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
孟子居齐,而有忧色。孟母见之曰:“子若有忧色,何也?”孟子曰:“不敏。”异日闲居,拥楹而叹。孟母见之曰:“向见子有忧色,曰‘不敏也’。今拥楹而叹,何也?”孟子对曰:“轲闻之,君子称身而就位,不为苟得而受赏,不贪荣禄。诸侯不听,则不达其上;听而不用,则不践其朝。今道不用于齐,愿行而母老,是以忧也。”孟母曰:“夫妇人之礼,精五饭,幂酒浆,养舅姑,缝衣裳而已矣。故有闺内之修,而无境外之志。《易》曰:“在中馈,无攸遂。”《诗》曰:“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以言妇人无擅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也。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
君子谓孟母知妇道。《诗》云:“载色载笑,匪怒伊教。”此之谓也。
故事大意:(www.xing528.com)
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采纳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子先是面有忧色,后又靠着门框叹气。母问何故,孟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的志向应该是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服务,不是为了得到赏赐荣禄。国君不接受主张就不到他的国家去,国君不践行就不参与其朝政。现在我的主张不被齐国采用,想走而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所以发愁。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女人小时候跟着父母,出嫁后跟着丈夫,丈夫去世就跟着儿子,这是礼数。现在你长大成人了,而我老了。你讲你的道义,我讲我的礼数。”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遂周游列国,访查社会,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日后孟子能够成为儒家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多受益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