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毒的免疫疗法,除预防天花和狂犬病的疫苗外,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成功的事例。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并认识到,麻疹、腮腺炎、狂犬病、水痘、天花、流感等都是病毒传染的疾病。1935年,美国生化学家斯坦利(Wendell M.Stanley)第一次取得了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晶,拉开了病毒研究的序幕。20世纪40年代,借助电子显微镜和化学分析,人们认识到病毒是由核酸和构成外壳的蛋白质组成的,且能够杀菌的化学药物和抗生素对多数病毒没有疗效。于是,人们把防治病毒的希望寄托在免疫治疗上。
脊髓灰质炎,或称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排泄物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运动麻痹和肌肉萎缩。脊髓灰质炎像天花一样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直到20世纪才受到人们的重视。1909年,奥地利裔医生兰德施泰纳(Karl Landsteiner)和波普尔(Erwin Popper)分离并确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导致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最著名的脊髓灰质炎患者莫过于美国总统罗斯福。1921年,罗斯福在一次游泳后染上脊髓灰质炎,造成下肢瘫痪。由于罗斯福高度重视此病,美国政府给予了大量的资助,并设立了国家小儿麻痹基金会。1947年,专注于研究流感疫苗的美国医生索尔克(Jonas Salk)受国家小儿麻痹基金会的委托开始了脊髓灰质炎研究。1948年,美国病毒学家恩德斯(John F.Enders)、韦勒(Thomas H.Weller)和罗宾斯(Frederick C.Robbins)发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在各种组织中生长的能力,建立了非神经组织脊髓灰质炎病毒培养法。索尔克考虑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危险性,把使用较弱疾病病毒改为被杀死的疾病病毒进行实验。1952年,索尔克制备出具有免疫效果的疫苗,并公布了自己的发现。1954年,索尔克开始进行疫苗的临床试验,在150万的6~9岁儿童中,给1/3的儿童接种了疫苗,1/3的儿童接受的是安慰剂,1/3儿童作为控制组什么也没有注射。1955年,索尔克宣布,90%的临床试验参与者未感染脊髓灰质炎,索尔克疫苗是安全的。但是,由于一家疫苗工厂的错误,造成200名儿童感染,11名儿童死亡,政府不得不暂停这种疫苗接种,直到1957年才完全肯定索尔克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索尔克疫苗事件在医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1958年,出生于波兰的美国微生物学家萨宾(Albert Sabin)坚持认为,使用高活性病毒制备疫苗比使用杀死的病毒更加有效、更加安全,并研制出口服减弱活疫苗,而不用肌肉注射。因此,这种疫苗很快被广泛采用。1960年,美国公共卫生署最终正式批准生产这类疫苗。但是,索尔克和萨宾一直互相批评对方的观点,争论不休。实践证明,二人的方案都是有效的,但萨宾疫苗因操作简单、价格便宜而更具有实用性。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起“去脊髓灰质炎运动”,到今天脊髓灰质炎已基本被消灭。(www.xing528.com)
索克尔和萨宾二人争论的焦点是哪一种治疗方案真正有效,其实质是怎样不让人们浪费时间和不用拿自己的健康去冒险尝试那些无效的治疗方案,这实际上是一个医疗决策有效性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之前,可以说患者是没有任何医疗决策的权力。1972年,英国流行病学家、内科医生科克伦(Archie Cochrane)提出,用科学的方法评估疾病才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唯一途径,通过寻找某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证据,以便能够做出更好的决定。科克伦把这种方法称为循证医学。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益发展和完善的临床流行病学促进了临床医学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循证医疗实践,并逐渐大行其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