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产动物对糖类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

水产动物对糖类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产动物对糖类的需要量,除与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有关外,还与种类有关。在良好的健康状态下,水产动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正常,保持有良好的食欲,对可溶性糖类的需求也要高于疾病状态。(二)影响粗纤维需要量的因素水产动物对粗纤维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水产动物对糖类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

水产动物对糖类的需要量,除与饲料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有关外,还与种类有关。一般来说,草食性鱼类对糖类的需要量较高,肉食性鱼类较低,而杂食性介于二者中间。这是由于不同鱼类对糖类的利用能力不同所致。

一、水产动物对可溶性糖类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

(一)水产动物对可溶性糖类的需要量

可溶性糖类是水产动物生长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也是最经济的一种供能物质。但要注意合理投喂。饲料中含量不足,将造成蛋白质利用率下降,长期不足会导致水产动物生长缓慢、消瘦、代谢紊乱。反之,摄入过多,除合成大量脂肪外,还会导致高糖肝、脂肪肝等营养性疾病,出现肝脏糖原、脂肪积累增加,肝脏肿大,颜色变浅,生长率下降,死亡率增加。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氯化胆碱或随时补充一定数量的天然饵料以防止肝脏的脂肪浸润。

鱼虾饲料中糖类适宜含量依动物的种类差别很大:草食性鱼类饲料中含糖量在50%左右;杂食性鱼类饲料中含糖量在40%左右,而肉食性鱼类饲料中含糖量为5%~10%,不超过12.5%。

(二)影响可溶性糖类需要量的因素

影响水产动物对可溶性糖的适宜需要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动物种类和食性。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率高于肉食性鱼类,这是由不同种类的糖代谢机能决定的。

(2)水温和季节。一般来讲,水温高时对可溶性糖类的需求低于水温低时。

(3)动物生长阶段。幼龄阶段对糖的需求低于成熟期。

(4)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的含量。当饲料中蛋白质、脂类含量较高,可以提供足够能量时,饲料中可溶性糖类的需要量便可以降低。饲料中维生素B含量较高时,可以促进糖类代谢,可溶性糖类的添加量可以酌情增加。

(5)动物的健康状态。在良好的健康状态下,水产动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正常,保持有良好的食欲,对可溶性糖类的需求也要高于疾病状态。

二、水产动物对粗纤维的需要量及影响因素

虽然鱼类消化道缺乏粗纤维分解酶,粗纤维本身对鱼类也没有营养价值,但适宜的粗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酶的分泌,吸附有毒物质,利于排便,降低血清胆固醇,给动物饱感,调节颗粒饲料密度。但若添加过高,会对水产动物生长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浓度,降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会妨碍植物细胞内含物的消化,降低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一)水产动物对粗纤维的需要量

1.肉食性鱼类

Hilton在硬头鳟饲料中添加0、10%、20%的α-纤维素,12周后发现,虽纤维素添加量增加,饲料干物质消化率明显下降。其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0%时,对生长有利;增加到20%时严重影响生长。(www.xing528.com)

江团饲料中适宜粗纤维含量为4%~8%。青鱼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为8%和16%时,生长效果良好,但以蛋白质效率和饵料系数为指标时,粗纤维为8%时效果好于16%。粗纤维含量超过24%时,其生长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青鱼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低于8%为宜。

2.杂食性鱼类

罗非鱼在使用酪蛋白为蛋白源时,糖类含量在30%~40%,饲料中粗纤维适宜含量为14%~15%。

结合现有资料,一般认为罗非鱼饲料中粗纤维适宜含量随生长阶段不同而不同,鱼苗小于3%,鱼种小于8%,亲鱼、食用鱼小于10%。

对属于鲤科的丁鱥(鱼体平均体重为8.2g)饲料中适宜的粗纤维含量为4%~8%,其中4%粗纤维的生长效果最好,此时饲料中粗蛋白水平为32%,脂肪含量为6%。贺锡勤等得出异育银鲫鱼种饲料中适宜粗纤维含量为12%。

3.草食性鱼类

1983年,黄忠志等对平均体重为53 g的草鱼饲料中粗纤维适宜含量进行研究,酪蛋白作为蛋白源,水温在25℃~28℃,饲养21 d,粗纤维范围设为0~40%,结果表明10%粗纤维组生长最快,与不添加组差异不显著,粗纤维在0~20%范围内,蛋白质消化率也随之增加,最后根据回归方程得出草鱼饲料中适宜的粗纤维含量为12%。上海水产研究所得出团头鲂适宜粗纤维含量为12%,若进一步提高粗纤维含量,发现生长下降,饵料系数增加。一般认为,草鱼、团头鲂鱼种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应限制在10%以下,而成鱼饲料中应不超过15%。

肉食性鱼、杂食性鱼、草食性鱼饲料中粗纤维适宜含量分别为4%~8%、3%~12%和8%~15%。鱼类粗纤维适宜含量为3%~15%,依种类和生长阶段不同而不同。我国植物性饲料来源广泛,产量较高,成本较低,在以植物蛋白作为主要蛋白源的配合饲料中很少出现粗纤维不足的情况,所以鱼用配合饲料标准中一般都规定粗纤维的上限。

目前,研究虾的粗纤维含量的报道不多。很多地区虾养殖前期,不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饵料,靠水中丰富的浮游生物就可长到5 cm。养成期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一般低于5%。徐新章认为4.5%粗纤维含量较适宜。宋盛宪等认为日本对虾饲料中粗纤维的添加量在2%~4%可促进肠道蠕动和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白东清通过研究饲料中不同比例粗纤维、蛋白质、脂肪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蛋白质利用率的影响时发现,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粗纤维以低于6%为宜。

(二)影响粗纤维需要量的因素

水产动物对粗纤维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动物的食性与种类。一般来说,草食性大于杂食型大于肉食性,这是水产动物长期生存适应的结果。

(2)动物的生长阶段。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粗纤维的需求稍高,但不可超出最高限。

(3)动物的健康状态。当水产动物出现肠炎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受阻,此时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就以少为宜。

(4)水环境。当水体中含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足以满足其对粗纤维的需求时,此时饲料中就应该酌情少添加或不添加粗纤维,以取得最佳的生长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