到的目标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进行动态调整和纠正;再者不同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对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必然起到激励、反思、诊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是“命运共同体”,彼此之间的思考是相互影响的,认识到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讨论、彼此琢磨和补充对方观点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觉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角色和责任,可以有效减少“搭便车”现象。教师更需要在评价中及时肯定合作学习的成功经验,支持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独到见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