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观点认为甲醛是一种半抗原,本身具有过敏原性,与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形成完全过敏原,后者导致机体产生“甲醛特异性IgE”(FA-IgE)。新生的FA-IgE可以与支气管黏膜下层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的IgE受体结合,当人体再次接触甲醛时,这些FA-IgE与甲醛结合时互相之间发生桥联,导致肥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产生“脱颗粒”,释放组胺等各种炎症介质,在支气管局部产生过敏性水肿和炎症,进而引发过敏性哮喘。这种传统理论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甲醛是机体内一种十分重要的内源性物质,如果机体能够轻易地产生FA-IgE,继而发生过敏反应,那么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平衡就会轻易地受到破坏。这不符合生物进化原理。“FA-IgE介导了甲醛诱导性哮喘发生”的传统假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错误的。既然甲醛不是过敏原的半抗原,那么甲醛又是怎样诱发哮喘的呢?环境毒理学研究从分子机制上清楚地解答了这个问题,即甲醛是过敏反应中的一种“佐剂”,在体内起到过敏体质激发原的作用,详述如下。
(一)国内研究
按照研究深入的程度,可以将有关研究分为两个层次:甲醛与哮喘关系的研究,甲醛致哮喘分子机制的研究。现分述如下。
1.甲醛与哮喘关系的研究 乔永康等于2007—2008年期间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一项研究。测量指标包括大鼠的细胞因子测量,肺功能分析,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等。结果表明:甲醛单独染毒可致呼吸道反应性提高,肺的组织学轻度改变,但是肺组织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道重塑;OVA和FA联合染毒可致IL-4的表达上调,呼吸道反应性更高,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甲醛单独作用可以作为刺激原,引起轻度的呼吸道功能紊乱综合征;与OVA联合染毒条件下环境水平的甲醛可以作为过敏体质激发原(佐剂)引起大鼠出现过敏性哮喘。
刘丹丹等于2009—2010年期间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一项类似的研究。测量指标也包括小鼠的细胞因子测量、肺功能分析、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等。结果表明:甲醛单独染毒可致呼吸道反应性提高,肺的组织学轻微改变,但是肺组织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道重塑;OVA和FA联合染毒组可致IL-4和IL-6的表达上调,呼吸道反应性更高,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甲醛单独作用可以造成轻度的呼吸道功能紊乱综合征;与OVA联合染毒条件下环境水平的甲醛可以作为过敏体质激发原(佐剂)引起小鼠出现过敏性哮喘。
2.甲醛致哮喘分子机制的研究 鲁志松等于2004—2005年期间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本项研究。25只昆明小鼠被分成5个实验组,分别暴露于:①生理盐水;②0.5 mg/m3甲醛;③1.0 mg/m3甲醛;④3.0 mg/m3甲醛;⑤CPZ+3.0 mg/m3甲醛。其中CPZ(capsazepine)为抗辣椒素碱,是辣椒素受体亚型-1(vanilloid receptor type 1,VR1)的特异性阻断剂。测量指标主要为昆明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4(作为IgE表达上调的上游事件)的含量。结果表明:甲醛染毒可致IL-4的表达上调,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而抗辣椒素碱具有阻断作用。研究提出了FA/VR1/Ca2+/IL4/IgE和FA/VR1/Ca2+/SP/NKR两种信号/分子通路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武阳等于2012—2013年期间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本项研究。测量指标包括四个方面: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总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肺泡灌洗液蛋白分子(免疫球蛋白类:总IgE,OVA-IgE,OVA-IgG1;细胞因子类:IL-4,IL-1β,IFN-γ;神经缓激肽类:SP,CGRP)、肺功能(吸气阻力,呼气阻力,肺顺应性)、肺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PAS染色,MT染色)。进一步证实了FA/VR1/Ca2+/IL4/IgE和FA/VR1/Ca2+/SP/NKR的信号通路,并提出与之并行的:FA/TRPA1/Ca2+/IL4/IgE和FA/TRPA1/Ca2+/SP/NKR的信号通路。图7-5展示了这次系统研究的结果(VR现已更名为“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亚型V1”,TRPV1)。
图7-5 甲醛诱导哮喘的可能分子机制(www.xing528.com)
(TRPV1: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亚型Vl;TRPAl: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亚型A1;SP:P物质,一种速激肽;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另一种速激肽;HC-030031:TRPA1阻断剂)
(二)国外研究
按照研究深入的程度,也可以将有关研究分为两个层次:甲醛免疫毒性的相关研究,甲醛与哮喘关系的研究。现分述如下。
1.甲醛免疫毒性的相关研究 有两项代表性的研究,结果都被2002年WHO官方文件所引用。
Tarkowski等于1995年将Balb/c小白鼠预先用2.0 mg/m3的甲醛染毒10 d,每天6h,再用卵清蛋白吸入法致敏。虽然小鼠体内没有检出FA-IgE,但是小鼠血清中抗卵清蛋白特异性IgE(Anti-OVA-IgE)含量升高值为对照组的3倍。
Diedel等于1996年将Dunkin-Hartley豚鼠预先用0.3 mg/m3的甲醛染毒连续5d,再用0.5%卵清蛋白吸入法致敏,3d之后用卵清蛋白做吸入激发实验。豚鼠发生“吸入过敏症”,实验组发生“吸入过敏症”豚鼠的数目(10/12)为对照组(3/12)的3.3倍。这两项研究都表明,甲醛不具有过敏原的作用,但是具有免疫“佐剂”的作用。
2.甲醛与哮喘关系的研究 国外所进行的甲醛与哮喘关系的毒理学研究并不多见,研究不多的原因可能与国外大多数国家甲醛污染问题并不严重有关。严格讲,国外的相关研究还没有达到“哮喘模型”的水平,因为这些研究没有记录实验动物肺功能的数据,也少有肺组织病理解剖学的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