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新闻生产推动舆论形成:社会学视角研究

微新闻生产推动舆论形成:社会学视角研究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微新闻的生产者来说,不同的人群有着不一样的人气,在微博中拥有粉丝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影视明星。微博大V由于掌握着舆论的能量,因此是某些领域的意见领袖。微新闻中的人物对象不同,也具有不同的舆论力。例如2021年初,郑爽代孕弃养事件,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各种自媒体中被纷纷转发,或者进行新闻再生产,或者发展成微新闻评论,一时间,这一事件成了热点舆论事件。

微新闻生产推动舆论形成:社会学视角研究

每天的微新闻其实非常多,能够引发大家一起讨论的,显然不会太多,那么哪些微新闻有可能引发舆论呢?这里存在着某种引发的机制。

从微新闻的生产者来说,不同的人群有着不一样的人气,在微博中拥有粉丝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影视明星。截至2021年3月,微博明星粉丝数量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谢娜(1.31亿人)、何炅(1.21亿人)、杨幂(1.04亿人)、Angelababy(1.04亿人)、陈坤(9330万人)、赵丽颖(8885万人)、易烊千玺(8763万人)、姚晨(8467万人)和邓超(8214万人),其中有4位明星的粉丝人数超过了1亿人。[5]

从中不难发现,这些大牌娱乐明星拥有超高的知名度,占据了大量的注意力资源。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普通人和明星在获取注意力方面的能力存在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可以称为流量鸿沟或注意力鸿沟。不同群体的人拥有的社会资本存在很大的差别。当然,随着身份的改变,普通网民成了网红,那么也就跨越了鸿沟,同样具有获取更多注意力资源的条件。那么怎样才能成为网红呢?具有超高的颜值,意味着有成为网红的可能性;拥有特别的才能,有一天也有可能转换成流量;长期致力于制作优秀的内容,可以吸引很多人的关注;或者在三百六十行中的某一行成了状元,有了杰出的成就,也就成了名人。这个自媒体时代大大增强了个体成为名人的能力,正所谓每个人都可以是15分钟的明星。

由于名人和明星拥有很多粉丝,吸引了很多眼球,因此他们发的一则简单的帖子,也会有无数人点击。例如韩寒,不太在微博上发帖,随便那么一发,就引来无数点击。又如某个假冒袁隆平水稻专家的抖音账号,很短时间内就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但事后发现,这个账号是别人假冒的,并非袁隆平本人开设。可见,只要借了名人之名,就可以产生超大的影响。这些名人或明星,开设了微博、抖音,可能还没有发帖,或者只是一两句简单的问候,就可以引来无数人的关注。笔者的微博账号,早在2009年就开设了,不过在粉丝数超过了2000人之后,就很长时间不再增长了。大多数人可能都像笔者一样,粉丝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并且大多数可能是互粉,是一些熟人圈里的粉丝,并不是慕名而来的粉丝。这个与明星的粉丝增长态势是完全两样的,有着天壤之别。

由于明星拥有百万甚至千万的粉丝,明星发的帖子自然就会有更多人关注,明星也更有可能有很多人“帮着他上头条”,那么他对某些事件的报道,对某些话题的看法,自然就容易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这些流量明星具有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舆论,引发某一种舆论,推动舆论的发展,引导某种舆论的走向,以及平息某种舆论。微博大V由于掌握着舆论的能量,因此是某些领域的意见领袖。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需要对他们善加管理,妥善对待他们的影响,也需要防范这些大V引发舆论风险,因为他们的这种舆论力,一旦导致了舆论风险,是很难轻易被控制住的,会给政府的管理带来不少的难处。这些流量明星的日常生活是大家所关注的。他们的微新闻,由于关注的人多,也就不能忽视了,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不同人发的帖子,产生的舆论力是不一样的,不过除了关注这是谁发的帖子,还需要关注这是关于谁的微新闻。微新闻中的人物对象不同,也具有不同的舆论力。一般来说,关于名人、明星的微新闻,同样可以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对于粉丝来说,他们不仅仅在看明星发了些什么,也在关注别人提到明星时说了些什么。关于明星的话题,关注的人总是很多。不少网民的日常生活其实是无聊的,他们在消费明星,明星的故事和新闻填补了他们生活的空虚。由于明星具有很高的人气,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谈些明星的话题,往往可以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这也意味着明星具有可消费性。

当然,关于明星的新闻和话题,往往是丑闻、绯闻,为此,许多人很乐意参与其中。例如2021年初,郑爽代孕弃养事件,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各种自媒体中被纷纷转发,或者进行新闻再生产,或者发展成微新闻评论,一时间,这一事件成了热点舆论事件。如果郑爽不是明星,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么不太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大家也提不起多大兴趣,未必把它当回事。同样的一件事,发生在明星身上与普通人身上,具有截然不同的舆论力。

