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钰涵 西北政法大学
【摘要】“谷雨”系列微纪录片是一部完全依靠网络宣传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其篇幅短、传统文化主题、拍摄制作精美等特点充分迎合了网络受众的视听习惯,也符合当下呼吁回归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本文以“谷雨”系列微纪录片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该纪录片的创新与不足。
【关键词】微纪录片;谷雨;创新;不足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媒介的多元融合,受众的视听习惯在不断地改变,纪录片也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巨变。微纪录片依托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生产传播运营,既继承了传统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真实特征,同时也因为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其在制作手法、内容题材、剪辑方式、传播途径等方面也有许多的独特之处。“谷雨”系列微纪录片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在互联网上播出的微纪录片。该系列微纪录片最开始只是简单地记录传统手艺老工匠,随后明确了第一个子系列“谷雨·传统手艺”,以及第二个子系列“谷雨·新工匠”,目前是两个系列不规则地交替推出。本文以“谷雨”系列微纪录片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分析新媒体环境下该纪录片的创新与不足。
一、“谷雨”系列微纪录片的简介
“谷雨”系列微纪录片是杭州九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出品的一系列持续更新的网络微纪录片,这个由30多人组成的团队从2015年12月起开始策划制作,2017年初播出第一条微纪录片《谷雨|茶碗儿里敲打出的民间乐章》。“谷雨”系列微纪录片以匠心精神为核心,关注中国传统手艺,记录了中国传统老艺人的坚守与保护,也记录了新时代新工匠的传承与创新,提出了“一门手艺,就是一种活法”的价值理念。在2017年6月18日发布的概念片中提出了“谷雨是一双眼,让我们看见,活在老艺人嬉笑怒骂里的传统手艺。谷雨是一双手,让我们重新触摸,新工匠们断舍离后的传统之美”的观点,并将自身定位为老艺人和新工匠之间互相理解的桥梁。
“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完全依赖网络平台播放,开设有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账号,在腾讯视频、搜狐视频、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以下简称B站)等网络视频平台上注册账号播出,平均3—4天推出一条微纪录片视频,并且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的个人空间上不定期推出与微信公众号推文相似的专栏文章。截至2019年9月2日,“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已推出以“谷雨”系列为开头的视频共194条,其中3条有关团队初心和部分创作花絮,其他191条均为微纪录片。最初推出的22条微纪录片并无子系列标签,从2017年4月21日推出的《【谷雨·传统手工艺】常山贡面,曾让皇帝变吃货,但现在子孙都不愿意学》开始打上子系列标签,以“谷雨·传统手工艺”推出一段时间微纪录片后改名为“谷雨·传统手艺”。2017年7月20日推出了第一条“谷雨·新工匠”子系列纪录片《【谷雨·新工匠】葫芦烙画,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开新花》,截至6月1日,“谷雨”系列微纪录片“谷雨·传统手艺”子系列已推出133条,“谷雨·新工匠”子系列已推出37条。2017年10月10日推出的《【谷雨·传统手艺】神仙豆腐,在仙居大山里,用树叶做自带仙气的豆腐》在B站上的播放量高达69.7万次,曾达到全站日播放排行榜第17名,弹幕和评论区评论多达6813条。
二、“谷雨”系列微纪录片的创新
(一)面向网络独具特色
