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网综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现象

探究网综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现象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将《奇葩说》作为网综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研究个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试图发现公众对具有何种属性或类型的青年亚文化更为偏爱,这之中有何种深层次的因素影响着公众的态度和行为,接下来青年亚文化又会出现何种变化。

探究网综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现象

——以《奇葩说》为例

路宽 西安工业大学

【摘要】网综节目作为满足受众个性化、差异化,锁定观众年轻化的综艺节目,为青年亚文化繁衍提供了滋养的温床。以《奇葩说》为例,借助格雷马斯的方阵语义模型解析方法来发现节目内容中青年亚文化的偏向与回避,对应网友微博评论数据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公众在面对青年亚文化时处于一种有限度的接受,往往会选择一种温和、折中的方式进行观点表达,相对而言剧烈的抵抗一般较少出现,更多属于精神上的情感宣泄。另外,由于主流文化和商业逻辑的夹击,青年亚文化总体处于一种被收编的状态。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网综;语义方阵

引言

在20世纪60—70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集体撰写了《仪式抵抗》,反对芝加哥学派对于以青年为主体的流行文化的全盘否定态度,主张全面而非笼统地界定青年亚文化,充分表现出了对于青少年的关注,而之后嬉皮士光头党现象逐步进入公众视野,标志着青年亚文化现象逐渐形成。学界一般认为,把青年作为一个独立的、对社会有影响力的群体大约是从18世纪70年代才开始的。 在此之前,青年常被分散在各式各样的农场、作坊中,由于缺乏形成集群的因素而被忽视。而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将青年劳动力群体解放出来,为青年形成独特而有影响力的群体提供了先决条件。

国内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换而言之,国内学者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才开始的。目前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仍处于探索状态,如学者马中红认为,学界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界定模糊。具体表现为:其内涵不明确,外延也不清楚,并和一些“亚文化”“反文化”纠缠在一起,难以梳理。虽然青年亚文化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但其内涵和外延的关键词还需明确提炼。如学者胡疆锋认为:在当代中国特殊的语境中,青年亚文化与反文化、大众文化既紧密相关,又相互区别,也容易引起混用和误解。上述学者的观点表明,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不但要界定明确,对相关概念的研究也要甄别使用,结合文化立场把握其特质,对当今青年亚文化做出新的批判和创设。综上而言,青年亚文化是一种具备了颠覆、抵抗、批判和边缘等属性,包含了语言风格上的吐槽和恶搞、处理问题方式上的非常规、非主流做法的集合体,具体来说是一种难以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亟须重构的话语体系的行为方式,是一种通过博得大众关注以求立足之地的青年文化。

因工业革命解放的群体是多为平民阶层的青少年,他们在难以融入主流文化时,只能选择另辟蹊径。时代烙印是伴随着人的成长的天然属性,作为伴随互联网出生的20世纪80—90年代的青年人,与父辈相比在接触互联网平台上具备了天然优势。互联网将快捷的生活方式提供给青少年,为青年亚文化接入中国这片沃土提供了温床。网综节目是互联网提供给受众便捷性的一个分支,作为具备了满足受众个性化、差异化,锁定观众年轻化,互动模式垂直化等特性的综艺节目,令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群体找到了存在感并获得共鸣。因此,针对网综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极具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非主流世界中的框架逻辑

2014年全网上线的辩论真人秀节目《奇葩说》是目前国内网综节目中具有较重青年亚文化偏向的典型代表。作为首档原创类辩论节目,《奇葩说》持续播出五季仍热度不减,连年节目改版升级而从未陷入同质化的藩篱。节目一改往常严肃说理的辩论模式,以展现选手标签化个性的表现形式加之拼贴网络流行语的话题,且在节目宣传中以“四十岁以上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这句带有强烈青年亚文化颠覆性的宣传语一举赢得了节目目标受众的喜爱。同时在参与、分享感的驱使下以人际传播的方式扩散并逐渐成了大众衡量自身青年亚文化偏向程度的标准。作为具有较重青年亚文化偏向的原创网综节目,《奇葩说》以互联网的思维将更多的话题偏向交织在一起对观众进行颠覆传统形式的“只剪掉脏话而不剪辑观点”的输出,并以话题中的刺激性、隐晦性、生活化来吸引受众。有学者认为,《奇葩说》中“奇葩”一词出现了异化,并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以代指那些思想行为较为出格或难以理解的人或者事。一般情况下,这些事物与主流文化之间往往存在天然的差异甚至分歧,且该异化作为节目的内涵又几乎贯穿了整个节目核心轴线,这使节目本身就带有较强的非主流色彩。另外,节目的收视人群又多为“80后”“90后”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将《奇葩说》作为网综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现象的研究个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试图发现公众对具有何种属性或类型的青年亚文化更为偏爱,这之中有何种深层次的因素影响着公众的态度和行为,接下来青年亚文化又会出现何种变化。

