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角色游戏指导策略及孩子的游戏体验

角色游戏指导策略及孩子的游戏体验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角色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指导策略。游戏后的指导游戏后的指导任务主要集中在愉快地结束游戏、整理玩具场地和评价总结三个方面。具体地可从游戏情节、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游戏中儿童的行为等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此之前,孩子们没有“邮局”这个角色游戏的经验。

角色游戏指导策略及孩子的游戏体验

竞争当爸爸

一天,我班个子小小的健健和高高大大的佐佐都想当爸爸。佐佐说:“你个子那么小,怎么当爸爸呀?”健健理直气壮地说:“那我今天还穿新皮鞋呢!”两人都想当爸爸,这可怎么办呢?我请其他小朋友帮忙想办法,有人说,今天你当,明天他当;有人提议,佐佐个子高,像爸爸,佐佐当。我给小朋友出了个主意:请小朋友来选爸爸。先请两个想当爸爸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想在娃娃家做什么?你怎么当爸爸?让两个爸爸开展竞赛,小朋友认为哪个爸爸好,就让哪个小朋友当爸爸。佐佐说:“我先给孩子包饺子,等大家都吃饱了,我们再一起去看木偶戏。”结果,小朋友推选了佐佐。今天他当了爸爸。[12]

角色游戏对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以上案例中,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帮学前儿童出主意——“请小朋友来选爸爸”,指导学前儿童公平地选择和分配角色。大、中、小班学前儿童的角色游戏具有不同特点。角色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指导策略。

(一)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与指导策略

1.角色游戏的年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角色游戏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游戏的目的性增强、主动性增强、明确角色及担任主要角色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按角色职责行动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角色表现形式渐趋复杂、角色间关系渐趋复杂、对玩具的使用水平越来越高、游戏的组织能力增强、持续时间延长等等。

(1)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①以模仿为主;

②直接依赖玩具;

③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和同伴玩同样或相似的游戏),但同伴之间没有或很少交往;

④没有明确的主题,往往重复某个同样的动作,如模仿妈妈切菜;

⑤角色意识不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在扮演角色。

(2)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①内容情节较小班丰富,但还是比较简单;

②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③处于社会性游戏阶段,有了与同伴交往的愿望,但交往技能较欠缺,常发生纠纷;

④主题不稳定,经常出现半路换场的现象;

⑤角色意识较强,会给自己找一个感兴趣的角色,然后根据经验去做这个角色分内的事情。

(3)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

①能主动在角色游戏中反映多种多样的生活

②游戏的独立性、合作性、复杂性进一步增强。

2.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大致可以分为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三个阶段,因而教师的指导也分三个阶段。

(1)游戏前的指导

游戏前的指导任务主要是为游戏的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丰富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是开展角色游戏的前提条件。丰富学前儿童生活经验的途径主要有观察、参观访问、看图画书、讲故事等。

②提供固定的场所和设备,准备丰富、可塑的玩具和游戏材料

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所以应在户内和户外划有角色游戏的固定场地,玩具和游戏材料也应放在固定的地方,同时要便于取放。教师与学前儿童一起制作,以满足和促进学前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这对于中大班儿童来说尤其有意义。教师要尽量摆脱环境和材料由教师包干的做法。

③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所需时间一般都较长,每次不能少于30分钟。只有时间充足,才能有寻找游戏伙伴、商量主题和情节、分配角色及准备材料等的机会。

(2)游戏过程中的指导

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协助学前儿童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开展游戏,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图强加于学前儿童。教师的指导要以间接指导的方法为主,如语言提问、提示、评论等等。指导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协助学前儿童按自己意愿选择和确定游戏的主题

学前儿童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支持者或参谋,而不是指挥者。因此,角色游戏的主题应根据学前儿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由学前儿童自己来确定。

②指导学前儿童选择和分配角色

角色选择与分配时要注意公平性和针对性。如果学前儿童在分配角色时产生纠纷,教师可以提醒、建议儿童用猜拳、轮流、推选、自荐、投票等方法公平地分配角色。同时,也要注意角色选择与分配的针对性。如让性格安静、内向的儿童扮演活泼的、活动性强的角色。

③指导学前儿童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

教师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并担任一定的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提供需要的玩具和材料来丰富游戏内容和促进情节发展。

④引导学前儿童加强角色之间的内在联系,按角色的职责行动

教师应指导扮演某个角色的学前儿童加强与其他角色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并提高其交往技能。学前儿童往往会忘记自己的角色职责,或者不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到底有何职责,或者会做角色职责以外的事情,或者不理解角色间应有的关系。教师应引导学前儿童发掘角色的任务,按角色的职责行动。

