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本该倾注智力与善意的教育这个神秘领域,却闯进了所谓的皮带惩罚,那就会发生像上面那位女士信中所说的现象,家庭教育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至今仍有部分家长固执地认为,皮带惩罚比培育孩子的信念和家长的苦口婆心更有效,家庭跟学校不可同日而语。
一位女士痛心疾首给我写信,痛心而忧虑地在信中写到了某些家长对孩子实施体罚的现象,而且这种趋势居然愈演愈烈,快要成为这些父母们“教育”孩子的主要手段了。
无论我们的学校有多少善于观察孩子和关爱孩子的优秀教师,我们都没有任何权利忽视这种家庭中的粗野教育方式,置孩子们的身心发展于不顾,尽管它是个别现象。
这位女士绝望的求救,何尝不是孩子们“救救我”的呼唤?要知道,反映此类问题的信件我就收到了数百封。
某些人认为,学校是一个知识的仓库。每天学生来到这里是为了从这座仓库中领取些什么……领到得越少,就越糟糕。谁领得少,谁就是失败者。
学校的使命是极为复杂的。我们是教师,那么我们的职责就是培养“真正的人”,而一个个的人才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社会把他们委托给了我们。我们对此铭记在心了吗?
一次,我有事来到一所学校的教学楼,那幢楼是新建的,很漂亮,而且设施齐全:有教研室,明亮的走廊,带淋浴室的体操房。但不知是哪个学生把墨汁涂在了光洁的护墙板上。校长、主管行政的副校长和值勤人员都聚在这块墨迹旁,大家轮番刮洗着。而此刻在校门口有两个六年级的学生正在玩球,原来他们逃课了……然而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都没有发现这两个逃课生。于是两个学生尽情地玩,玩了一个小时……怎么能让墙板上的墨迹遮住了学校的主体——儿童及其他们的不良行为呢?
当你看到学校为避免孩子们成绩掉队,而绞尽脑汁,使出了浑身解数的时候,你会为他们所付出的气力和精力而感叹,为他们没能抓住正确的教育时机而叹息。要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尚未被开发,被研究透彻。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是那个拓荒者,去尽力启蒙他们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的意识。
也许我在回答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时,可能回答的不是非常准确,但我依然认为,所谓教育,就是要使人得到升华,这是一个经常、细致、艰难而愉快的工作。
教育的艺术,是教学生学会尊重自己,爱惜自己的人格。倘若儿童不会尊重自己,那就糟糕透顶了。
记得有一封信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一个小男孩没敢惊动母亲,深更半夜悄悄地起了床,他打开练习本,改动了上面的分数……如果他只是擦去了“2分”,而且为这个坏分数羞愧,那事情还不太严重。但是如果这个小家伙从学校回到家里,满不在乎地把书包一丢,家长问他“今天得了几分”,他答道“你自己看吧……”或者他干脆撕毁了作业,老师问他“你撕毁了作业,我要往哪儿打分呢?”他答:“就写在我额头上吧。”那就更可怕了。
请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象下,别的同学字母写得漂漂亮亮,而我却写得一塌糊涂;别人解题轻轻松松,而我却一筹莫展。大家都是好学生,而只有我是差学生。我今天差,明天还差……处于这样情形下的孩子,他那幼小的头脑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为什么他就变成了差生?
