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养虾投饲技术的关键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养虾投饲技术的关键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克行提出,长方形虾池,在进水闸一端不投饲,以便作为对虾栖息地和缺氧时的避难场所。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养虾投饲技术的关键

一、虾池中对虾数量的估算

在目前的养虾生产中,估算池塘载虾量还没有一个简便、准确的方法,这个关系到投饲量的关键技术问题至今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常用的估算方法有旋网定量法、拖网定量法、剪肢标志定量法、染色或挂牌标志法。这些方法在对虾养殖课程中已有阐述,在此不赘述,只简单介绍普遍应用的旋网定量法。

旋网定量法适用于白昼活动的对虾。用一个网目合适、虾逃不出的旋网,先在陆地撒几次网,求出网口平均面积,然后在池内多处撒网捕虾,将每次撒网捕到的对虾数目加在一起,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K为撒网时网中对虾的逃逸系数,其数值随池水深度和网目大小而不同。平均池水深1 m时K值大约为1.5,水深2m时K值在2.5左右。

二、对虾投饲量的确定

对虾投饲量的确定比较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池内对虾的存活数量、密度、体质、不同生长阶段对虾的组成比例、池内饵料生物和竞争生物的数量、饲料本身质量、水质环境情况、脱壳情况及用药情况等。因此,投饲量的确定应结合对虾的生长、摄食情况和池底残饵等情况综合考虑。通常情况下,对虾的饱胃率达到80%即停止投喂。

对虾投饲量主要参考对虾摄食量来确定,日摄食量是指1尾对虾一天摄食饲料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摄食量因对虾发育阶段而异,随体重变化而变化,随着个体生长而逐渐增加,日摄食率(即对虾日摄食量与自身体重之百分比)则随对虾体重增加而下降。所投饲的饲料品质不同,其日摄食量也不同。陈宗尧等(1987)以鲜蛤肉为例,提出下列公式,以计算不同大小的对虾的日摄食量:

日摄食量(鲜蛤肉,g)=0.06132L1.5613

日摄食量(鲜蛤肉,g)=0.6301W0.5119

式中:L为对虾体长,单位为cm;W为对虾体重,单位为g。中国对虾体长与体重的换算关系是:W=0.012L3。可以据此进行互换计算。

对体长为1~3 cm的凡纳滨对虾,日投饲率为8%~15%;3~5 cm的日投饲率为4%~8%;5~7 cm的日投饲率为3%~4%;7~10 cm的日投饲率为2.5%~3%;10 cm以上的日投饲率为2%~3%。

三、投喂次数和时间

中国对虾昼夜都要摄食,应采取昼夜多次投饲方式。对虾生长前期,一般每日投饲4次,自早6时开始投,每隔4~5 h投饲一次。7月以后,水温上升,为对虾快速生长期,可每日投饲5次。投饲时间为6∶00、10、00、14∶00、18∶00、22∶00。(www.xing528.com)

凡纳滨对虾在黎明和傍晚摄食活跃,应昼夜投喂,每天投喂3~4次,其中白天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40%,晚上占60%。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可提高晶体氨基酸和糖的利用率。

四、投饲场所

对虾往往是绕池边不断游动,训练定点摄食比较困难。对虾投饲场所一般为距池边0.5~1.0m深处的四周,虾池中央要少投。幼虾多在池边浅水处游动,故养成前期在浅水处要多投一些,随着对虾长大,投饲范围可扩大到1.0~1.5 m水深处。但应注意饲料不能投入沟内,以免残饵污染沟底,造成严重缺氧,破坏对虾栖息环境。王克行提出,长方形虾池,在进水闸一端不投饲,以便作为对虾栖息地和缺氧时的避难场所。如设饲料台,则应经常刷洗,否则会影响对虾的摄食。

五、投饲管理

投饲管理很重要,要根据实际情况(如天气、水质、饲料品质、虾情等)变更投饲量和投饲次数。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1)水温较高的夏秋季中午(12∶00—15∶00)不投喂,日落和黎明前后多喂;水温高于最适水温时要少投,但要增加投喂次数。

(2)台风前夕,闷热无风,大风暴雨或寒流袭击时应少投或暂时不投。

(3)水色浓褐、饵料生物丰富的池塘少投,池水清瘦、饵料生物不多的池塘可多投。水质变坏或对虾缺氧浮头时少投或不投,待水质改善后再正常投喂。风和日丽、水质条件好时可适当多投。

(4)对虾大量蜕皮时少投,可减少20%左右,蜕皮后大量进食时多投。

(5)对虾个体大小分化严重时,池塘内害鱼或竞争生物较多时应适当多投,而对虾发生病害时应少投。

(6)投饲后应仔细检查对虾的摄食情况,一般投饲后1h应有50%的对虾达到饱胃或半饱胃,如达不到50%,在水质正常时,即表示投饲量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饲量。如投饲后池底残饵较多,至下次投饲时仍有残饵,或饱胃率在90%以上,则应暂停投饲或减少投饲量。

(7)饲料腐败变质时应坚决不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