格雷马斯的方阵语义模型为研究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偏向提供了可行的路径。这种强调语义之间对立的研究方法正符合了青年亚文化中颠覆、妥协与抵抗的特性。方阵语义模型基于该理念被建立起来,用节目中的碎片观点拼接、归档成为一个个具有风格化、代表性的节目类型文本。而每一个文本都有一个内核观点,以此构成二元对立的观点来支撑整个语义方阵。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语法可以对亚文化风格的文化符码进行解码,只能去观察它的语境。因此,为配合语义方阵做出更深层面的解析,研究还采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节目文本中的观点和受众的反馈来更进一步解读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偏向,以此来挖掘出受众对于节目中表现的哪些青年亚文化更能产生兴趣和共鸣。并通过对于文本的解读依次呈现不同类型的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获得受众热逐的原因。

通过统计爱奇艺官方平台提供的所有往期节目,截止到2018年12月,《奇葩说》举办了5季共140期节目。通过对节目的整体分析,研究决定采用立意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将研究中话题青年亚文化偏向较重的节目以季为单位分层抽取每季的五分之一,并将不具备明显青年亚文化偏向的节目剔除。同时通过研究界定的标准进行观点的提炼并整理出青年亚文化偏向重的节目的核心观点209条,代入语义方阵中进行细化分类。

同时借助文本分析的方法利用Python对新浪微博、弹幕网站等互动平台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受众观点评论进行抓取分析并借此映射语义方阵的结果,试图揭示其中隐藏的内涵。

研究最终经过整体分析后在140期播出的节目中抽取36期作为样本,并将其核心观点分别代入语义方阵模型后发现,此类节目在总体上可以被视为讲述对于青年亚文化认同度的看法。因此,本文中主导的二元对立围绕着节目中话题对于认同青年亚文化偏向和对应的态度展开,符合格雷马斯在语义方阵模型中描述的以“规则”为核心的系统。

电视节目的文本中青年亚文化表现为更加明确地强调观点倾向,因此在分析电视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行为时,研究认为把格雷马斯原有模型中的“提倡”替换为“认同青亚”更为贴切。因此研究最终将电视节目文本中语义方阵的指令轴分别写为“认同青亚”和“认同主流”,而与此相对应的非指令两极相应地写作“妥协主流”和“抵抗主流”,由此可以获得如图1至图3所示。

图1

观点轴

图2

行为轴

图3

规则依靠“认同主流”作为衡量人们行为的框限,通过“认同青亚”向人们提供新型认知世界的观念意志。分别用“观点轴”指代对于节目话题中青亚文化偏向的态度,用“行为轴”指代对于青年亚文化偏向产生的结果。并将它们代入上述语义方阵后,出现在4个交叉点上的便是行为对他们话题的反映。

在上述的观点轴方阵中,指令轴上的“青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写为“认同青亚”和“认同主流”是因为在《奇葩说》中,选手在进行辩论的过程中对于观点的偏向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己对于这种观点的认同。这意味着对观点轴的行为评价越靠近青年亚文化,就越难以妥协主流,而认同主流的同时就选择了不去抵抗主流。评价观点轴主要围绕他们对于主流的态度是认同、抵抗还是妥协展开,而评论行为轴主要围绕他们话题所指向的行为有无底线、是否说理。语义方阵中,除了“青年亚文化”“主流文化”构成指令轴,“非主流文化”和“非青年亚文化”构成的非指令轴使用双重否定,做出评判的确信程度相较于前者有所保留,因此指令轴又称强指令轴,非指令轴又称弱指令轴,对应“弱许可”和“弱禁止”。

电视节目的文本可以被归纳为一串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上前后相继的代码相加的算式。通过数理计算不难得出,观点轴和行为轴的行为可能获得的定位各4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得到16种电视节目中关于青年亚文化偏向的结构,根据所处语义轴逻辑关系或作为标记的符号代码项的异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二、语义方阵中的节目逻辑

