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框架是研究实证问题的基础。现有文献多数针对所考察的具体问题或现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来抽取新闻文本中的各种框架。这种研究路径隐含了一种前提假设,即媒体对不同的议题采用不同的框架,并且这些框架就凸显在报道文本中,是可以分析和识别的。例如,有学者以1990—2009年保加利亚举行的7次选举为主题,分析了六家报纸的543条新闻报道,描述了媒体报道经济新闻的框架,并且探讨了主流媒体模式、媒体类型、传播规模、经济改革类型和政治制度特征等因素对报道框架的影响。[12]类似研究所涉的议题还包括苏格兰公投、欧元危机、希腊救市协议、土耳其政治危机、埃及暴乱、马来西亚虐童现象等。这些研究以新闻文本为对象,搜寻框架在话语结构中的沉淀,往往不考虑所分析的是什么行动者在什么场景形成的话语,因此很少超越简单的描述。[13]此外,也有学者预设新闻框架会因政治、经济、文化及媒介体制的不同而变化,继而通过比较研究来寻找佐证。例如,有学者以瑞典和英国报纸为例,分析了两国媒体在利益欺诈现象这一议题上所使用的报道框架。研究发现了差异,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分析了原因。[14]实际上,这些研究者忽视了一个事实:确认框架的原则会影响对框架的识别。
框架生产(frame production)是建构框架的过程,影响该过程的因素包括人、组织结构、媒介体制、符号形态等。有研究着重强调了新闻记者对塑造新闻框架的贡献。因为,“记者们会或多或少地按照自己的解释来排列文章。在考察新闻框架的构建时,不得不考虑一个复杂的混合了个人、组织、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15]还有研究发现公营媒体与私营媒体在报道同类议题时设定了不同的框架,从而证明媒体所有制会影响政治新闻报道框架。[16]也有学者在反思框架生产的已有文献后提出,框架生产是多个行动者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非对他们进行全面分析,否则难以完整地理解框架理论。[17](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