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护理
1.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或某些疾病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冬春季。表现为发烧、咳嗽、气喘等症状。
预防及护理:(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措施。(2)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日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3)感冒流行季节,不频繁出入公共场所,若要出门需戴口罩。(4)为患儿提供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让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佝偻病
佝偻病是指由于学前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D,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是3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疾病。佝偻病早期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发怒、烦躁、多汗、夜惊、睡眠不安等;活动期出现骨骼改变,囟门闭合延迟等症状。
主要原因:(1)接触日光不足。(2)生长过快。(3)疾病的影响。(4)饮食不合理。
预防及护理:(1)合理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D和钙质的食物。对乳儿应提倡母乳喂养。(2)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3)及时治疗易导致佝偻病的疾病。
婴幼儿应多吃蛋、奶等食物,保证维生素D的摄入,以防止因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 )。
A.呆小症 B.异嗜癖 C.佝偻病 D.坏血病
3.肥胖症
肥胖症是一种热能代谢障碍,是由于饮食过量或喂养不当、缺乏运动等引起的体重超过正常值20%以上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
预防及护理:(1)适当增加运动量。(2)注意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的摄入,多食蔬菜、水果和豆类食物。(3)解除心理负担。应多关心幼儿,多和他们沟通交流,解除他们的心理负担。(4)定期进行体重监测。
4.龋齿
龋齿是牙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它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牙病。
预防及护理:(1)多晒太阳,注意营养。(2)氟化防龋,可以使用含氟牙膏来预防龋齿。(3)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4)定期检查口腔。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牙齿。
(二)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护理
1.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较强。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也可发生在夏季。
预防:(1)接种流感病毒疫苗。(2)注重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3)加强营养,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4)流感流行期间,减少学前儿童外出次数。(5)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
2.麻疹(www.xing528.com)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多见于冬春季节。
预防:(1)接种麻疹病毒活性疫苗。(2)对接触者检疫3周。(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4)饮食应清淡、易消化、有营养,多让患儿饮白开水。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接触、母婴传播。水痘的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发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预防:(1)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远离水痘患者。(3)若接触患者应进行检疫。(4)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内衣要勤换洗。
4.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飞沫、接触传播。该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冬春季节为多。
预防:(1)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2)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提高抵抗力。(3)注意对空气、物品进行消毒,消除病原体。(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5)提供有营养的饮食,少食多餐,多喝水。
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飞沫、接触传播,多见于冬春季,症状表现为腮腺肿大,肿胀部位疼痛、灼热,张口或咀嚼时痛感较为明显。
预防:(1)对患儿进行隔离护理。(2)可服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3)注意口腔清洁,常用淡盐水漱口。(4)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
6.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为空气飞沫、接触传播。多见于冬春季节。
预防:(1)注意休息,提高机体抵抗力。(2)饮食宜清淡、稀软,多喝水。(3)注意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
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传染。其传播途径主要为饮食传播、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多见于夏季,5岁以下儿童多发。
预防:(1)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晨、午检。(2)注意休息。(3)多饮水,多吃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4)保持口腔清洁。(5)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8.甲型肝炎
典型病例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小便深黄,大便灰白,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体温升高,甲肝病人还可出现腹泻、肌肉疼痛、咽炎等。
预防:(1)传染源的管理。了解甲肝的症状,早期发现患者并予以隔离是最好的控制传染源的办法。(2)切断传播途径并加强水源、饮食和粪便管理。水源污染是引起甲肝爆发流行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加强被甲肝患者污染的水源的管理极为必要;另外,要加强甲肝患者的饮食和粪便管理。(3)保护易感人群。与甲肝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儿童以及其他的甲肝易感者应该及时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或甲肝疫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