“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完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不依赖于传统媒体,虽然可能会因为缺少传统媒体官方身份背书而在权威性、影响力、可信度上略有不足,但也正是因为“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只针对网络平台,因此在制作和传播方式以及传播途径上更迎合网民的视听习惯,满足网民对于微纪录片的需求。首先,为迎合网络受众的碎片化视听习惯,在微纪录片时长方面,“谷雨”系列微纪录片的单集时长通常控制在6分钟以内,多为3—5分钟,只有3集微纪录片时长超过7分钟,分别是:2017年4月19日尚未明确子系列时推出的《谷雨|湘西神秘之地,巫族文化最古老的传承方式——傩戏》,单集时长为7分31秒;2017年6月23日推出的《【谷雨·传统手艺】侗族芦笙,吹奏出侗寨人的悲欢喜乐》,单集时长为7分45秒;2017年8月28日推出的《【谷雨·传统手艺】沈宝山,最后一家中医世家传承的中药老字号》,单集时长为7分50秒。5分钟左右的微纪录片既能够简略地传递信息又能够有效地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其次,“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在播放平台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策略性,不仅在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面向全网全年龄受众的视频平台上播出,还主动在以年轻用户为主的B站上注册账号播出。“谷雨”系列微纪录片主动在B站上进行播放,有效地迎合了青年网民的视频平台使用习惯,通过青年群体间的人际传播,无形中为自己进行“吸粉”宣传。
(二)内容选择别具匠心
囿于微纪录片的篇幅所限,“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在每集内容编排上只能包含单一的主题。不过尽管每集具体素材并不相同,“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在整体内容选择方面仍旧保持着统一的主题——匠心精神。“谷雨”系列微纪录片虽然选择在网络平台上播出,但在内容选择上却并没有“跟风”网络热议话题,不随意使用任何网络热词,更不去“蹭”网络热点。“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大反当下速度第一、利益至上的眼球经济之道,刻意放慢速度,将时间沉淀下的内容再次呈现给大众。“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将手艺和人紧密结合,通过每一个手艺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呈现一门手艺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片段。例如,在2017年5月3日推出的《【谷雨·传统手工艺】畲族彩带,千百年以来,她们以此定下终生大事》中,通过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畲族彩带编织手工艺传承人蓝延兰讲述自己儿时和外婆学编彩带,如今年轻人却没几个人会编,现在自己开彩带编织工作室免费教别人编彩带。通过手艺人对自己生活的讲述,呈现出畲族彩带近年来发展的不足。2018年5月10日推出的《【谷雨·新工匠】这个把自然穿上身的姑娘,把生活过成诗》,则是通过一个离职创业制作手工蓝染服饰的年轻女性,既简要介绍了传统手工自然染色技艺,又呈现了当下人们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思考。围绕匠心精神,“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展示了畲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呈现了制作古墨、演奏瓯乐、扇面作画等经典场面,从民族特色到大众传统,从衣食住行到金银玉器,从过去到现在,既介绍了各色手艺,又讲述了手艺背后每一个个体的故事。
(三)画面文字饱含人文主义色彩
“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因为不受传统电视媒体仅能以声画模式线性传播的限制,故而可以通过每一集视频的标题文字来传播一定的内容,弥补视频仅传递声画信息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标题文字向观众传递纪录片的主题思想和情绪偏向,以及纪录片创作者的人文主义关怀。“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几乎每一条视频的标题都与当集视频主题相关,或介绍该手艺的特点,或介绍该手艺的现状,且包含创作者的态度和情绪。例如,“谷雨·传统手艺”子系列中的《【谷雨·传统手艺】侗族芦笙,吹奏出侗寨人的悲欢喜乐》《【谷雨·传统手艺】一位老人,守着一座老窑,等待春天》《【谷雨·传统手艺】面朝大海,跳支鼓迎你归来呀》,“谷雨·新工匠”子系列中的《【谷雨·新工匠】乾隆年间香铺里的1600种方子,落在了一个90后手里》《【谷雨·新工匠】沉迷雕刻的小皮匠,一切不过兴趣使然》《【谷雨·新工匠】首饰制作,美院第一批首饰专业,创立中国风格首饰》。