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尊崇孟子:从宋朝至明朝,持续追封与祭祀

尊崇孟子:从宋朝至明朝,持续追封与祭祀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宋朝开始追封孟子爵位,设立专祠祭祀。孟子传圣人之道,有功于天下后世,非诸神祠一时感应之比。这是孟子配享孔子的开始。今于邹独推尊孟子,求其门人高弟,使得从祀配享,南面而处,如孔子之尊焉!元代尊崇儒学超过前朝,对孟子的封爵由孟子本人上及孟子父母,并多次遣官致祭。延祐三年,元仁宗追封孟子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宣献夫人。明太祖朱元璋在恢复了孔庙中孟子配享地位后,沿用元朝封爵。

尊崇孟子:从宋朝至明朝,持续追封与祭祀

宋朝开始追封孟子爵位,设立专祠祭祀。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兖州知府孔道辅在孔庙旁创建五贤祠,祀孟子、杨雄、荀况、王通、韩愈,有孔道辅自作的记文。第二年奏准在四基山孟子墓前建孟子庙,专祠奉祀孟子。

宋元丰六年(1083年)十月,宋神宗从朝散大夫试吏部尚书曾孝宽所请,封孟子为邹国公,配享孔子。曾孝宽(1025~1090年)是泉州晋江人,曾任桐城县、咸平县知县,政绩突出,受民爱戴。以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徙郓。郓有孟子庙,孝宽请于朝,为孟子上封号。

封孟子为邹国公敕

尚书省 牒

礼部状,近准都省批送下朝散大夫、试吏部尚书曾孝宽札子:“臣昨领使京东西路,邹鲁实在所封。伏见孟轲有庙在邹,属兖州,未有封爵,载于祀典。况先儒皆有封爵,孟轲氏自古尝以其书置博士,朝廷亦以其书劝学取士,宜有封爵,载在祀典。伏望圣慈付有司议定施行。”取进止后,批送礼部,勘当。本部寻付太常寺详上件事理,定夺申令。据本寺状:检会近条节文,今后诸神祠加封,无爵号者赐庙额,乞赐庙额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有爵位者从其本寺参详。孟子传圣人之道,有功于天下后世,非诸神祠一时感应之比。今若止加庙额“公爵”,恐未尽褒崇之义。检会封颜子兖国公、十哲并封郡公,欲其自朝省详酌,特封国公。又缘与近条不同,乞据状申部者。看详太常寺所申事理,虽于近条有妨,缘孟子传道于圣人,而为后世宗师,非诸子之比。为宜封公以示褒显。本部未敢施行,更自朝廷详酌指挥。伏侯指挥。

兖州,孟轲牒,奉敕:自孔子没,先王之道不明。发挥斯言,以绍三圣,功归孟氏,万世所宗。厥惟旧邦,实有祠宇,追封爵号,以示褒崇。宜特封邹国公。

牒至准敕,故牒。

元丰六年癸亥九月

次年晋州州学教授陆长愈奏请:春秋丁日祭祀孔子(仲春上旬丁日和仲秋上旬丁日的上丁祭祀,简称“丁祀”)时,以孟子与颜子并配。礼官也上言,请以邹国公配侍文宣王,设位在兖国公之次。自国子监到各府县庙学,都按此制塑邹国公像。这是孟子配享孔子的开始。

宋元祐元年(1086年),宋哲宗下诏规定,孟子塑像冠服为冕九旒,衣九章

宋政和五年(1115年),宋徽宗追封孟子弟子乐正克为利国侯,配享孟子庙庭;同年追封孟子弟子公孙丑等十七人为伯爵,分别从祀孟子庙两庑。

封乐正子克为利国侯配享孟子敕

敕曰:

由孔子至于孟子,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近也,兴圣人之道若此其难也。孟子既殁,配享孔子之庙,血食于天下,亦可谓至矣。今于邹独推尊孟子,求其门人高弟,使得从祀配享,南面而处,如孔子之尊焉!克也学古之道,好善优于天下,追以侯爵,其配食焉。斯文之光,万世不泯,可特封利国侯。(www.xing528.com)

