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笔者觉得主要是由两大因素造成的:第一个是“不知道写什么”,第二个就是“不知道怎么写”。
第一,“不知道写什么”。学生每每写作,最愁的就是无材可选,无话可写。例如,学校刚刚举办完校运动会,《一次难忘的运动会》的题目,可以说相当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个学生都亲自体验参与。可不少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仍然是跑800米这样老生常谈的话题。这时生生互动学习方式的作用就是可以在教师提供的一些角度的指引下,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汇聚每位同学提供的信息。
教师提供的思考角度:
1.运动会里有几类角色?
2.你在这次校运会中扮演了哪些角色?分别做了什么?
3.你觉得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运动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www.xing528.com)
4.你觉得和平时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人或事?
学生的思维导图(部分)
此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间的交流活动,信息越来越多,这张思维导图也就越变越大。可见,通过教师提供思考角度,有效指导了学生搜集材料的方式;同时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没有拘束,畅所欲言,彼此激发灵感,成功地回忆起、再现出校运会中感人的点点滴滴,基本解决了无话可写的问题。
第二,“不知道怎么写”。对于部分学生,有材料并不代表就能写好作文,他们仍然会出现不知如何构思、字数不够等问题。同样,教师首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教授学生一些组织材料的方式,例如4×100接力跑的材料,起因、经过、结果比较完整,可以按时间顺序交代清楚事情的原委,表现“要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中心。但思维导图中还有许多感人但是零碎的材料,可以采用片段作文的方式,以一个主题贯穿多个材料,也能写出好文章来。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具体来落实谋篇布局的方式,这么多材料,你写哪个?一件事还是片段式?片段式的主题是什么?学生们在组内互相启发,互相建议。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构思立意方式,也使不善写作的学生有所参考有所借鉴。如,将不同的志愿者组合在一起,表现校运会中无私奉献的一面;将不同的教师组合在一起,表现校运会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教师;以最后一年参加校运会为纲,写出同学们与以往不同的珍惜、团结等等。
总之,在写作前,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以及与其他小组的交流,大家合力找材料,合力想布局,既丰富了写作内容,拓宽了写作视野,还能基本解决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构建起一篇文章的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