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被认为是一个虚拟空间,在网络上许多人以各种形式重新设定了自己的人设。“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过程中,新的社会关系、新的文化现象、新的政治结构、新的经济模式在网络社会中逐渐产生。”[3]由此,新的社会交往关系、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阶层也得以形成。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媒体融合,并不是几种媒体形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媒体融合,是媒体生态的改变,是在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中,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磨合、形成与巩固。”[4]
网络交往,可以匿名进行。很多网民会给自己取一个昵称,而不是使用其真实的姓名。这种交往不是面对面的,是中介性的人际传播。网络上的聊天,是在与对方直接联系,但有些时候,并不是即时联系,而是具有延时性的。你给对方发了一条信息,他可能过一会儿才看到,才会予以回复。不过一般地,只要打开微信、微博和QQ,并设置了消息提醒,对方的信息往往是可以当即就看到的,但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做。有些人甚至故意设置了隐身,不希望对方看到自己在线上,从而给自己更多的私人空间。在微信聊天时,有些时候,互相道了晚安,说是去睡觉了,但其实可能还没去睡,而是在网络上待着,空间感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即时通信工具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私人时间和空间,比如下班了,工作上的事情还在微信上传来传去;孩子放学了,还得经常在微信、钉钉上打卡,以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形式提交作业。即时通信工具是缺乏边界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一些边界,以便给自己更多的空间。
昵称实在是五花八门,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个人内心期望的一种体现。作为“人设”的一个方面,好的昵称可以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有个性的昵称也能给人更深刻的印象。笔者自己朋友圈里好友的昵称,各种形式和风格的都有,有英文的,有标点符号的,有日语的,有用颜文字的,也有用真实姓名的,总体上给人的感觉都是希望构建或独特,或美好,或酷酷的某种形象。
昵称与头像其实都与一个人的个性有关。有些人会使用自己的照片作为头像,当然选择的照片也是经过一番考虑的,一般都会找一张自己觉得最好看的照片,或者是经过美颜软件处理之后的照片;有些人不愿意以自己的真实面目示人,会选择明星的照片,年轻的夫妇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形象作为头像,恋人则可能选择对象的形象;有些人的头像是花花草草、各种建筑或物品。总之,各种各样的都有。选择什么图片作为自己的头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如何更好地建构自己的人设;二是如何回避自己不够自信的颜值;三是要不要让别人以貌取人;四是将自己心爱的人作为形象,以示一种情感。
从性别设定上看,故意改换一下的人也有,明明是男的说自己是女的,明明是女的却说自己是男的。这里有些是骗子,为了欺骗别人而做,有些可能是觉得好玩,有些是想故意制造一点混乱,还有一些则可能性别认同上存在一些障碍,当然,还有少量的人可能是不小心设置错了,总之也有多种原因。
除非是视频聊天,运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往,否则我们是看不到对方当时的穿着打扮和一举一动的,主要是通过文字、语音、图片的形式来进行交流,这也就使得社交线索明显不足,伪装自己,或者创造一个更理想的人设就有了可能。有一幅知名的漫画曾描绘过:“在网络世界中,别人不会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具有很强的匿名性,我们可以把真实的自己给藏起来,以理想的人设出现,或者也可以放下自己的伪装,倾诉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这些都是有可能的。网络世界的个人形象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并能够努力将其打造成个人品牌。
网络交往的匿名性可以把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地位、人格特征给隐去,使得大家在一定程度上以一种更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在各种论坛中,一个市长可以与普通市民推心置腹地交流;一个校长也可以混迹学生的圈子,听他们在那里说东道西;一个企业老板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各种消费者,了解他们的需求。总之,这种匿名性对于对话和交流来说,是有很多好处的。由于卸下了身份、地位的差异,大家都围坐在网络中,交流起来就可以更加坦然、真实。当然,骂起来也可能更加肆无忌惮,因此网络暴力也更容易出现。不过,这些往往是针对论坛、微博这类更具公共性的平台的,对于其他平台来说,则未必能够完全消除现实世界的这种阶层和身份的差异。即便是在微博上,有些明星直接使用真实的姓名,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他是谁;有些使用了昵称,但他的认证信息或者个人资料上,注明了他的身份,并非藏匿得那么彻底。
