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卷共有七章,第一章至第五章是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第六章与梁襄王对话,第七章与齐宣王对话。首章提出“义利之辨”,主张讲仁义可使上下有序,否则将人人各求其利而不知足,则国乱而君危。各章所记对话,大抵不离“仁政”的话题。仁政的主要内容包括反对攻伐,发展生产,减轻刑罚赋敛,使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以孝悌之义教导百姓。如此便可以抵御外侮,并使天下归服。孟子又指出君王施行仁政的基础,是天性中固有的“不忍之心”,把它推广开来就是仁政。从本卷的阐发,可见孟子把“义”放在“利”之上,但他所谓的“义”,主要含义是统治阶级要保障人民的“利”,凡政策由此出发,做法与此相合,便是“义”。因此,他既热情赞扬“与民同乐”的古圣,又尖锐批评“率兽食人”的今王。(www.xing528.com)
梁惠王即魏惠王姬罃(yīng)(公元前400年~前319年),后称梁惠王,姬姓,魏氏,名罃,全谥为魏惠成王,魏武侯子,魏文侯之孙,魏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享年82岁。魏的先祖毕公是周文王的庶子,姓姬名高,武王伐纣后封于毕,称“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人毕万,在晋献公时封于魏,始姓魏。毕万的十一世孙魏斯,于公元前403年参加韩魏赵三家分晋,始封为诸侯,尊号魏文侯。魏武侯去世后,魏罃得立。即位时正是魏国鼎盛时期,他以公叔痤(cuó)为相,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迫秦退回雍城。公叔痤去世前,劝惠王杀掉商鞅,惠王不听,至后有商鞅变法,秦国振兴。惠王在位中期重用将军庞涓,军事实力大增,然而庞涓陷害同学孙膑,而魏惠王全然不知其中利害,导致孙膑逃脱后入齐。周显王十五年(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名将庞涓战死,魏国军事实力彻底衰落。以至于魏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魏惠王六年(前364年)四月十三日(公历5月29日),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东南),迁都后又称为梁国,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姬罃又称为梁惠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