分别将140期样本代入语义方阵模型后可以发现,理论上能够出现的全部16种组合方式中,有些始终没有出现,他们分别是3(1)、5(2)、

6(1)、8(1),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在可以实现的12种结构型中,某些结构型重复出现的次数显著高于其他的类型。

结构主义叙事学观念中,创造性思维所围绕的逻辑不是偶然,而是有章可循的规律路径。所以在《奇葩说》节目中的话题和观点并不是节目组和选手的即兴创作,而是根据一定形式的观点的拼贴组合所形成的产物,并把它完整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以期能够在思想和行为上影响受众。因为《奇葩说》无论是选择假设式的话题,还是关于职场、爱情亲情等的话题,都无不揭示了电视节目在选择特定的结构组合以期反映出电视节目对于青年亚文化的表现的特定偏好。

总而言之,12项(见表1)可能实现的结构型话题被全面地概括,每一种可以被表达的模式都代表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态度和立场,展现特定情况下节目话题带来的青亚偏向程度和对该类型话题是否具备道德底线的判断。

表1 结构型话题

(一)理智的世界

出现次数最多的是4(1)型,共出现71次,占总样本的33%。在观点轴上倾向于表现出强观点轴的禁止极,行为轴上表现为弱关系轴的禁止极。强弱关系组合背景下产生的组合可以被理解为双禁止轴观点,并一反常态地成为青年亚文化现象偏向浓重的节目的座上客,由此可知在青年亚文化的世界里,仍注重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把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贯彻得十分彻底,表现出节目极强的说理性,具体到《奇葩说》节目中,节目话题、观点体现出与节目中宣称的青年亚文化程度并不匹配。青年亚文化作为一个具有抵抗和颠覆性质的文化,仍然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难以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表现出极强的依附性和妥协性。

由于节目话题中观点种类繁多,难以构成独立的框架,研究决定采用二次分类观点的方法将节目中的观点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作为出现次数最多的4(1)型话题,同样它的观点表现得更为丰富,横跨所有的指标类型。研究将节目中观点类型由一至七分别定义为:家庭型、事业型、人际型、情感型、个人认知型、虚妄假设型以及社会价值判断型。

4(1)型话题在节目观点上分配较为均匀,并以社会价值判断、家庭话题以及一些虚妄假设的话题尤为突出。其中传递社会价值判断的话题有助于节目价值观的确立以获得受众的共鸣,而家庭的话题将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并以能让受众在节目中获得相应的解决办法来获得受众的兴趣,提高受众的参与感。作为占比12频次、位于话题频次第三位的虚妄假设话题广泛被提及,充分说明了节目对于受众好奇心、求知欲的满足。

与此同时,4(1)型话题的充分展现,以一种全面立体的形式将带有主流色彩的说理论述发挥出作为主流文化的包容性,是值得被受众所认同、推崇的。

(二)理性的道德行为

在本次抽样中,1(2)型话题出现的频次为13,占总样本的 0.06%。结构1(2)型在节目轴上被赋予了认同主流、有道德底线的含义,可以清晰地在节目主轴框架上看出,这是一条在观点和行为轴上同时被认定为强关系轴禁止极的一支。虽然与出现频次最高的7(1)型具有最高的含义相似度,但就1(2)型话题的含义而言,是对道德底线有更高要求的体现。

1(2)型话题的世界里,对于主流虔诚的肯定和对道德底线的无限坚持,将节目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解释为成为社会安全阀,是为推动社会稳定和谐而存在的。因此,作为道德底线的标杆,这种强烈认同主流和坚守道德底线导向的行为虽然占比不大,但以四两拨千斤的实力向社会宣传了青年亚文化节目中主流价值观存在的完全必要的原因。

作为态度更为强化的类型,1(2)型话题出现的频次大幅下跌,由此可知,节目中对于主流文化的认同程度有限,并非一味地倾倒。作为认同主流和有道德底线的组合,二次分类下的1(2)型将目光聚焦且均匀地分布在对家庭、情感、个人认知行为以及社会价值判断的话题中。

节目在家庭情感等话题上表现出有道德底线的状态,也将为青年亚文化倾向重的节目正名——亚文化现象不意味着彻底打破主流,青年亚文化的行为也不意味着无道德底线。一味地无底线、颠覆和彻底地不妥协、不包容并不在青年亚文化的范畴之内,节目以自身话题作为标杆,为污名化青年亚文化的行为做出了明确的、理性的指正。