在微信和QQ上,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在一个熟人圈里,或者因为某种交集才建立的圈子里。例如一些老乡群、校友群、会议群、单位群之类的,又或者基于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建立起来的圈子。虽然彼此未必都认识,但大家都有着同样的某种身份。
在这样的圈子里,我们的身份往往是公开的,大家多少都有些认识,或者存在点赞之交。社交媒体时代的人际交往往往呈现“圈层化”的特征。所谓“圈层”,“往往是由个体形成的社会网络,往往是以利益、立场、兴趣、价值或情感纽带形成的圈子。在这个圈子中,群体往往有着相似的认知、观点与态度”。[5](www.xing528.com)
在一个圈层里的人,往往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彼此可能都是一个生活圈子里的人,有着相同的经历,从事着相同的工作。圈里人会交流很多信息,分享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新闻,说着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题。对于圈外的人来说,他们不一定知道存在这样一个微信群,也没有资格加入,是被隔绝在外的。一个个圈层,组成了一道道围墙,墙里墙外有着不同的信息交往,不是一个圈层的人,也就说着不同圈层的话。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圈里圈外的人很难进行沟通,对话就会受阻。
不同年龄群的网络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圈层。由于文化因素,网络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存在技术门槛,他们不太会上网,基本上是生活在网络世界之外的。城市里的老年人还好,相当一部分是能够上网的,不过农村的老年人中能上网的则相对要少很多,大多数只会使用手机打打电话,甚至发短信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会上网的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群,也会发一些关于自己生活的文字或图片,例如,到某地旅游的照片,以及关于自己兴趣爱好的一些微视频、图片,等等。他们使用的文字和拍摄的照片,相对比较稳重和传统,不会夹杂外文,颜文字也不太使用。
而与之相对的,现在小学生几乎都会上网,连幼儿园小朋友也已经开始接触网络了。他们会看一些抖音、快手之类的视频,有时也使用微信、QQ与亲人聊天、沟通,或者发一些图片、文字。这些非常年轻的群体,所使用的语言就比较新潮,会夹着外语,会发一些酷酷的图片或者文字,会用一些年长者看不懂的网络语言。他们一出生就有了网络,很早就开始接触网络,是网络“原住民”,这与老年人很不一样。老年人是网络世界的外来户,会觉得有些格格不入,很多人也就拒绝了网络,选择不去接触它。老年人虽然拥有各种手机,有些还是智能手机,但并没有能够充分地使用其各种功能。对不少老年人来说,这是很难跨越的一道数字鸿沟,迈不过去。
对于青年人来说,他们也是网络“原住民”,是网络空间中的主体人群。他们使用网络交际、学习、工作和购物,几乎所有事情都想要在网络上完成。他们对网络是相当熟悉的,使用网络不存在任何技术、文化上的障碍。
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是第一批接触网络的人,不过他们是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空间的。网络技术和文化的不断迭代升级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有些痛苦的再学习过程。他们也在努力使用网络语言,希望不与这个时代脱节。相对来说,他们使用网络的沉浸度不及年轻人,但每天花在上面的时间也不算少。
由于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的人对于技术的接受度有所不同:年长者会逐渐变得抗拒新技术;年轻人则在积极拥抱新技术,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技术。互联网的出现时间虽然不算长,但网络空间中的文化演变在急剧进行中。文化的变迁也将一部分人排除出网络空间,或者将他们封印在某一个层级,使得他们不懂、也拒绝了解日新月异的网络语言和文化,只愿意简单地对待网络。网络空间具有很强的纵深感,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兴趣和能力深入腹地,大多数人只会停留在一个比较浅的层面。
进入网络社会之后,“社会不再是单一的结构体,而是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相互延伸、相互映射、相互嵌入及相互影响的复合结构”[6]。网络的各种圈层,是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现象。由于这些圈层的存在,人们的话语空间并没有真正被打破或者提升,实际上,话语权继续受到了各种制约,人们想要跳跃进其他圈层,并非易事,即便进入了,想要被接纳更是难上加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