封公孙丑等一十九人为伯从祀孟子敕

敕曰:

孟子既没,孔道益尊。今孔子庙食天下,配享从祀,后世无并焉。肆朕命邹国公,邹崇庙貌,使世世得祀,虽不及于天下,至于门人高弟配享从祀,自孔子以来未有如孟子者也。尔等志不行于当时,而见录于后世,列爵疏封,亦可为荣矣。可依前件,敕封邹国公孟子诸弟子而侯伯之:

公孙丑寿光伯、万章博兴伯、浩子不害东阿伯、孟仲子新泰伯、陈臻蓬莱伯、充虞昌乐伯、屋卢连奉符伯、徐辟仙源伯、陈代沂水伯、彭更雷泽伯、公都子平阴伯、咸邱蒙须成伯、高子泗水伯、桃应胶水伯、盆成括莱阳伯、季孙丰城伯、子叔疑氶(zhěng)疑伯。

先是太常寺言,兖州邹县孟子庙,宜以乐正克配享,公孙丑以下从祀,皆拟定其封爵。上从之,故有是命。

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年),将孔庙中孟子塑像由后堂移至正殿,位于孔子塑像右侧。

元代尊崇儒学超过前朝,对孟子的封爵由孟子本人上及孟子父母,并多次遣官致祭。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追封孟子父为邾国公,母为邾国宣献夫人。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加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对孟子的祭祀除按定例外元朝大臣凡执行公务经过邹县时都谒孟庙致祭或遣官代祭,流传下来祭文的有六次: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杨奂祭;元仁宗延佑六年(1319年)六月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使刘文祭;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司农卿达实贴睦尔过邹,遣使祭孟子;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月,中书右丞相脱脱过邹,遣使祭孟子;元顺帝至正十四年(l354年)中书省委官达鲁花赤忽笃禄谒庙致祭;元顺帝二十一年(1361年)御史中丞察罕贴木儿过邹,祭孟子。

明太祖朱元璋在恢复了孔庙中孟子配享地位后,沿用元朝封爵。至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从大学土张璁上言,去掉孔子及“四配”等的封号,孟子单称“亚圣”,不再称“邹国亚圣公”。明朝政府官祭孟子有三十二次,其中七次为地方官员春秋致祭定例,其余为皇帝遣使祭祀、诸王遣官代祭、各级官员路经邹县时谒庙致祭。

明朝政府授予孟子第56代后裔孟希文“翰林院五经博士”后,朝廷颁降了春秋二祭祝文,作为孟氏奉祀的正统格式:

孟子祭文

维×年×月×日,五十六代嫡孙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孟希文,敢昭告于先祖邹国亚圣公曰:“言必仁义,道惟尧舜,扶植纪纲,千载攸赖。今兹仲春(或仲秋),谨备牲帛醴齐粢盛庶品,用伸虔祭,以利国侯乐正子配,谨告。

清朝对孟子的尊崇更高。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皇帝御制《至圣先师孔子赞》及颜、曾、思、孟四圣赞文。次年颁《御制孟庙碑记》在孟庙中立碑。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皇帝又亲自为开封的孟子游梁祠题写了“昌明仁义”的匾额,对孟子给予极高的评价。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皇帝御制孟子庙匾额“守先待后”和孟府匾额“七篇遗矩”。乾隆三年(1738年),降旨在孟母封号上加“端范”二字,称“邹国端范宣献夫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帝御制《四圣赞》,其《亚圣赞》称“卓哉亚圣,功在天地”,并亲自为孟庙亚圣殿题写“道阐尼山”的匾额和“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的对联,并御制《祭孟子庙文》,遣官致祭。乾隆在位期间遣官致祭孟庙五次,亲诣孟庙拈香行礼二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