除了明星之外,还有一些人,也比较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些人往往不是普通人,他们存在某种特别之处,可能这个人有着与普通人不一样的身体状况、社会地位、婚姻背景、文化教育水平、经济条件,或者比较奇特的人生经历,又或者可能是官二代、星二代、农二代。他们与普通人的这种差异,会导致他们更容易被大家讨论。微新闻往往会突出某种身份,这样的标题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例如,诗人余秀华创作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迅速走红,诗歌固然很不错,但很多人是因为她相对特殊的身份而关注她。又如李天一,作为一个星二代,大家对他的事情,就有更强烈的情绪。

微新闻人物的不同使得舆论力有差异,同样地,微新闻不同的内容也有着不一样的舆论力,往往那些出格另类的事情,大家关注的会更多一些。所谓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人们有着猎奇心理,不太常见的事情,往往更能勾起大家的窥探欲。对于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事情,我们一般不会轻易示人,如果在微新闻中披露的是这些隐私,也会有更多人加以围观,或者引发某种舆论。例如,“身体写作”的网红木子美,在博客上发表《遗情书》,引发很多人的讨论。有些人们更感兴趣的新闻,更有可能发展成为舆论事件。

如果是大家积极参与推动而形成的舆论,那么这件事情本身很有可能是与大家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些带有公共性或者区域性的话题,大家参与讨论的热情往往会高一些。例如,某个小区微信群里有人发了一条市政府要在附近建造一个垃圾转运场的帖子,结果群里的居民就此事纷纷发表意见,表达自己的不满,并寻求可能的解决之道。这件事情关系到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影响居住环境以及房价,从而舆论就会起来。

舆论的形成是一种聚焦现象,只有大家都关注某个话题、某个事件、某个人物,形成了一定的焦点,才有可能形成舆论。每个人利用手里的麦克风,发出更多的声音。通过一条条的跟帖、一次次的围观,才会形成一次舆论的聚焦。这种聚焦不只是注意力的集中,还包含关系层面突然的拉近拉紧,心理层面的倾向性,态度、立场和利益层面的冲突或拟合。

舆论不会凭空出现,往往是已存在某个事件或某种利益关系,然后将其呈现在网络空间中,引来更多人的关切。一条微新闻或者一件事情,本身具有引发社会舆论的潜能,但能够提供的信息可能还是有限的,它可能只是一个火花、一个火苗。微新闻引发舆论事件,需要借助一定的策略去推动和促成,只有这样某一种舆论才有可能传播得更广、更远,才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一则帖子发在自媒体上,固有的传播渠道相对有限。在它的影响还微弱的时候,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给予更多的能量补充,努力去推动其产生影响。不让星星之火熄灭,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可以反复地说,今天说、明天说,说得多了,接触到的人自然会多一些。除经常发帖之外,还要坚持不断地转发,请求亲朋好友帮忙转发,转到各自的朋友圈,以及更多更大的平台中去,那么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众人拾柴火焰高,微新闻推动舆论的生产,显然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在网络时代,舆论是一次网民在网络中的集群行动,虽然有些时候是快闪,短时间引爆大家的关注,但很快又消失,因为没有人气,没有注意力的积聚,都谈不上形成了舆论。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社会尤其如此,一则不起眼的帖子,很容易被信息的洪流给淹没或卷走。

人们对硬新闻的需求在下降,更加喜欢那些软新闻。特别是年轻人,对于晦涩、深奥、枯燥、冗长或严肃的新闻缺乏兴趣,他们对新闻报道的形式有新的要求。在微新闻的制作上显然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在设计标题的时候,将最能吸引眼球的文字写上去,那么其他人就更容易关注,并去阅读,以及转发。标题的重要性是再强调也不为过的。大卫·奥格威认为,在广告中,阅读标题的人是阅读正文的5倍。咪蒙当年在做公众号的时候,大量的时间花在撰写一条吸睛的标题上。当然,虽然标题重要,却不可以成为标题党。标题党的做法的确可以增加点击量,但是想要更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话题,引爆一种舆论,有名无实的标题党显然是无能为力的,最终还得落实到话题和事件上。不值一提的新闻,总是不会有太多人愿意提及的。

一条好的标题很重要,一张显目的新闻图片也很重要。在这个读图时代,人们对图片的关注要超过文字,虽然微新闻大多没有太多的文字,人们阅读起来不会太费劲,但是如果同时还配上一张很能说明问题的图片,则可以引发更多人的阅读和转发。有些图片可以给人触目惊心的震撼感,无须使用太多的文字,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图片也可以给人直观的画面感,可以引发人们更多的情绪。在舆论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中,情绪往往会扮演重要的角色。

