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刺激性症状
我国农村地区广大妇女承担着做饭等家务劳动,暴露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时间较长,长期暴露于室内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可导致人群发生多种眼部不适症状。在陕西开展的室内环境有害因素与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眼睛刺激症状发生的关系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建立各主要眼部刺激症状危险因素模型,结果表明每天做饭时间每增加1h,眼部症状发生的OR值为1.36(95%CI:1.13~1.64);做饭年限、开始做饭年龄每增加1年,眼部症状发生的OR值分别为1.56(95%CI:1.22~1.99)和0.92(95%CI:0.88~0.96);冬季从不开窗换气、煤和生物燃料并用与眼部症状发生的OR值分别为1.67(95%CI:1.19~2.36)和1.49(95%CI:1.12~1.98),表明做饭时使用固体燃料燃烧的污染物暴露是农村妇女眼部发生不适症状的最主要的环境危险因素。
(二)呼吸系统症状及肺功能
室内燃料燃烧造成的有害空气污染物被吸入体内,导致呼吸系统症状出现并使肺功能下降、增强呼吸道反应性,室内空气污染与居住者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和肺功能的下降关系密切,特别是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在贵州、陕西、甘肃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世界银行赠款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室内空气污染干预项目,调查了妇女、儿童及婴幼儿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症状与燃煤量有关(r2=0.3558)。贵州农村地区调查室内空气污染危险因素与儿童上呼吸道症状发生之间的关联的研究表明,做饭时在厨房玩耍对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症状两周发生率影响显著,调整混杂因素后,与不在厨房玩耍的儿童相比,做饭时在厨房玩耍的儿童发生鼻塞和打喷嚏危险性分别增加了152%(OR=2.52,95%CI:1.36~4.67)和136%(OR=2.36,95%CI:1.29~4.32),表明在厨房的污染物暴露是学龄前儿童呼吸系统健康主要的环境危险因素之一。
对云南宣威10 892人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影响后,家庭内使用有烟煤的人群产生呼吸道症状(气短、咳嗽和咳痰)的危险性高于使用无烟煤者。使用有烟煤者患有气短、咳嗽和咳痰的OR值分别为1.71、3.30和4.23,使用无烟煤者发生咳嗽、咳痰的危险性分别是使用柴者的1.35倍和1.67倍,显示使用有烟煤的人群出现气短、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的危险性高于使用无烟煤组。
室内燃煤会严重影响妇女的呼吸道功能,导致发生通气障碍(包括限制性损害和阻塞性损害)的情况较为明显。肺功能检查中最大呼气流速(PEF)可以作为气流受限的参考指标,有研究考察了有烟煤、无烟煤和柴3种燃料和吸烟等危险因子对男性女性PEF的影响,结果发现有烟煤是最重要的危险因子。对120名河南农村健康女性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生物燃料烟雾暴露对肺功能的影响,在校正了年龄、身高、体重等影响因素后,与无生物燃料烟雾暴露者比较,生物燃料烟雾暴露者的肺通气功能(FEV1/FVC%、MVV)及小气道功能(FEF50%、FEF75%、MMEF)较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女性在尚无临床症状时肺通气功能已明显降低,尤其以小气道功能受损最为严重。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各种机能尚未完善,对有害、有毒物质易感,在太原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室内污染因素对呼吸道功能的效应更为明显,用力肺活量(FVC)、第1s量(FEV1)和FVC50%时/FVC25%时流速(V50/V25)三项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此研究者提出改善住房条件、改变家庭燃料的类型和质量、改善家庭尤其是厨房的通风条件,避免被动吸烟,可以降低室内污染程度,最终达到保护儿童健康的目的。
(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慢性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我国30岁以上人群COPD总体患病率为6.2%,呼吸疾病(主要为COPD)居我国农村地区死因首位。
COPD的主要病因包括长期吸烟、使用固体燃料和空气污染导致的慢性氧化应激等。吸烟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在一些地区调查表明,农村女性的吸烟率仅为12.3%,其对COPD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7.7%,提示女性COPD可能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危险因素。如广东农村女性吸烟率低而COPD患病率高,可能与该地区多采用柴草等生物燃料为能源,且厨房和室内通风不良有关。因而,室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是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同燃料对COPD的作用不同,在云南宣威的调查表明,不同燃料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对COPD及其症状和最大呼气流速的作用顺序依次为有烟煤>无烟煤>柴,燃有烟煤和燃无烟煤的人患COPD的危险性分别是燃柴的4.36倍(p<0.01)和1.55倍(p<0.01),改灶年限越长,COPD及其症状的现患率越低。而由于使用的主要燃料不同,在广东COPD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当家庭烹饪使用木柴、草、麦秆等生物质燃料时,调查人群患COPD的风险增加,OR=1.54(95%CI:1.08~2.20)。厨房通风条件差,通风排气装置缺失是非吸烟人群患COPD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贵州调查的结果表明,使用燃柴和煤的两种固体燃料,30岁以上不吸烟妇女患COPD的风险较高,而使用明火的人群和使用无烟囱煤炉的人群患COPD的风险高于使用有烟囱煤炉的人群。(www.xing528.com)
