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风中的幽香:《雪漠诗说老子》读后感

和风中的幽香:《雪漠诗说老子》读后感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这种悔意和疼痛会守护自己的慈悲心,让自己不至于被暴力激活了嗔心。欲望的火山一旦爆发,罪恶的岩浆就会烧光生命中所有的绿意。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业中,一种美好的疼痛,就成了另一种宿命。[诗说]你看那些伟大的将帅,外表上倒像文弱的书生,他们从不逞那勇蛮之力,像和风吹来怡人的香气。善用人者要以德服人,并能建立规范的制度。

和风中的幽香:《雪漠诗说老子》读后感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意译]

最好的将士不以暴力取胜,最会打仗的人不会被激怒,最善于胜敌的人不与人相争,最懂得用人者不会高高在上。这是一种不与人争的品德,也是一种善于用人的能力,它与道相合,是最高的境界。

[导读]

有人说,老子也是个优秀的军事家,瞧他在战争上多有谋略!不逞强,不易被激怒,不与敌人正面对抗,还会借力,完全是一副老谋深算、谋定后动、城府深厚的形象。

非也非也。

圣者和凡人即使做了一样的事,心也是不同的。普通人这么做,可以说他是有军事智谋,而圣者这么做,是因为他有慈悲心。即使在老子所处的战乱时代,不得不面对战争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也依然要以慈悲心应对。

所以,老子说了很多关于战争的话,不是因为他对军事有什么特别的兴趣,而是因为他不得不说。既然无可逃避地要面对战争,那么不如告诉人们,如何在战争中,也能尽力履行不争之德,不忘慈悲。

冲动是魔鬼,逞强、易怒、好斗,都是战争的助推器,保持克制,保持冷静,尽力迂回化解危机,才是不争之德的体现。

别忘了,老子说过,在战争中即使胜了,也要视作丧事,要悲哀哭泣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智者岂能不悲?

看得出,老子反对战争,他是一个反战主义者。在他看来,只要是战争,无论被动还是主动,都是不吉祥的,也是他不愿参与的。他说过,即便不得不参与战争,心里也要有一种悲哀,明白眼前的一切是一场悲哀的幻觉,虽然终将结束,但不值得享受其中,更不值得感到兴奋,或沾沾自喜。战争结束后,还要像安葬自己的战友一样,为敌人处理好身后事,同时还要为造下无边杀业而忏悔。这种悔意和疼痛会守护自己的慈悲心,让自己不至于被暴力激活了嗔心。

人的心灵是很容易被异化的,只要一点火星,就能引燃一座欲望的火山。欲望的火山一旦爆发,罪恶的岩浆就会烧光生命中所有的绿意。老子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老子即使在退一步谈作战时,也仍然在强调约束自己,“恬淡为上”。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他多像一个无奈的老母亲啊——他明知很多事自己控制不了,比如那个好战的年代,那些好大喜功的国君,还有那些追求战功的将士,于是,他就顺应那个时代的喜好,从另一个角度去传播他内心的光明

他也像一个在随时寻找缺口,好往里面投射阳光的人,既让人感动,又让人心疼。不过,几千年来,哪一个怀揣慈悲光明,想要照亮世界的人,不用承受无奈带来的疼痛呢?既然慈悲成了他的宿命,那么疼痛也就成了他的宿命。那疼痛,也是慈悲的另一种体现。艾青的一句诗中说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切。”我们可以修改一下:“为什么他们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他们对众生爱得深切。”就是这样。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业中,一种美好的疼痛,就成了另一种宿命。只是,智者哪怕面对这种疼痛,也能明白它虚幻的本质,因此会安然地活在自己的明白里,坦然地做事,永远不会退转。

[诗说]

你看那些伟大的将帅,

外表上倒像文弱的书生

他们从不逞那勇蛮之力,

像和风吹来怡人的香气。

善于战胜敌人者不正面冲突,

也从不轻易被对手激怒。

善于用人者总显得谦下,

像水能注入各类容器

温润如玉是一种美德,

露獠牙发怒是一种破相。

拔了钉子木上依然有伤痕,

所以智者从不跟人撕破脸皮。

发怒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古人于是说火烧功德林。

它的本质是一种愚痴,

总会牵引出心中的愤怒。

发怒者并不知怒火无益,

它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

往往于事无补徒增烦恼,

表面的冲突毫无意义。

善用人者要以德服人,

并能建立规范的制度。

虽不发怒但要恩威并施,

这才符合天道的规律。

水面虽平却少不了波浪,

量尺虽正也免不了误差。(www.xing528.com)

要明白规范亦有局限,

如何使用取决于人。

即使大山已高入云天

背对时你也看不见它。

秋草之末虽然细微,

认真观察也可知其脉络。

所有的树木皆蕴含火性,

没有火种便很难自燃;

大地之下仍然有水路,

要是不开掘便很难使用。

每个人心中都有美德,

但需要开掘才会彰显。

面对河水一直想打鱼,

不如回家去马上结网。

面对世界时虽有雄心,

不如先完成自我的修炼。

良弓需要调好才可以放箭,

骏马需要驯服才可以乘骑,

人才必须先驯服自心,

才能应对纷繁的局面。

高山必有坚实的基础,

大树必有深远的根系,

要想建立不朽的功业,

必须积淀深厚的道德

战鼓不藏纳自己的声波

捶打时才发出惊天之声。

明镜不吸收外界的光线,

才能照天照地映照众生。

巨钟虽能发出惊天的轰鸣,

你不敲它时它就会静默。

洞箫能吹出悠扬的乐曲,

你不吹它时它不会发声。

圣人虽有经天纬地之才,

不为得到外物而卖弄。

有事时随缘而应事,

无事时内藏于心。

柔弱的外显是内德之外达,

内证圆满时才会有自信,

当贤者内证圆满之时,

天下人才方向心而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