(三)冷静抵抗的博弈

节目中暗含的观点被分为四种:对主流的认同、对主流的妥协、对主流的抵抗以及对青年亚文化的认同。6(2)型话题(抵抗主流+说理论述)的出现意味着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倾向的崭露头角。作为一种向青年亚文化倾向过渡的观点,对于主流的观点不是一味认同或者是在沉默螺旋影响下的妥协,这种对于主流文化以一种说理论述的形式进行抵抗,无疑是一种冷静且成熟的行为。虽然6(2)型频次并不高,共出现了20余次,在所有可行观点的占比不足十分之一,但这种为反对主流文化而新出现的温和抵抗与冷静陈述两种互相矛盾又相互交织的行为属性也为青年亚文化的蔓延提供了滋养的温床。

青年亚文化的倾向在6(2)型话题中以过渡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使受众麻醉并接受节目中提供的观点态度,为青年亚文化的推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其中对于抵抗事业、个人认知行为的倾向尤为明显,对于情感话题的抵抗倾向微弱,且对于人际关系话题的不做探讨,充分表现出话题偏向的有道德底线。在话题中也暗含对于特定领域重塑价值观的迫切渴望。节目中将着眼点集中于颠覆常规的事业、个人认知行为等话题,也为受众在接触、理解、记忆特定的话题点提供了分寸考量。

(四)不合理的合理性(www.xing528.com)

3(2)型话题(抵抗主流+无道德底线)的出现,具体表现为观点轴上的弱指令和行为轴上的强指令,充分展现了青年亚文化倾向中的观点行为参差不齐,虽有很多不被大众理解的观点出现在大众视野内,但这种不合理的观点能为受众提供一个“社会雨刷器”的作用,为受众揭开迷雾,提高受众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

虽作为主流文化,要以包容的态度去接纳更多的包含青年亚文化在内的亚文化,但包容并不意味着听之任之,任由无底线的行为肆意横行,这样的结果必将以主流被完全颠覆、社会秩序被打破而走向终结。然而,正是节目中存在的这些观点,向社会大众展现了不同观点中的不和谐声音以供大众斟酌评判,并以此唤起社会大众的觉醒,起到对于他们价值观重塑的作用。

此外,3(2)型话题的出现,对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倾向的表达做出进一步的推进。作为样本频率只有8次的观点,这种抵抗主流和无道德底线的观点不容小觑。节目观点中对于家庭话题、社会价值判断话题的主流态度进行了显而易见的抵抗,拉低主流底线的行为看似不合时宜,但能反映社会现状中来自人们心中真切的呐喊和对于天性解放的呼吁。在不合理的姿态的外衣下证实了看似无道德底线的合理性。为受众重新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

(五)崛起中的青年亚文化观

青年亚文化倾向的增强是以大众逐步接受为依据的,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观点选择了用颠覆性、刺激性、隐秘性的说理观点来获得受众的认同,且效果颇为良好。节目样本中7(1)型话题出现的对于青年亚文化的认同且在不包含如1(1)型话题认同青亚+无道德底线、5(1)认同青

亚+谩骂攻击等观点的情况下仍出现了44次,占据了总样本过五分之一的规模,充分地说明了节目中体现的青年亚文化氛围的浓重。同时节目中如1(1)型中认同青亚+无道德底线、3(1)型中认同青亚+谩骂攻击等话题类型出现频次低,也能充分地证明崛起中的青年亚文化是一种“温和崛起”的形式,不必对它们采用强制的、彻底的完全抵抗收编,同时在文化发展的大环境里,所有的文化形式都应该被一种存在即合理的包容之心去看待。

7(1)型话题以认同青亚+说理论述的形式成为节目观点排名第二的话题,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现象倾向强提供了依据。在节目样本的44个观点里,7(1)型话题和4(1)型话题分布上如出一辙,表现出极强的广泛性涉及且观点分布较为均匀。节目中的认同青年亚文化的观点仍然对于家庭、情感、个人认知行为的和主流保持着高度相似的关注度,但与此同时7(1)型话题打破对于主流的魔弹式的认同,但保留了主流的理智模式,起到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的效果,为青年亚文化的温和崛起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发展可能。