(3)游戏后的指导

游戏后的指导任务主要集中在愉快地结束游戏、整理玩具场地和评价总结三个方面。在愉快自然、情绪尚未低落的状态下结束游戏能保持学前儿童下次继续游戏的积极性。如果游戏情节已告一段落,再往下发展有困难,这时即使游戏时间还没到,也应该提醒学前儿童结束游戏,以免产生倦怠感,失去对下次游戏的兴趣。游戏后的整理场地、收拾玩具的工作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机,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评价总结游戏时,教师要组织学前儿童讲评游戏,不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具体地可从游戏情节、游戏材料和玩具的制作与使用、游戏中儿童的行为等等方面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前儿童讨论、汇报,或保留游戏现场、进行现场评议。讲评可以在游戏结束后进行,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进行。评价要具体、准确,切忌抽象、笼统。

1.材料: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区活动,文文在邮局里无所事事,摆弄一个称重器。在此之前,孩子们没有“邮局”这个角色游戏的经验。教师看到这种情况,拿了一个盒子走过去,对文文说:“我想把这个寄到超市去(旁边有超市游戏区),你能帮我称一下吗?”文文马上接过盒子,放在称重器上,看了一下,说:“100克!”教师问:“多少钱?”“10块钱。”教师假装付了钱,文文立刻把盒子送到了隔壁的超市。接着,有几个小朋友也学着教师的样子将一些东西寄到旁边的医院、美容院、娃娃家,邮局变得热闹起来。

问题:请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干预幼儿游戏的。

2.材料:

刘老师发现幼儿园大班“理发店”的“顾客”很少,“顾客”对“理发店”不感兴趣。于是,刘老师带幼儿到理发店参观。在理发店里,刘老师引导幼儿观察理发店里的设施,理发师与顾客的活动,鼓励幼儿就感兴趣的问题询问理发师;记录幼儿的问题与发现,还拍下了许多照片,如顾客躺着洗头,梳漂亮的发型以及理发店里的各种工具等。回到幼儿园,刘老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开好理发店”。她呈现理发店拍的照片,引发幼儿回顾,有的幼儿说:“我们也想躺着洗头,可是没有躺椅呀。”有的说:“我要给顾客梳漂亮的头发,可是没有发型书怎么办呢?”刘老师说:“可不可以用我们身边的材料来做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提出用积木搭建躺椅,自己画发型图等想法。刘老师支持幼儿的做法,并提供大型积木,收藏发型图的活页夹等材料。之后,顾客在“理发店”里能躺着洗头,能选漂亮的发型烫发,“理发店”又红火起来了。

问题:请分析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哪些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二)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与指导策略

小熊请客

教师在小班幼儿熟悉故事《小熊请客》情节内容的基础上,比较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练习不同角色的对话、动作,然后请幼儿观看一组能力强的幼儿进行示范表演。接着,教师便组织幼儿讨论场地安排、角色分配等等。这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同伴协商,并选择合适的游戏场地。

初次表演主要以小组表演为组,幼儿对狐狸、小猫、小公鸡、小花狗、小熊等几种角色的特征较为清楚。但要表现狐狸那狡猾的性格,对于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表演时动作比较到位,但语气比较千篇一律。

第二次表演前,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观看木偶剧,然后与幼儿讨论如何形象扮演狡猾的狐狸。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角色的心理特征,同时注意表情、语调、语气的变化。活动前特别培养了几个演狐狸的人才,在狐狸角色的带动下,其他的角色也很快投入游戏中。这次大多数幼儿能较形象表现角色特征。[13]

学前儿童在教师悉心指导下,通过表演游戏,对作品角色的种种揣摩,加深了对角色及作品的理解,提高了表演能力。儿童通过表演游戏,呈现角色的思想、感情、对话和动作,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情节和因果关系。在表演游戏方面,不同年龄班的学前儿童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其指导策略也各不相同。

1.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

(1)小班表演游戏的特点

①由教师分配角色,一般不会更换角色;②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教师不断地提示才能完成游戏主题;③游戏的计划性差,对故事内容不太感兴趣,展开游戏需要很长时间;④表演技巧较差,一般以模仿为主,很少用适宜的语气、语调、表情等来表现角色。

(2)中班表演游戏的特点

①能够自行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换的意识不强;②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教师一定的提示才能完成游戏主题;③游戏的计划性差,展开游戏需要较长时间;④以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较少运用夸张但适宜逼真形象的语气、语调、表情等来表现角色,表演的生动性非常有限。

(3)大班表演游戏的特点

①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并有很强的角色更换意识;②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能自觉表现故事内容;③具有一定的表演意识,但尚待提高;④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但表现水平尚待提高。

2.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1)协助学前儿童选择合适的文学作品

合适的文学作品应具备如下特点:①健康活泼的思想内容;②具有表演性,即有表演动作、场景集中、易于布置、道具简单;③起伏的情节;④较多对话。

(2)和学前儿童一起创设表演游戏的环境

教师要与儿童一起准备玩具、服装、道具及舞台布景;准备各种道具素材让学前儿童自行选配。

(3)指导学前儿童分配角色(www.xing528.com)

