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原理:幼小衔接原则与策略

学前教育原理:幼小衔接原则与策略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并举行了“整理书包”的比赛,让孩子们通过比赛,了解书包的基本结构,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的良好习惯。[13]这位老师通过安排学前儿童参观小学、进入小学课堂听课、主题活动、整理书包比赛、请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回到幼儿园讲述小学生活等等方法让学前儿童产生“上小学的渴望之情”,并在教室里设倒计时牌提醒距离上小学还有几天。那么,幼小衔接的开展需要遵守哪些原则?

学前教育原理:幼小衔接原则与策略

哪里不一样?

为了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我们大班组在5月初安排了参观小学的活动。我们参观了隔壁的小学,孩子们发现了许多和幼儿园不一样的地方:小学里分男厕所、女厕所,而且男女厕所的布局也不一样;小学里有课间十分钟;小学生午睡是趴在桌子上睡的,不像我们睡在小床上。我们还进入小学的课堂,听了一节课。通过听课,孩子们发现:小学里上一节课的时间比幼儿园长;小学生坐的桌椅也不一样;小学生上课的纪律比幼儿园要严格。同时我们安排了“文具”、“小学生在学校里”、“我的小书包”、“我的小学”等活动。并举行了“整理书包”的比赛,让孩子们通过比赛,了解书包的基本结构,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自主整理的良好习惯。邀请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回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讲讲小学生活,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渴望之情。我们还和孩子们一起在教室里设立了倒计时牌,记录下离上小学的时间还有几天。[13]

这位老师通过安排学前儿童参观小学、进入小学课堂听课、主题活动、整理书包比赛、请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回到幼儿园讲述小学生活等等方法让学前儿童产生“上小学的渴望之情”,并在教室里设倒计时牌提醒距离上小学还有几天。这些都是幼小衔接的具体方法,都有益于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那么,幼小衔接的开展需要遵守哪些原则?具体又有哪些策略?

(一)幼小衔接的原则

1.长期性和系统性

幼小衔接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所谓长期性是指从小班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逐步提高学前儿童的适应性,并系统地对保育教育内容、各类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评价等进行规划,将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不是到了大班最后一个学期才进行相关活动。

2.整体性和综合性

幼小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重在发展学前儿童的整体素质,因而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而应德智体美各方面综合进行。在幼小衔接中偏向德智体美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错误的,而如果某一方面中又偏向某些因素,那就错上加错了。如现在某些幼儿园尝试的“单项突破”是极其危险的。

3.适应性但非小学化

幼小衔接强调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但并不等于小学化。尽管在衔接工作中需要增加一些小学生活所需要的习惯与规则的训练,但学前儿童还是学前儿童,不是小学生,幼小衔接的重点是适应而不是等同于小学生活。

4.平等性与合作性

幼小衔接出现的诸多问题中,幼儿园与小学合作不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幼儿园与小学各有各的功能与任务,但同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两者的联系极为明显,而且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在幼小衔接问题上,两者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而不存在谁主谁次的问题,双方都有同等的地位,关键是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学前儿童提供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幼小衔接的策略

1.幼儿园的策略(www.xing528.com)

(1)持久性的衔接

幼小衔接是一个持久性的工作,因而从学前儿童入园开始,注意为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工作有:做好保育工作,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为小学正规学习奠定智能基础;加强体育活动,坚持规律性的生活,促进学前儿童各种生理器官的正常发育;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等等。

(2)大班下学期的衔接

第一,制度性策略。主要包括:调整作息制度,使之与小学相适应;改变活动室环境设计,桌椅、黑板、上课礼仪等参照小学的方式;值日生管理按小学进行,但上课内容不能小学化。

第二,教育活动策略。开展小学适应性方面的活动;参观附近的小学;体验小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其他集体活动;提出任务要求和纪律要求;巧用毕业离园活动与毕业典礼。

(3)与家长、小学密切联系

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幼儿园园报、家园联系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使家长与幼儿园统一认识、统一方法;同时可以针对学前儿童的个别情况,向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幼小衔接方案。

主动与小学联系,倾听意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同时向小学教师提供学前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特点,使小学教师更全面系统地了解学前儿童,有效地提高幼小衔接的效率

2.小学的策略

(1)单设低年级学生作息表

幼儿园与小学的作息时间有较大的出入,在幼儿园方面适当延长课堂教学时间,而在小学方面则需要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另外,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而不仅仅是课间十分钟;小学低年级要安排午睡,而且应有足够的时间。

(2)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延续

小学低年级的环境布置尽可能再幼儿园味些,以减少小学生心理压力;学习活动适度降低难度,以减小一年级小学生的压力;教学方式上适度游戏化,保证小学一年级儿童顺利度过不适应期;尽量运用发展性评价逐步过渡到竞争性评价,逐步适应小学的评价体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