“谷雨”系列微纪录片除了在标题上具有特色外,在每一集纪录片的最后,还有两三句如同偈语般对手艺或者手艺人的评价,既是一集纪录片的小总结,更是站在人文主义立场对匠心精神这一大主题的突出,充分展现创作者立场。在介绍瓯乐的微纪录片中,用“一盏茶碗敲敲打打,是民乐的智慧,也是传统的心声”表达创作者对于瓯乐乃至整个民乐的定位——“心声”。2017年11月6日推出的《【谷雨·传统手艺】一位老人,守着一座老窑,等待春天》的结束词是“人老了,窑也老了。心中之火不灭,窑火终不停歇”,这既强调了微纪录片中泥条盘筑技艺传承人、曾代表中国去希腊表演该技艺的金跃安老人对于这座老窑和这门技艺的态度,更是创作者对于传统技艺的态度,尽管传统技艺在传承的道理上艰难险阻不断,但是只要心中之火不灭,传统技艺就永远能够传承下去。
(四)充分发挥多平台特性
“谷雨”系列微纪录片虽然是缺乏官方背书的网络纪录片,但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利用了网络平台的多元性,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考虑到部分用户的媒介接触习惯,以及播放视频的流量损耗问题,将仅以视频为载体的纪录片,转变为图文并茂的纪录篇章,扩充了传播方式。与此同时,制作团队还利用微博、微信平台与受众直接互动,提高传播效率。尽管这种图文模式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算是纪录片,却可以达到为纪录片本身引流的效果。“谷雨”系列微纪录片的制作团队在进行内容宣发的时候考虑到不同平台的特性,将纪录片内容拆解,对传播形式进行二次加工,迎合不同平台受众的使用习惯,通过优质的内容吸引不同类型的受众,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的同时,为纪录片导流提升受众黏性。在“谷雨”官方微信公众号文章下,经常可以看到受众与创作者的留言互动,创作者在向受众深入讲解纪录片内容的同时,有时也从受众那里得到更为感性和细致的认识。这种利用平台特性的良性互动可以帮助创作团队及时调整纪录片的拍摄思路和切入角度,以便创作出更好的内容。
三、“谷雨”系列微纪录片的不足(www.xing528.com)
(一)介绍不足,缺乏深度
“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全系列均无任何旁白或解说词,只有被访者一个人的阐述,且时长多在3—5分钟,使全系列纪录片皆给人一种时间仓促、浅尝辄止的感觉。截至2019年9月2日,“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已经介绍了至少180位传统手艺人或新工匠,涉及饮食、服饰、医药、音乐、舞蹈、生活等众多领域,但是由于没有解说词,且被访者由于对主题非常熟悉,常常会忽略普通观众在相关领域的知识的缺乏,故而大多数微纪录片都未能对当集的传统技艺进行清楚的说明。例如,《谷雨|这是中国的“RAP”,听众却只剩下耄耋老人》中,仅仅通过传承人之口对“金华道情”的表演形式和道具做了简略的介绍,但对于金华道情的历史渊源、经典剧目、唱词习惯等均未做介绍,使观众在看完4分09秒的视频后除了知道目前道情受众严重老龄化外,仍对道情这一传统艺术充满疑惑。尽管随着该系列微纪录片的不断推出,相较最初的情况已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介绍不足。且整系列微纪录片还存在着深度不够的问题,创作者制作纪录片是为了记录这些传承艰难的传统技艺以及传统和现代共同孕育出的新技艺。但由于只是强调传承的艰难,没能深入每一项传统技艺中去挖掘其独特之处,使得每一集缺乏“个性”,找不到每一门技艺可以直击人心的亮点,不仅不能完整表达每一门传统技艺的独到之处,更不利于纪录片的有效传播。而对于同类型的传统技艺,如制茶、制墨、刺绣等,若不深入,则很难让观众留下印象。
(二)地域局限性较大
尽管“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已记录近200种传统技艺或现代技艺,但所涉及的地域仍只有浙江省、福建省、湖南省、江西省、贵州省、安徽省6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其中最集中于浙江省,其次集中于福建省、湖南省,而对我国其他地区则尚未涉猎。对于浙江省的详细介绍的确有利于观众对浙江地区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如果只将注意力集中于一地,则不能全面完整地记录我国传统手艺的传承与发展,更会使非浙江观众产生疲惫感,降低传播效果。我国有56个民族,23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如果均按照“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对浙江省内传统技艺的纪录模式——全部介绍完后再进行下一个地区,那么观众很快就会由于缺乏地域的多元性而降低对其的关注度。应当把握好我国地大物博的优势,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传统技艺有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穿插推出,甚至可以同观众互动,由观众投票选择未来几集的拍摄地区和相关传统技艺,满足不同地区观众需求的同时,可以帮助创作者尽量避免遗漏某些名气较小但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更能引导观众对“谷雨”系列微纪录片保持长期关注。