(六)从容警惕的心

1(1)型话题(认同青亚+无道德底线)所处的位置是双向许可极的强观点轴,占据了节目主轴中包含观点和行为轴的所有强极,且在话题框架中表现为同类指示轴同类项关系中的平衡关系。在所有和无道德底线相关联的话题中占19次,成为上座率最高的观点。这种类型在节目中的高频出现揭示了在青年亚文化里对于主流文化妥协和抵抗的同时,将颠覆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受到主流文化影响的状况下,受众接受的是有道德底线的价值观,将得体的举止奉为主流的行事风格。在青年亚文化中颠覆状况下产生的无道德底线的说辞会让主流文化保持警惕是毋庸置疑的,但青年亚文化对于“爽”的追求、对于解放天性的呼唤并不是完全无可取之处,同理,对待青年亚文化无道德底线的行为,可以本着平常心和研究的心态去从容应对,而无须草木皆兵。

1(1)型话题无疑是所有节目话题类型中最反常的结构,虽然广泛涉猎几乎所有的观点态度,但尤其钟情于情感话题和社会价值观的表达而其他观点鲜有存在则十分引人注目。这种双向许可极的强观点轴组合之下的观点成功地将青年亚文化少有的情感宣泄、抵抗、大胆的态度精准地定位放大,以颠覆性、无底线的方式呈现出来,无疑为受众是否能保持理智的头脑和从容的心态提供了天平

三、文化与社会价值的冲突

(一)抵抗中的满足

青少年和所有比他们年长的人隔着一条深沟在互相望着。[1]节目中所提供的话题和观点包含了浓重的青年亚文化倾向,尤其是掺杂了大篇幅的对于私欲问题的探讨获得了受众的追捧。在主流的世界里,受众被要求做到对于他人隐私的绝对保护,对于他人要有着宽容之心,这是一种被束缚的行为,与人的天性相悖。

在3(2)型和2(2)型中的两个话题“伴侣的手机我们该不该看”“工作中遇到‘碧池’要不要跟她干架”中,主流文化的态度为看对方的手机是满足自己的窥探私欲,在工作时跟他人的直面冲突是一种不成熟、不理智的做法,都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的行为,而节目中对待这些话题给出的观点一反常态,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通过搜索微博热点话题,对节目中的观点评论进行分析:两个案例都能充分地证明受众对于节目中表现的这些观点的认同感。受众在节目中获得的满足,是一种被主流文化压制状态下的解放,同时也是一种颠覆性的另眼看世界的新鲜感,无论是观点的转变还是天性的解放,都能充分地满足受众企图在抵抗中获得消解负面情绪、解放心灵的需求,所以得到受众的认同也是意料之中的。

(二)边界的消解

有时,青年亚文化只是把矛盾转化到了微观的层面,转换到象征关系中。[2]节目中另一个青年亚文化现象倾向严重的表现为:把敏感话题放在台面上大胆地讨论,将其他节目中不提供的话题类型展现在受众面前,能充分地解决节目中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也为获得受众的欢迎提供了先决条件。

虽然节目中提到的很多关于婚姻的观点并没有受到受众完全的认同和追捧,受众对于主流文化的不完全认同和对青年亚文化观点的选择性接纳,也正充分地证明了受众思想水平的提升,而不是魔弹论影响下的人云亦云。

(三)密涅瓦的双面猫头鹰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古希腊神话中意指理性的象征,[3]而双面则是代指了一种对立性。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群体即是处于这样一种双面人的状态,大众在处理某个或某类事物时实际做法往往与其真实情感并不匹配。两个7(1)型话题“人工智能算爱情吗”“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一种解释路径。

上述两个话题均表现出了对传统道德的反叛,甚至上述案例中人工智能算爱情这一辩题最终还获得了胜利,但在现实社会中此类反传统的现象却并不占据主流地位。单从受众评论的角度看,广大网友尽管内心中对青年亚文化偏向的观点较为认同,但又隐晦地点出了并不会付诸行动,这更加表明当下大众对于青年亚文化更多表现出一种内心认同但又行为理性的状态。因此,面对当前制度较为先进而思想略显保守的社会环境,大众会选择一个温和、折中的方式进行观点表达,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不公现象的反感、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地抨击,并将一切的不满情绪以吐槽、嘲讽的形式进行呈现,这在7(1)型话题中广泛存在;然而从行为上,大众却如同密涅瓦的猫头鹰一般冷静睿智,这种矛盾在网友的评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文化”一词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特殊性以及意识形态的概