刚开始他会害羞,后来慢慢就不害羞了,因为他逐渐形成了心理定式,认为自己就是不如别人。这样会导致他自己也开始相信,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好学生,总得有人是差生。久而久之他的心僵化了,死死地认定,我就是学校里最大的倒霉蛋,是天生的差生。
当本该倾注智力与善意的教育这个神秘领域,却闯进了所谓的皮带惩罚,那就会发生像上面那位女士信中所说的现象,家庭教育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至今仍有部分家长固执地认为,皮带惩罚比培育孩子的信念和家长的苦口婆心更有效,家庭跟学校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应当坚决打破对“皮带教育”的迷信,坚决杜绝在家庭中使用这种体罚手段。(www.xing528.com)
而上面那位女士的话是对的:不幸的是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居然认同家长们类似的“歪理”。
设想一下,我知道我的学生瓦尼亚的父亲天生只有一种本事,那就是生孩子,有那么一天我把这位“有本事”的父亲叫到学校,对他说:“您的儿子瓦尼亚是个大懒虫,不想学习。”这肯定会导致一种结果:我是教师不能亲手打人,但我却借父亲之手去打了学生,于是我便成了同犯。
我认识很多自以为是知识分子的人,他们认为,不用皮带抽孩子就不足以立起自己的威信,会宠坏孩子,也不能培养孩子适应生活的能力。可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皮带惩罚不仅会打掉儿童的自尊心,还会摧残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滋生最卑劣的不良品质,如怯懦、仇恨和虚伪。只有那些没有尝过巴掌和惩罚滋味的儿童,才会成为毫不妥协地同恶进行斗争的人。
15年前我校招收了一位小姑娘,她编故事的能力令人称绝。这位叫奥列霞的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跑到我的跟前,眼中充满了恐惧。她嚷道:“彼佳对格里沙……用棒子,用棒子……”看来在她的字典中还没有“打”这个词。她不知道,世上竟会发生人打人的事,她的童年有的是幸福,缺的是邪恶。
难道这位小姑娘进入社会后,会因为天真无邪而对社会上事情措手不及吗?事实并非如此。她长大了,当面对一个举起匕首刺向妇女的歹徒时,这位19岁的女大学生向匕首扑去,她虽然身体负伤,但在死亡线上保护了一位女士。
如果儿童靠体罚就能造就成良才,那么这种儿童不打也是能成才的。如果你真的尊重儿童,就不会凌辱他,就不会动用“强力的”“震慑”手段,如大声训斥,敲桌子,威胁等。
有些人一听到你说“尊重”“关怀”“热诚”一些字眼儿,他们就觉得这是要我们宽恕一切的说教。其实并不是。我认为,所谓“强力的”“威慑”手段与真正的教育要求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向儿童提出了许多要求,如果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你这位教师也跟着认为,这个学生就是个不中用的差生,那么教育就会搁浅,难以进行。
学校并非知识的仓库,而是启蒙的灯塔。所有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好似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因而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他们独特的能力。
如果本应带给儿童生活和求知快乐的学习,最后成了他们的心病,我们的教师们,你们能心安理得吗?他们心病的根源,就在于今天、明天、日复一日地觉得自己是个差生。
我手头上还有这样一封信:“我的小女儿学习成绩甚差,总是得一个又一个的两分。她放学回家时总是闷闷不乐。一天夜里我醒来听到她在哭。我问她怎么了。她答道:‘妈妈,我们找个没有学校的地方生活,可以吗?……’”
要使人在学习的沃土上茁壮成长,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们能时刻谨记,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儿童,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机灵得很;有的则较迟钝。不要急于给他们打分,也不要过于看重分数。不要轻易给一年级学生打2分,2分对学生来说就是鞭子和棍棒。请不要摧折学生做优等生的愿望。
我校的一年级有一条规定:学生的作业,在本人认为满意之前教师不予打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对学生说,你再试做一下,你肯定行……于是,儿童在做优等生愿望的激励下全力以赴地做功课。这就是上面所说的那种切实的要求。
小学生们鼓足了力量——这种力量会从儿童的心灵中源源不断地迸发出来——攀登了一级新台阶。他们从学校快快活活地回家,他们会幸福地梦见自己的进步,而不会偷偷地起床去涂改分数。我们曾把不止一个儿童从低沉甚至自暴自弃的状态中拯救出来,用的方法就是既不给他们打两分,也不对他们采取什么“强力的”措施。
自然,这不等于两分生也可以顺利升级。这样做就太不负责了。我还是赞成激发人的自尊心。如果儿童有了这种自尊心,他会主动地以教师的要求约束自己。
学校是发展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地方。这种关系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进行着伟大而艰难、快乐而痛苦的创造活动。教育的睿智就在于用创造者的目光看待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