(四)肺癌
肺癌是复杂病因、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随着全世界男性肺癌发病率降低,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却有所上升,而中国2/3的女性肺癌患者都不吸烟,因此可能与室内外空气污染因素有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云南宣威开展了室内燃煤空气污染与农民肺癌高发的相关性研究,根据环境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室内燃煤空气污染健康效应、实验病因学、室内空气污染物等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燃煤空气污染是宣威肺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RR=25.6、AR%=96%、宣威肺癌遗传度=24.6%);宣威室内空气中以苯并(a)芘(BaP)为代表的致癌性多环芳烃水平与肺癌发病关系密切。2007年以来开展的对云南东部产(燃)煤地区农民肺癌流行状况和发病原因研究显示,肺癌筛查阳性率与煤炭资源分布有关,调查对象的肺癌筛查阳性率与烟煤使用率和使用量成正比,而与无烟煤使用率和使用量无明显关联,且女性肺癌筛查阳性率的高低与吸烟、职业危害、煤炭生产以外工业污染没有明显的关联。调查表明可能与该地区居民早期火塘使用率较高(80%以上)、煤炭燃烧不完全、排烟设施不完备等有关。
在甘肃陇东地区做过肺癌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地区大部分人住在窑洞中,取暖和做饭使用煤和未经处理的生物燃料(庄稼秸秆、木柴、木棍和树枝),调查了在1994—1998年期间诊断的846名肺癌病人和根据人口调查资料随机确定的1 740名对照,对吸烟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整后的结果发现,在居住时间最长的房间,在室内以煤为燃料的人群与采用生物质燃料(庄稼秸秆、木材、木棍和树枝等)的人群相比,患肺癌的OR=1.29(95%CI:1.03~1.61)。该地区肺癌危险度的增加与过去30年中用煤的使用时间百分率有关(p=0.02),煤烟对人群肺癌危险度的增加起了重要作用。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唐山地区农民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10年前炕冒烟、长期室内燃煤等因素可能为唐山地区农民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对贵州某地农村的调查表明,在控制年龄、体质指数(BMI)和社会经济条件后,调查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和炉灶类型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妇女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5.01±13.55)mmHg和(78.37±10.63)mmHg,高血压率10.7%,使用明火取暖的妇女血压较高,其次为无烟囱燃煤炉、有烟囱燃煤炉、电炉,固体燃料燃烧会引起不吸烟妇女血压产生一定的变化,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CVD)的潜在危险因素。
在云南的一项对使用煤和生物质燃料的妇女血压影响的研究显示,PM2.5每升高1—log—μg/m3,收缩压升高2.2 mmHg(95 %CI:0.8~3.7;p=0.003),舒张压升高0.5 mm Hg(95%CI:-0.4~1.3;p=0.31),在大于50岁的妇女中,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分别为4.1 mmHg(95%CI:1.5~6.6;p=0.002)和1.8 mmHg(95 %CI:0.4~3.2;p=0.01),而在年轻妇女中,PM2.5暴露与收缩压的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暴露于煤及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可能是血压升高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六)其他
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对北京延庆农村40岁以上1 638人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哮喘组与非哮喘组调查人群相比,生物燃料的使用年限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当地农村地区常年使用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可能是成人哮喘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此外,生物质燃料烟雾可能导致婴儿低出生体重和高死亡率,有学者通过分析我国室内污染现状、出生缺陷分布特点及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线索后认为,室内燃煤空气污染可能是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生缺陷(特别是神经管畸形)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室内燃煤空气污染可能会成为今后国内出生缺陷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这些健康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