念。青年亚文化更是基于青年人对主流文化的难以融入以及对于话语权的迫切渴望结合产生的。通过研究发现,网综节目《奇葩说》中的青年亚文化倾向集中在节目中对于话题的设定和观点的表达。将节目中的观点代入语义方阵解析共得出16种类型的组合结构,剔除5种不存在的结构框架后进行分析并发现:占比频率次数最多的前五项分别为:认同主流+说理论述、认同青亚+说理论述、抵抗主流+说理论述、认同青亚+无道德底线,认同主流+有道德底线。以此可以得知:节目中对于说理论述的形式的广泛运用,打破了传统观点里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刻板印象,即以谩骂攻击和无道德底线为导向的存在方式,而转向一种具备了包容性、理智性、温和折中性的类型为出发点开始的说理论述,充分展现了该节目值得研究的原因。而从节目中出现的话题占频比第一(认同主流+说理论述)的71次,到占比第三(抵抗主流+说理论述)的20次,同样作为说理论述类型结构的观点表现出极大的落差。经统计发现,认同主流的观点频次为89次,抵抗主流的频次为30次,认同青亚的频次为67次,表示认同主流的观点频次几乎等于抵抗主流+认同青亚的观点之和,也就意味着认同主流和认同青亚的两个阵营是势均力敌的关系。而反观二次编码后的话题类型呈现出均匀化,节目话题和观点对于青年亚文化中应有的抵抗性、妥协性和颠覆性都进行了充分的演绎,体现出节目对待所有可知话题的关注和理解是以充分理性的态度去满足受众对于不同话题的需求。

研究将节目中的话题进行二次分类,并对出现频率排名前三的话题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节目的话题是以认同主流、认同青亚和抵抗主流的频率排名的。二次分类下的节目话题里,认同主流文化的类型将注意力聚焦于家庭和对社会价值的判断,对于认同青亚类型的话题而言,观点的倾向主要在于家庭和个人认知行为,而抵抗主流的话题虽然样本较少但均匀地分布在家庭、事业、人际关系等话题中。颠覆性的观点和理智的主流文化的碰撞得来的不是一方观点的强化和另一方观点的退出。相反,更说明了一种观点的融合和彼此间缝隙的扩散式的消弭。在行为层面,理智成熟的受众认同了青年亚文化展现的温和折中的观点表达方式。

总体而言,当下的青年人更愿意选择用委婉的吐槽、解构经典权威的恶搞去替代严肃的批评,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更认同由正面冲突转向温和的协商。但这一切努力也难以改变他们居于从属地位的现实,青年亚文化必将被框限在一个范围中。然而,由于本研究对于受众层面的考量存在一定局限,因此上述讨论是否完全成立还有待商榷,故针对受众的大范围实证调查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英]斯图亚特·霍尔,托尼·杰斐逊.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M].孟登迎,胡疆锋,王蕙,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48-62.

[2]马中红.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J]. 青年研究,2010(02):60-67+95-96.

[3]胡疆锋.从“世代模式”到“结构模式”——论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8(02):67-72.

[4]闫翠娟.“愤青文化”的历史追思与当代启示——以“摇滚愤青”崔健为观察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8(08):87-93.

[5]平章起,魏晓冉.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冲突、传播及治理[J].中国青年研究,2018(11):35-41.

[6]王树良,谌椿.自我认同与符号消费:网络自制节目中的符号建构研究——以《奇葩说》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6,38(10):42-53.

[7][法]A J 格雷马斯.论意义[M].冯学俊,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25-134.

[8]TONY J. The Teds:a Political Resurrection[J].Working Papersin Cultural Studies,1973(22):2-10.

[9][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李盛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83.

[10]COHEN P. Subcultural Conflict and Working-class Community[M]//

COHEN P. Rethinking the Youth Question. Macmillan Education UK,1997:82-83.

[11][加]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37-46.

[12]BRAKE M. Comparative Youth Culture: The Sociology of Youth Culture and Youth Subcultures in America,Britain,and Canada[J]. Routledge,1986:6.

[1] [美]玛格丽特·米德. 代沟[M]. 李盛平,译.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83.

[2]COHEN P. Subcultural Conflict and Working-class Community[M]//COHEN P. Rethinking the Youth Question. Macmillan Education UK,1997:82-83.

[3][加]哈罗德·英尼斯. 传播的偏向[M]. 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37-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