学前儿童大都愿意担任主角,但配角、反面人物在表演游戏中是必不可少的。小班可由教师指定角色,也可自报。中大班应由学前儿童自己协商分配,教师适当引导。

(4)指导学前儿童提高表演技能和表演游戏水平

在表演技能指导方面,首先可以通过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前儿童提高表演的技巧。如怎样运用语气、语调,如何用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来塑造角色等等。其次,给学前儿童足够的重复和练习的机会。再次,引导学前儿童进行观察、表现和交流,让其对某个角色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材料:

李老师设计了一个“三只蝴蝶”的游戏活动。她选了三位幼儿扮演蝴蝶,又选了若干幼儿扮演花朵。结果,幼儿兴趣不高,表现被动。还没等游戏结束,一个幼儿就问李老师:“老师,游戏完了吗?我们可以自己玩了吧?”

问题:对这种现象,请从幼儿游戏特征和游戏指导的角度进行论述。

(三)结构游戏的年龄特点与指导策略

建构五一广场

五一广场是孩子们周末与节假日常去的地方。我们组织大班幼儿开展了《五一广场》的主题活动,先让幼儿对五一广场主体建筑物及周边建筑物和主要道路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结构游戏“五一广场”。建构之前,我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升旗台、喷水池、三山一水雕塑”等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引发搭建兴趣。我提供小天使胶粒、宝石花胶粒等,以及用白色药瓶、扁纸盒等废旧材料加工而成的半成品辅助材料,建议小朋友三四个人合作完成。我重点观察、指导幼儿搭建过程中的形状、牢固和合理使用辅助材料等情况,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大部分幼儿都能大胆尝试用胶粒和辅助材料搭建三个代表性建筑,出现用不同材料搭建同种建筑的多元搭建方法,但广场其他配套设施的摆放比较单一凌乱。这说明幼儿对五一广场的认识比较零散和片面。因此,我在主题活动中又增加相应活动以使幼儿深入了解广场内设施和广场周边的其他建筑。并在建构区投放搭桌椅路灯亭子的材料,让幼儿自主练习拼插五一广场的其他公共设施。[14]

老师为了能更好地进行结构游戏,组织学前儿童观察建筑物的图片,加深对物体的印象,帮助其掌握建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引导学前儿童创造性地进行建构,同时安排后续的延伸活动以巩固提高学前儿童的建构能力。应该说,这位老师的指导是比较到位的。那么,不同年龄班学前儿童的结构游戏分别有什么特点?应如何进行指导?

1.结构游戏的年龄特点

(1)小班结构游戏的特点

①没有预设的目的,基本上没有计划;②只是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不关注建构的结果;③一般没有主题,小班末期渐渐有主题但不稳定;④不会利用结构玩具开展游戏,独立整理玩具能力较差。

(2)中班结构游戏的特点

①目的较明确,有一定的计划性;②关心建构过程及建构成果;③能按主题独立建构较复杂的物体;④能围绕结构物开展游戏;⑤能独立整理玩具,主动要求美化结构物。

(3)大班结构游戏的特点

①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建构活动,直到完成;②追求结构的逼真、漂亮和新颖;③能多人合作建构。

2.结构游戏的指导策略

(1)丰富和加深学前儿童对物体的印象

可以利用散步、秋游、春游、教学、参观等多种途径进行,也可以带儿童到大自然中实地观察,或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影像或图片资料等来丰富感性认识

(2)帮助学前儿童掌握建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前儿童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技能主要包括:识别材料性能、质地、作用的能力;操作的技能(排列与组合、插接与镶嵌、串套与编织、黏合、旋转等);设计构思的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各年龄段的特点进行指导。

(3)引导和鼓励学前儿童进行创造性的建构

一是引导学前儿童在掌握玩具材料基本玩法的基础上,探索、挖掘现有材料的多种玩法,指导学前儿童运用新的技能去实现自己的构思。二是传授创新的方法。诸如变换颜色、变换体积、变换形状、变换材料、增减某一属性、重新组合原有属性、重新设计等等。

(4)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爱护、整理、保管玩具的方法,并养成习惯。在鼓励独立进行创造性建构的同时也鼓励合作建构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规则游戏的年龄特点与指导策略

“摘果子”游戏

教师为大班学前儿童设计了“摘果子”游戏。在两棵树之间拴上一根绳子,绳子上吊着4个筐,筐里有“水果”。每个筐下放着一把小椅子。每4个孩子为一组,每组中有3个矮个儿的、一个高个儿的学前儿童。只有高个子儿童站在椅子上,才能“摘”到果子。游戏的任务是看哪一组在规定时间内先把果子全部摘回来。

