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重塑 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在强调哮喘病理学概念为呼吸道慢性炎症伴反复恶化(代表急性炎症反应)的同时,提出与慢性呼吸道炎症平行的是呼吸道重塑。炎症、重塑和神经控制的变化可引起哮喘的反复恶化及更持久的气流阻塞。
呼吸道炎症是研究者最早研究和证实的哮喘的基本病理改变和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其临床特点为患者呼吸道反应性增高及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升高。TNF-α、IL-4、IL-5和IL-8是哮喘变态反应性炎症中重要的炎性因子。这些炎性因子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哮喘的呼吸道慢性炎症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并相互作用,使呼吸道炎症持续存在。
但是近年来,专家认识到仅仅用呼吸道炎症不足以解释哮喘病程的慢性进行性,因此,对于哮喘呼吸道重塑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哮喘患者呼吸道全层均有增厚致呼吸道结构狭窄,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平滑肌肥大、增生、基底膜增厚和玻璃样变,此种改变称为呼吸道重塑。由此可致气流的不可逆阻塞和持续的呼吸道高反应性,可能是顽固性哮喘的重要病理基础。呼吸道重塑是上皮损伤、炎症反应启动的多步骤效应,结果导致大、小气道管腔狭窄、气流量受限。其病理学特征如下:①支气管上皮细胞改变;②杯状细胞增生和高分泌;③呼吸道平滑肌细胞灶性增生;④上皮下基质纤维化;⑤血管再生。多项研究证实,呼吸道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肥厚是造成哮喘者呼吸道阻塞或气流受限的首要原因。呼吸道上皮、炎症细胞释放化学及细胞因子使呼吸道平滑肌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处于活化状态,激活的肌成纤维细胞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ECM,包括胶原、弹性纤维、纤连蛋白等)及细胞黏合素增加,这些物质导致呼吸道壁增厚。肌成纤维细胞也分泌促生长细胞因子,引起平滑肌增生,导致管腔狭窄。这些病理学改变甚至在儿童哮喘的早期阶段即开始出现,且随着病程的延长不断进展。(www.xing528.com)
2.哮喘的病理改变及病理学特征 哮喘的病理学改变包括呼吸道黏膜中大量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的浸润,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呼吸道上皮损伤与脱落,纤毛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脱落,甚至坏死;呼吸道壁增厚,黏膜水肿,胶原蛋白沉着;支气管黏膜下黏液腺增生,杯状细胞肥大、增生,呼吸道黏液栓形成;呼吸道神经支配;呼吸道平滑肌增生、肥厚及功能改变及缺陷;新血管再生;弹性纤维破坏以及呼吸道重塑过程。
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重塑是哮喘的两个主要病理学特征,其中呼吸道炎症包括急性炎症(因支气管痉挛等引起的发作)和慢性炎症(非特异性的呼吸道过敏或恶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