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传统节日,年年有例,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番秋”年例则是金秋收割之后进行庆祝的活动,在粤西地区的乡村也很常见。
站在村头,远远就能看到田头新搭起的宽大草棚,草棚四周挂满鲜花和灯笼。大红灯笼亮起来的时候,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息就漫溢在苍茫的暮色中,溢满整个乡村,感染每个村民。
向草棚走去,挤进热闹的人群,只见草棚前有位身着红黄道袍的道士,正对着方桌上供奉的神像合十膜拜,嘴里念念有词,虽然听不清他念的是什么,但我知道所有的祈愿都与风调雨顺、物阜民安相关。
◎跳花棚舞内容多为农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谈,旨在驱邪除恶,祈求风调雨顺、物阜民安、五谷丰登
“跳花棚舞表演开始了!”我正看得入神的时候,身旁突然有人兴奋地大喊起来。
四五十个演员不知从哪里一下子冒出来,他们全都身着古代服饰,头戴怪异的面具,手持斧头、镰刀或锄头等,在锣鼓号角的伴奏下,咿咿哟哟地吟唱着,欢快地腾跳着。
跳花棚舞,即是用竹子和稻草在田头村边搭建的草棚,挂上大红灯笼及鲜花,演员少则十多人,多至上百人,饰以“七十二贤”及各色花草。跳花棚舞有固定的演唱台本,内容多为农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谈,旨在驱邪除恶,祈求风调雨顺、物阜民安、五谷丰登。
我后来才知道,跳花棚舞其实是傩戏的一种,又像是一场古装戏剧,有序幕、情节、发展、高潮、尾声,还有固定的“科本”(演唱台本),科本又分接神、安座、开棚门、小孩、道叔、秀才、后生唱歌、依前、陈九、锄田、钓鱼、判官、监棚、送虫、量棚、八仙、拆棚、独脚和尚这十八科(场)。跳花棚舞贯穿于整个十八科,演出时动用的器具繁多。用樟木精雕而成的面具有36种,形状、表情各不相同。道具有耙头、沙刀、缨枪、钺斧、纸钱等。伴奏以击乐为主,包括堂鼓、中钹、高边锣、高音叮。器乐则有二胡、奏琴、唢呐等。
◎跳花棚舞贯穿于整个十八科,演出时动用的器具繁多,道具有耙头、沙刀、缨枪、钺斧、纸钱等(www.xing528.com)
◎跳花棚舞中用樟木精雕而成的面具有36种,形状、表情各不相同
跳花棚是化州特有的舞蹈,起源于距化州市区西北方向十公里处的中火嶂脚下中火嶂村委会的长尾公村。长尾公村现在有600多人,大多姓姚,世代从事农耕。
跳花棚舞自明朝末期由姚氏七世祖(姚姓第七代)从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硃机巷大井头村迁居化州时传入,经代代相传,逐步影响开去。此舞的师祖为官桥镇的陈氏、李氏,师傅是陈宝学和李德胜。继而传到宋氏、吴氏,师傅是朱积和和吴德国。再传至长尾公村姚氏,师傅是姚积壳、姚奉壳。据老艺人姚通(1905年出生,花棚舞第二十一代传人)说,村人为纪念先辈艺祖,曾将该村取名为“陈李公村”,口头相传时误叫成“陈美公村”,后来才叫成“长尾公村”。
跳花棚舞风格古朴粗犷、明快轻松、幽默夸张,是一种大型的民间歌舞,也是该村“吃艺日”(演出日)的一项重要活动。
据化州地方志书记载:“觐光门外沙洲为棚,择城乡社会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铃合歌合舞,奏鼓乐,上下坛场缓步。”这种活动反映出农耕文化形成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俗称“跳傩”。
“秋光好,跳棚舞,庆丰收,邪恶无。”人们边唱边舞,抒发“驱邪除恶,物阜民安”的喜悦心情。在跳花棚舞表演的喜庆日子里,四邻八乡的人扶老携幼前来观看,盛况空前。许多观众兴致高昂,看着看着,纷纷回家拿起锄头、扁担、禾杈等农具跟着手舞足蹈起来。凭借跳花棚舞的热浪,原本万籁俱寂的山村之夜,竟平添了几分热烈狂野、幽冥神秘的韵味。
◎许多观众兴致高昂,看着看着,纷纷回家拿起锄头、扁担、禾杈等农具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跳花棚舞进入全盛时期的写照,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文化生活呈现多元化,曾经一枝独秀的跳花棚舞已风光不再,到了20世纪90年代,还一度濒临失传。如今在当地文化部门的重视之下,跳花棚舞的习俗又得到了传承和创新,成了国家级非遗项目。
如果你来化州看年例,有幸看到一场精彩的跳花棚舞,便可以在享受粤西年例盛宴的同时,享受一场难得的非物质文化精神盛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