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沛丰邑(今江苏丰县),汉初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弟)四世孙,刘歆之父,是正宗汉皇族宗室。汉宣帝时任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是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曾奉命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是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今存著作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治《春秋毂梁传》,编订《楚辞》。其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从容不迫,对唐宋古文家有一定影响。有一种说法:刘向与子刘歆共同编订了《山海经》。
刘向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他生活的汉宣、元、成帝时期已经是西汉中后期,外戚、宦官开始专权,朝廷一片乌烟瘴气,汉成帝不理政事贪恋女色。面对这样的局面,作为皇室宗亲的刘向焦虑之余决心以古为鉴,讽谏政治。于是收集古代列女“善恶所以致兴亡者,以戒天子”,编列成书为《列女传》,希望能借此警醒天子,远离女色,勤勉理政,以保江山社稷永固。同时他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即应当从皇帝周边的人开始教育,所以此书也有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的目的,通过正面和反面的女性典型形象.树立女性道德楷模,教化后宫嫔妃和百姓。
刘向编撰《列女传》是要劝讽宫闱,感悟天子,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所以全书把说理寓于传记之中,也有一些故为异说甚至编造的成份。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儒家在面临社会道德行将崩溃时,倡导一种封建伦理道德标准,试图将社会引导到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方向上来。
《列女传》约成书于公元前20年,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共记叙了从上古至汉代的105名妇女的故事,所选取的故事大多是表彰美善,歌颂古代妇女高尚品德、聪明才智以及反抗精神的内容,也选录了一些自私自利、淫乱后宫、扰乱朝政的故事,体现了儒家对妇女的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一些故事流传至今。现存《列女传》共分为七卷: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嬖传,每卷15人,共105人,每一卷的后面都有颂。书后有《续列女传》一卷,收录列女20人,相传是东汉班昭所续。到了晋朝,又得名画家顾恺之为列女作像,于是《列女传》的影响更大,流传更广。
《列女传》在中国古代妇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以宗法制度为核心的父系社会,男尊女卑的原则逐渐被确定下来,反映在史学上就是轻视和忽略对妇女人物的记载。《列女传》提高了人们对妇女的认识,开创了重视妇女历史地位的先例。自此以后,《汉书》、《后汉书》、《晋书》、《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以及《新元史》、《清史稿》等史书,都设有《列女传》,记载妇女活动。无论是纪传体史书中的《列女传》,还是野史杂传和地方史志中的妇女列传,都受到了刘向《列女传》的启示和影响。
刘向编撰《列女传》,除了节烈孝义,还大量收录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甚至反面的人物。但随着封建专制政治的发展,纲常名教势力的加强,在正史以及杂传、方志的编写中,史家几乎都专从节烈下笔,于是“列女”逐渐变成了“烈女”,这实际上妨碍了史学界对杰出女性自身才能和对社会贡献方面的拓展。
在《列女传》中,《邹孟轲母》篇列于《列女传·卷一母仪传》中,记述了孟母三迁、断织喻学、止子出妻、劝子远行四则教子故事,是刘向从《韩诗外传》等书中搜集整理而得,用来树立天下母亲勤勉教子的典型形象。篇末作四言古风体《孟母颂》一首:(www.xing528.com)
孟母颂
汉·刘向
孟子之母,教化列分。
处子择艺,使从大伦。
子学不进,断机示焉。
子遂成德,为当世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