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关于《孟子》的作品是东汉赵岐的《孟子注》,旧本分为《孟子题辞》、《孟子章句》、《孟子篇叙》三部分,今本称为《孟子章句》,有所删减。此部分具有重要意义,使我们大致了解了从孟子殁后至汉代《孟子》一书的流传情况,汉代孟子学说地位的沉浮,尤其是孟子学说在汉末被尊崇的情况。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记叙“《孟子》曾于文帝时立于学官”,尊孟子为“亚圣”,将《孟子》与《论语》相提并论。
流传至今的最早的关于《孟子》的作品是东汉赵岐的《孟子注》,旧本分为《孟子题辞》、《孟子章句》、《孟子篇叙》三部分,今本称为《孟子章句》,有所删减。第一部分是《孟子题辞》,赵岐解释说:“《孟子题辞》者,所以题号孟子之书本末指义文辞之表也。”,这部分详细记述了孟子的生平、活动、言论,《孟子》的创作过程,流传至今的《孟子》七篇的来历,以及赵岐注《孟子》的动机。此部分具有重要意义,使我们大致了解了从孟子殁后至汉代《孟子》一书的流传情况,汉代孟子学说地位的沉浮,尤其是孟子学说在汉末被尊崇的情况。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记叙“《孟子》曾于文帝时立于学官”,尊孟子为“亚圣”,将《孟子》与《论语》相提并论。
第二部分即《孟子章句》,是主体部分,赵岐把他看到的《孟子》七篇拆分成十四篇(卷),又把每卷分成若干章,共计261章,34685字,对每句或数句给出注释,对每章给出概括性的解释“章旨”,以助于后人理解《孟子》。后代学者大都肯定了《孟子章句》的成就,认为作者对原书的理解多有独到之处。(www.xing528.com)
第三部分是《孟子篇叙》,以阐释《孟子》七篇的编序意旨,即先后次序的原由。赵岐在《孟子篇叙》中给出了带有汉儒天人感应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色彩的解释:“篇所以七者,盖天以七纪璇玑运度,七政分离,圣以布曜,故法之也。章所以二百六十一者,三时之日数也。不敢比《易》当期之数,故取其三时。三时者,成岁之要时,故法之也。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者,可以行五常之道,施七政之纪,故法五七之数而不敢盈也已。”宋孙奭在《孟子音义》中说:“《孟子篇叙》,此赵氏述《孟子》七篇所以相次序之意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