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是一种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方法,主要代表人物有香农、傅京孙、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等。他们认为,智能系统的智能水平和智能特性需要在真实世界的复杂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训练,并在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交互适应过程中不断进化和体现出来。他们从控制论观点出发形成了从控制论动物到智能控制系统再到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路径。
控制论动物模型主要是从仿生学的角度学习动物的信息处理系统。20世纪50年代,香农成功研制出机器老鼠,美国神经病学家瓦尔特(William G.Walter)成功研制出电动龟,这些机器动物的成功研制积累了有关控制与信息传递、变换、处理的丰富经验。60年代,华裔美国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家傅京孙提出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思想,模拟探讨了人在控制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特别是在句法结构模式识别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973年,澳大利亚生理学家神经突触学说创立者埃克尔斯(John C.Eccles)在其《作为神经机器的小脑》一书中指出,小脑是运动控制的中心。他说:“在运动的神经控制方面,小脑的功能犹如一台计算机。”1975年,美国国家计量局实验室研制出基于小脑模型的自适应运动控制器(CMAC)。
人是高智能水平的动物,从控制论动物向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是智能机器合乎逻辑的进化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早期智能机器人基本上是在“积木世界”中活动的实验装置。1968年,麦卡锡研究了机器人的视觉和听觉,利用斯坦福大学的“手-眼”机器人进行颜色识别实验,并对四色积木进行分类识别、装卸和堆放。1970年,科尔斯(Stephen Coles)利用斯坦福大学的“眼-车”机器人,模拟了“猴子摘香蕉”。1972年,温斯顿(Patrick Winston)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手-眼”机器人进行了总结评述:“手-眼”机器人是由计算机控制、带有摄像机、具有触觉的机械手,能够进行积木分类、堆放和装箱等作业。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扩展到“真实世界”。例如,日本日立中心研究所装配的机器人已有两只“电子眼”,一只用于看图纸,一只用于和机械手配合作业。1991年,在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上,美国机器人制造专家布鲁克斯提出“不需要知识的智能”“不需要推理的智能”的新观点,并表演了在未知动态环境中进行漫游的新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已经有150多种传感器、20多个执行效应器,有6条腿,能像昆虫一样爬行。(www.xing528.com)
20世纪末,行为主义才以人工智能新学派的面孔出现,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现在,行为主义所采用的结构上动作分解方法、分布并行的处理方法以及由底至上的求解方法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新的研究热点,移动机器人成为开发的重要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