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园社区合作方式和学前教育原理

幼儿园社区合作方式和学前教育原理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方式具体有以下两种。所谓“走出去”,就是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与教育资源,建立联合教育活动网络,定期开展联合教育活动。

幼儿园社区合作方式和学前教育原理

水果和干果

某教师设计了认识水果和干果的活动。按照惯例,教师需要搜集各种水果和干果的图片和实物,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讲述。但是这一次,教师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来到幼儿园所在的胡同里。那里有一家小小的水果店,在胡同口也摆放着几个水果摊。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辨认着各种水果和干果,小朋友们也兴奋地交流着,一个孩子说:“这是芒果,我吃过。”另外一个孩子说:“我也吃过。”教师还请售货员阿姨向幼儿介绍一些他们不认识的水果。活动十分有趣和生动。许多孩子纷纷把这样的新鲜事告诉了家长。[11]

在教室里认识水果当然也能达到教学目标,但走出幼儿园让学前儿童在水果店里认识水果与干果,效果肯定会好得多。其实,社区中有不少的教育资源可供使用,这不仅能让学前儿童体验到真正的生活,同时也能让社区养成与幼儿园配合的习惯,丰富社区的生活内容。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方式具体有以下两种。

(一)以幼儿园为主导的合作方式

以幼儿园为主导的合作,即幼儿园依托并发挥社区内的各种力量(乡镇政府、企业、大学中小学等),组成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园内外相结合的学前教育网络,开展并实现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合作。

1.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一般由幼儿园组织全体家长推选或由幼儿园提名经全体家长会通过而形成。家长委员会与幼儿园共同研究家长工作规划,检查、推动幼儿园工作。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有:(1)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2)及时反映家长对幼儿园的意见与建议;(3)根据家长需求举行专题讨论会;(4)组织优秀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等。家长委员会成员一般应具备下列条件:关心幼儿园的工作;热心为家长服务;在家长中有号召力和影响力。

2.建立与社区的定向联系制度

一方面向社区领导汇报幼儿园发展中的经验与问题,如邀请社区内街道居委会、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内各种与幼儿园有密切联系的职能部门和经济实体参与,充分发挥其参教、议教、资教、助教的作用;另一方面提出幼儿园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计划,如协助社区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争取社区的领导、监督和合作。

3.聘请社区人员参与监察幼儿园工作

现在有许多家长工作时间都比较灵活,有些是全职妈妈,有些爷爷奶奶从各种岗位退休下来,他们都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对幼儿园的管理也很关注。因此,可以把他们组织起来,参与晨间接待、离园管理、生活常规和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大型活动的组织与安全保护等,使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落到实处。

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幼儿园从学前儿童活动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社区中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为学前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平台,让学前儿童在自主选择中获得发展。所谓“请进来”,就是请家长以及社区中热心参与教育、有独特才能的人为幼儿园助教。另外,可以招募社区人员及家长作为志愿者从事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所谓“走出去”,就是幼儿园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与教育资源,建立联合教育活动网络,定期开展联合教育活动。(www.xing528.com)

(二)以社区为主导的合作方法

以社区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即以社区为依托,依靠基层社区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因地制宜地创设条件,组织实施各种教育活动。

1.建立以街道(乡村)为中心的地域型管理体制

在城市,社区一般是由区政府或街道为主体(在农村一般以乡、村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管理的一种管理体制。建立以街道(乡村)为中心的地域型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就是一般由街道(乡村)的政府组织机构牵头,由妇联和教育部门(或当地幼儿园)具体负责组织工作和教学辅导、师资培训等,其他部门包括卫生保健、计划生育和司法部门等则是分工配合,给予帮助,当地企事业和家长代表积极支持、参与,营造“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表率,为儿童办实事”的氛围,形成“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定期碰头、协同行动”的监督协调机构。

2.设立社区中心(示范)学前教育机构

社区组织可以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以正规化幼儿园为重点,要求园方在提高自身教育质量的同时,承担对邻近的正规与非正规幼儿园的保教业务指导工作,在社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进而推动整个社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如河北省青县、滦平、任丘、怆县等六个县,以办好乡中心幼儿园为骨干,由中心幼儿园园长兼任乡幼教辅导员,依靠各村村民委员会,群策群力,发展村托儿站、小学附设学前班等。

3.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

综合利用学校所在的社区、科研机构、公共文化设施和重点企事业单位等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是根据群众需要,统筹协调本社区的教育设施与教育资源,聘请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担任专、兼职辅导员,推动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

4.开办学前教育实验基地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邀请教育科研单位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社区举办实验点,探索社区保教工作的规律。如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心理研究室方意英等人,用三年时间在北京市5个社区进行婴幼儿发展的现状调查和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当地儿童的早期发展。一是保健干预,建立当地儿童的健康档案,进行生长发育监测,降低贫血龋齿佝偻病和上呼吸道的发病率,减少低体重儿出生率和提高满月增磅、母乳喂养率;二是教育干预,培训当地保健人员、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开展家教咨询、玩具制作、亲子游戏活动,建立玩具图书室等。

5.开展多种形式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活动

社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多样非正规学前教育活动。如幼儿游戏小组、家庭活动站、巡回辅导站、亲子活动中心、大带小游乐园等,使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牧区、山区或贫困地区的大量学前儿童享受到学前教育的乐趣,扩大散居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例如,牧区儿童游戏点,这是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针对牧区无霜期短、牧民居住极为分散、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而创设的一种合作形式。游戏点活动定在5—9月间,每月由家长带领学前儿童集中活动2—3次,每次活动一天。同时,还举办家长学习班,由教师和医生向家长授课。牧区儿童游戏点使教育儿童和培训家长的双重功能同时得以实现,是在牧区开展社区—家庭—幼儿园合作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