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经济时代,国家核心竞争力不在于经济规模总量,而在于经济发展活力,经济发展活力关键在于创新能力。生物产业是高度依赖创新的行业,从生物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成本越来越高,发达国家不断加强技术出口管制,以切断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外援。这也增加了我国自主创新的紧迫感。
(一)实施“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实践行动,创写“中国模式”新篇章
工业革命以来,我国缺少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经验。“中国模式”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体。如今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之一。国内外学者在否定“拉美模式”“苏东模式”“华盛顿共识”的同时积极研究“中国模式”。面对中国崛起,国际社会关于中国的研究如火如荼。
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曾经几次与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在生物经济很多领域没有必要跟在发达国家后面一步一步走,应该抓准切入点迎头赶超,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实施“创新体系建设”行动,构筑国际一流生物技术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系统对生物经济创新作用越来越大。国家创新体系,是指在一国疆界之内有关科学技术知识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循环流转的制度安排。根据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我国国家生物经济创新体系的构建目标确定为:建立生物技术产业中科学技术知识流动的良性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生物产业发展中的系统失效,集成全球生物技术,满足社会生物产品需求,形成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以企业为核心的、由知识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主要是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新技术企业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广义的国家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以及国际技术源及社会金融支持系统,应保证各种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科学技术联系和知识交流,形成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实施“企业创新引导”行动,加速技术创新主体的转变
根据国家科技部安排,认定一批创新型企业,即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和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提升一批创新企业,即形成100个创新型生物技术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即培育500个生物技术骨干企业。中科院在2015年制定了工业生物技术的阶段发展目标:推动50家企业产品实现升级换代,推动100项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扶持发展5~10家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扶持发展20~30个产值超1亿元的中小型企业;同时,推动30~40个研究所支持和参与企业科技创新,与企业共建50~100个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或中试基地。
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重大专项的投资力度,重点支持品种研究,这是促进生物经济发展的核心。(www.xing528.com)
(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加速原始创新
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高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基础创新能力,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重点实验室、国家过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物信息资源中心。继续推进基因组、后基因组研究及蛋白质组研究;加强干细胞技术和治疗性克隆技术研究,大幅提高重大疾病治疗水平;加强脑和认知科学研究,在分子水平揭示人类认知的规律;加强系统生物学方面研究,在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复杂层面揭示和利用生命规律,提升对生命现象的整体认识水平。
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了“基因与生物技术”作为七大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领域之一,“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基因技术”为未来产业。
(五)实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行动,加强自主创新
我国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相对较弱,工程化能力严重不足,应高度注重前端研发,更应重视技术集成创新。不断加强学习、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工作。据有关资料,20世纪50年代,日本生产技术约落后欧美20~30年,60年代为10~15年,70年代则在大多方面基本消除与欧美的技术差距。日本追赶式经济发展战略是从技术引进开始的,主要引进美欧等国先进技术并根据企业的情况作改进,提高产品的产业化率。数据显示,日本创新资源投入具有明显的中间聚积性,而美国比较平坦。在研究成果商业化转化方面,美国远低于日本和德国,美国企业的很多发明和研究成果被日本、德国等国家所用,如彩色电视机、录像机和数控机床等。美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美国企业只把1/3的研究开发费用于改进工艺,其余2/3用于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进,而日本正相反。事实上工艺专长更重要,关系到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把产品变成消费品。可见美国作为发明者付出大收获小,而日本作为跟进模仿者相对比较容易,只是在技术发明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些创新和改进就可马上转化成商品。这是日本采用技术引进、加强工艺技术研究投入而使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2005年日本研究开发费用占GNP的比重达到3.33%,首次取代了德国居世界第一,并一直保持。美国更注重基础研究,美国研究开发费用投入高技术产业是中技术产业部门的4~25倍,比日本和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高得多。这与美国风险投资基金发达有很大关系,也说明了美国经济在高技产业带领下一直强于日本、欧盟的原因。
(六)实施“创新支撑保证体系建设”行动,建立完善的创新支撑保证体系
科技创新支撑保证体系是实现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一是需要适当的法律保障;二是需要制定创新计划和政策保障;三是需要设立专司创新的政府机构保障。一些国家为完善创新体系,对科技管理部门进行了重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