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器人概念的形成和影响

机器人概念的形成和影响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机器人概念的诞生反映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期待与担忧。剧中,机器人开始没有情感,只能按照主人的命令从事繁重的劳动。该剧深刻地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机器人的名字由此诞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机器人概念“robot”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伦理问题,包含了人类对机器人的期待。至此,机器人概念才明确下来。

机器人概念的形成和影响

机器人能劳动、会思考、有情感,这是人类自然的想法。机器人概念的诞生反映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期待与担忧。

英文“机器人”(robot)一词最早出现在1920年捷克剧作家恰佩克(Karelapek)的剧本《罗苏姆的万能机器人》中。“robot”一词源自捷克语“robota”,意为“农奴”。剧中,机器人开始没有情感,只能按照主人的命令从事繁重的劳动。后来,罗苏姆公司让机器人拥有了情感,“觉醒后”的机器人发现了人类的自私、狭隘,于是开始反抗并最终消灭了人类。该剧深刻地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机器人的名字由此诞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机器人概念“robot”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伦理问题,包含了人类对机器人的期待。

为了防止机器人伤害人类,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Issac Asimov)于1940年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一是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二是机器人应服从人类的命令,与第一条违背的命令除外;三是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与第一条相抵触者除外。这是给机器人赋予的伦理性纲领,机器人学术界一直将这个纲领作为机器人开发的准则。科幻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反思了科技发展和人类生存空间之间的张力。事实上,当前大家热议的“社交机器人”“性爱机器人”等再次把机器人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抛在人们面前。究竟什么才是机器人?由于机器人概念被赋予了人的含义和哲学思考,充满了想象空间,大家对机器人的概念始终莫衷一是。(www.xing528.com)

但是,科学家和学术界需要更加明确的定义。1967年,在日本召开的第一届机器人学术会议就提出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一是森政弘与合田周平提出的“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械人性、自动性、奴隶性等7个特征的柔性机器”。另一个是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3个条件的机器称为机器人:一是具有脑、手、脚等三要素的个体;二是具有非接触传感器(用眼、耳接收远方信息)和接触传感器;三是具有平衡觉和固有觉的传感器。该定义强调了机器人仿人的构造特点,但是大多数实际应用中的机器人均不具有全部的仿人结构。从技术形态上,1981年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提出一个世界公认的机器人定义:一种通过编程可以自动完成操作或移动作用的机器装置。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了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至此,机器人概念才明确下来。机器人并不是“人”,而是一种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自动化机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