在最初的游戏中,每个儿童都奋勇争先,都想去把果子摘回来。但是,矮个儿的孩子站在椅子上,怎么踮脚也采不到“果子”。结果,没有一个组做到了把果子全部采回来。

教师组织组内讨论:“在刚刚的游戏中,为什么失败了?如何改进?”孩子们劲头很足,认真、激烈地讨论着……

然后,进行第二轮比赛。孩子们的策略有了明显改进,结果A组在规定时间内先把果子全部摘回来了,教师宣布A组胜利。输了的组有的气馁、叹气,有的不服气、嘴里嚷嚷着“有什么了不起”,有的疑惑地问“他们是怎么赢的”……

教师让赢的A组再演示一遍给大家看,大家终于心服口服,原来A组采用的方法比他们的好多了——A组分工合作,高个儿负责采,矮个儿负责把水果运回来。[15]

在摘果子的游戏中,尽管分成两组进行竞赛,但老师并没有太多地关注结果,而是更多地关注过程。引导学前儿童思考“在刚刚的游戏中,为什么失败了?如何改进?”,并通过对A组的分析得出赢的秘密:分工合作——高个儿摘,矮个儿运。这样的指导更关注游戏的过程和运用的策略,不仅提高了学前儿童的游戏策略与水平,而且也避免了输者的消极情绪,维护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内部动机。那么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的规则游戏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的规则游戏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规则游戏的年龄特点

(1)小班规则游戏的特点

小班儿童的规则意识处在“动即快乐”的阶段,他们对游戏中角色动作、材料感兴趣,而且表现出“自我中心”,只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兴趣,不会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与别人作比较。他们不在乎游戏结果,也发现不了别人的违规,而且自己会破坏规则。

(2)中班规则游戏的特点

中班儿童已具有规则意识,能够遵守规则并开始关注游戏的结果。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比较喜欢鲜明的互补性规则游戏。

(3)大班规则游戏的特点

大班儿童能理解规则对于比赛结果的重要性,规则意识强且特别重视游戏结果,喜欢竞赛性的规则游戏。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并会关注其他学前儿童遵守规则的情况,发现违规者就会提出抗议,要求对违规者加以惩罚,因此游戏过程中的纠纷较多。大班儿童还喜欢改变游戏情节、游戏规则以增加游戏的新颖性。

2.规则游戏的指导策略

(1)选择和编制适合的规则游戏

在选择和编制规则游戏时,应注意特定年龄班的教育任务和要求,以及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水平、动作水平、智力水平等等。

(2)引导学前儿童熟悉游戏的内容和规则

规则游戏有一定的内容和规则,学前儿童只有知道这些内容和规则后才能顺利地进行规则游戏。

(3)引导学前儿童正确对待输赢

要引导学前儿童正确对待输赢和竞争,认识到遵守游戏规则的意义,将指导的重点放在游戏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上,这样才能实现规则游戏的社会性发展价值。

本章小结

游戏是学前儿童生活的全部,尽管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对游戏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游戏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关于游戏,历史上产生过多种理论,诸如剩余精力说、松弛说、复演说、生活预备说,另外,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发展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后皮亚杰学派都提出过自己的游戏理论。这些理论对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关于游戏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当前我国幼儿园普遍将游戏分成创造性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娱乐游戏几大类。对学前儿童的游戏进行指导时应根据不同的游戏类型、结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游戏的功能,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注释】

[1]此案例根据作者的亲身经历编写而成。

[2][荷]约翰·赫伊津哈著,何道宽译.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5.

[3]Vandenberg,B..Play:A concept in need of a definition?[M]In Pepler&Rubin(eds.).The Play of Children: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Z].Basel,Switzerland:Karger AG,1982.25.

[4]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2.标题为编者所加.

[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0.标题为编者所加.

[6]依冉.角色游戏案例《我害怕》[EB/OL].http://www.bjchild.com/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72356,2009-12-18/2013-2-17.

[7]杨枫.学前儿童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8]汪超.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

[9]佚名.婴儿认知发展案例分析[EB/OL].http://www.doc88.com/p-91777739346.html,2011-04-27.

[10]小萌芽.幼儿园合作性游戏案例[EB/OL].http://www.jy135.com/html/jingyanlunwen/jxjy/201105/34379.html,2013-01-24/2013-02-19.有改动.

[11]刘焱,李霞,朱丽梅.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3):12-15.

[1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崇文区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课题组.幼儿园游戏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有改动.

[13]佚名.幼儿园表演游戏[EB/OL].http://zj.520wawa.com/schools/schoolr/question_content.jsp?infoId=2304311&schId=2634,2011-10-30/2013-02-19.有改动.

[14]陈宁.大班结构游戏教学案例:五一广场[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b73d190a76c66137ee0619d6.html,2012-04-03/2013-02-19.有改动.

[15]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29.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