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机器人技术研究,80年代初一些学术组织和相关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并实施国家“863计划”,完成了机器人的技术积累。
70年代初,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为代表的部分研究所和企业的一些研究人员注意到国外的机器人技术,开始探索机器人的组成、部件、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1980年,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蒋新松、宋克威、周国斌、王棣堂、崔殿忠等人的研究团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SJZ-1型示教再现工业机器人样机。它由计算机控制、电液伺服系统驱动,具有5个自由度和点位控制与速度轨迹控制功能,能抓起质量为30千克的物体,可用于上下料、点焊和喷漆,与同期的国外广泛应用的“Unimate”类似。1982年,机器人示范工程列为中国“六五”计划基本建设重点项目,欲打造我国第一个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工程试验和示范应用性质的基地。1985年8月,机器人示范工程项目计划被正式批准实施。1985年12月16日,由蒋新松任总设计师的中国第一台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首航成功。从1978年至1985年,中国机器人技术引进和研究出现了高潮,许多单位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器人研究成为中国自动化领域的热门方向。1986年,国家“863计划”实施,机器人作为一项高技术,更加受到重视。机器人研究从单纯的研发机器人技术扩展至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工艺装备、特种机器人,以及先进制造的机器人制造单元和系统。“七五”期间,中国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器人成套技术开发,研制出喷涂、弧焊、点焊和搬运等作业机器人整机,以及几类专用、通用控制系统和几类关键元部件等,并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1989年,中国水下机器人首次出口美国。1990年,中国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通用控制器研制成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