除了自然而然的舆论现象,还存在人为操控的各种舆论。网络水军就是这样一种力量。水军通过大量转发、到处提及、加大声量,制造一种假象,促使更多人去关注某一事件和话题。网络水军是可以花钱雇佣的,他们甚至作为一种职业而存在,他们可以抹黑某个品牌或者人物,也可以造就某个网红。雇佣水军需要花钱,而发动亲朋好友、邻居同事,让更多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加入进来,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www.xing528.com)

在智能媒体时代,社交机器人的参与使网络舆论生态变得比较复杂。这些机器人是一种算法,但可以为人所利用,借助技术的力量,可以产生类似网络水军的强大推动力,促成某个事件或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并且进行有目的的议程设置和议程整合,影响新闻框架,一点点地推动人们思维的改变,或者直接引导舆论的方向。由于社交机器人是基于算法的一种力量,其产生的威力单凭人力资源是难以企及的。社交机器人的大量存在,有可能导致舆论的主体发生转换,使得舆论的真实面貌被彻底改变。网络舆论不再来自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而是取决于控制社交机器人的少数人或者某个机构。他们影响了舆论的形成,控制着舆论的走向和发展。

纯粹由微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形成的舆论是民意的体现,但是在网络水军和社交机器人等因素的干扰之下,网络舆论可能会被扭曲,呈现出来的是被操控的舆论。从乌合之众的理论来说,大众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没法做出独立思考,难以形成准确的判断,往往会陷入一种狂热之中,情绪走向极端化是常有的事情,因此,舆论是很有可能会被控制的。在后真相时代,人们基于情绪、情感、偏见做出决策,而不是基于事实,从而导致舆论风险滋生。

在由微新闻引爆舆论的演化过程中,舆论的生成可快可慢、可大可小,舆论的结果可具有建设性,也可造成破坏。

由于微新闻具有的能量不尽相同,舆论的发展速度快慢不一。有些舆论在短时间内迅速引爆,成为社会热点;有些则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多大的影响,而经过逐步的酝酿和传播,了解的人越来越多,从而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舆论焦点。每一个舆论有其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与舆论形成的土壤以及舆论蕴含的传播基因有很大关联。那些新异的、与大家利益相关的、具有很大危害性的、迫在眉睫的事物,更容易被人们传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某一类事件,人们更愿意跟其他人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可以增加自己和对方的社会资本,给自己和对方带来某些利益。不同舆论事件具有的传播价值是有差别的,有些事件不值得一说,说出来甚至会有损自己的形象,那就难以扩散开来。

“今天,人们从被动的消费者变成主动创造自己的新闻和观点的生产者。”[6]不过,人人都可以生产的微新闻,本身有着极大的差别,从而造成的舆论影响大小不一,有些事件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为一个全民关注和探讨的舆论话题,而它的引子可能只是一则小小的帖子。虽然这样的案例不时可以看到,但其所占的比例并不算高。大量的微新闻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成为一个圈子里热议的话题,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个话题或事件涉及的相关利益者本来就少,主要是圈子里的人在关注,圈外的人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例如,某所高校制定的关于研究生论文盲审的规则,存在一些不太合理的规定,这所高校的研究生群体会表达不满和抗议,而其他高校的研究生,由于利益不相干,不会积极参与,甚至不知情。大量的微新闻是生活化的、日常的,只有那些利益相关者、相互认识的人,才会有兴趣和热情去参与热议和互动,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定程度的舆论。它缺乏真正的公共性,具有较多的圈层性,但由于除了微新闻发布者之外,还有不少人参与其中交流和讨论,因此也具有舆论的特性,只是它的影响小而微。

虽然微新闻不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但它产生的结果,也具有正负之别:有些舆论具有建设性,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群体的和谐、问题的解决,具有正面意义;而有些舆论则具有破坏性,会激化社会矛盾和冲突,破坏社会稳定和秩序,阻碍社会的发展,损害良好的社会关系,使问题复杂化,等等。舆论的结果一方面是事件和话题本身的属性在起着作用,另一方面与对待舆论的态度和策略也有关系,如果处置不当,好事变成坏事也是常有的事。

营造一个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空间很有必要,让大家能够相对自由地表达,各种不良社会情绪及时得到舒缓,重建网络舆论秩序,从而建设一个互相信任、和谐共处的社会。微新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应当借助大数据对网络舆论进行及时监测、追踪,构建起从微新闻到舆论的畅通的、有效的形成机制。

【注释】

[1]陈勤奋:《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特点》,《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15—116页。

[2]戴维·冈特利特主编:《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3]高丙中、杨伯溆:《新闻文化(翻译版)·总序》,载斯图亚特·艾伦《新闻文化》,方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新闻文化(翻译版)·总序》第2页。

[4]戴维·温伯格:《知识的边界》,胡泳、高美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60页。

[5]娱乐呱呱go:《2021年3月微博明星粉丝数量排行榜,四人粉丝数量破亿》,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393511379627275,2021-3-27。

[6]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刘海龙、连晓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