(三)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总体而言是一部质量相对较高,有主题、有思想、有特色、有人文关怀的微纪录片,在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谷雨”系列微纪录片的“谷雨是一双眼,让我们看见,活在老艺人嬉笑怒骂里的传统手艺。谷雨是一双手,让我们重新触摸,新工匠们断舍离后的传统之美”理念,以及作为老艺人和新工匠之间互相理解的桥梁的自身定位,既符合当下回归传统的时代潮流,又助力于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还包含对于每一位手艺人的人文主义关怀。尽管在众多视频平台播出,但如此独特的系列微纪录片在宣传推广上力度却明显不足。在名为“GUYU谷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自2016年1月11日发布了首篇名为《观世界|九山半水半分田,丽水景宁畲族风情》的推送文章后,截至2019年9月10日共发布推文388篇,其中在前期由于公众号定位不明确,还发布了数十篇与“谷雨”系列微纪录片无关的推文,且推文阅读量多则两三万,少则二三百,并没有出现“10万+”级别的爆款推文。此外,“谷雨”系列微纪录片还开设了名为“谷雨故事”的淘宝店,售卖在纪录片中介绍过的部分物品,店铺粉丝数仅有17429名。由此可见,“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在宣传推广上仍需继续发展。
总结
“谷雨”系列微纪录片是一部完全依靠网络宣传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其篇幅短、传统文化主题、拍摄制作精美等特点充分迎合了网络受众的视听习惯,也符合当下呼吁回归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创作团队既深入山区村落,采访传统技艺传承人,守护我国传统技艺的发展,又重视现代年轻新工匠们的发展与创新,并以自身纪录片为纽带,连接传统技艺与现代思维,推动传统技艺的重生。尽管“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在选题立意方面值得肯定,但仍存在介绍不足、缺乏深度、宣传推广力度较小、地域局限性较大等问题。该系列微纪录片在表现形式上,可以考虑添加文字说明,解决介绍不足的问题;在内容上,可以深入挖掘技艺背后的故事和情感,突出每一门技艺的独到之处,以解决缺乏深度的问题。此外,可以借助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留言板等多个平台,与观众沟通交流,适当地设置投票、抽奖等活动,既可以加强受众黏性,又可以通过观众票选结果选择拍摄地区和内容,解决地域局限性问题。只要不断地改进问题,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做好宣传推广,“谷雨”系列微纪录片就可以既满足受众的好奇心,传播知识,又帮助传统技艺传承、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石姝莉,霍鹏飞. 2010—2016年我国微纪录片研究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2):40-41.
[2]董娃.新媒体语境下微纪录片的传播特征[J].青年记者,2016(12):77-78.
[3]赵舟敏.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嬗变及前瞻[J].当代电视,2016(01):20-21.
[4]金春波.媒介融合时代微纪录片的创新策略[J].视听,2016(03):31-32.
[5]张晓萍.纪录片“微传播”框架下的“微”形态[J].传媒,2016(24):50-51.
[6]焦道利.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7):107-111.
[7]李瑶.SoMoLo模式下微纪录片的社交媒体营销研究[J].现代视听,2014(07):14-17.
[8]王春枝.微纪录片: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新样态[J].电视研究,2013(10):49-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