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AI合成主播的特征及影响探析: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

AI合成主播的特征及影响探析: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AI合成主播;特征;影响当今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产品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已离不开它带来的便利。目前虽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只能模仿人类的部分功能,但也深远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分析AI合成主播的特征和影响有助于促进新闻播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它的完善升级提供参考。何强认为AI合成主播开创了音视频和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

AI合成主播的特征及影响探析:人工智能时代的变革

高瑞光 广西艺术学院

【摘要】AI合成主播从2018年11月诞生以来,一直被学界和业界所关注,但没有对它的特征和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就基于新华社AI合成主播进行探析,试图理清它的特点和对新闻行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它通过对真人主播的数字化模拟进行新闻播报,具有高度拟人化特征。它是真人虚拟形象在场,身体离场。它全时段在线,一身多报,没有口误、停顿等人为失误,精准度和工作效率高。还可以降低人工、时间成本,生产成本总体较低,但播报类别不明晰,个性化程度低,缺乏人文情感。它的诞生给传统新闻播报行业带来了冲击,它缩短了采编到播报的流程,内容编辑精简化,发布较为快速,给主播行业带来压力,真人主播从台前转为幕后,它改变了主播和受众的关系,从人人互动到人机交流。未来新闻播报行业可能是AI合成主播和真人主播共存的局面,而AI合成主播将向人性方向转变。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AI合成主播;特征;影响

当今是人工智能的时代,人工智能产品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已离不开它带来的便利。其实早在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和邓恩·埃德蒙就建造了世界上的首台神经网络计算机。之后,“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大胆猜想智能机器的可行性。1956年,计算机专家约翰·麦卡锡第一次提出了“人工智能”一词,人工智能至今已跌跌宕宕发展了近70年。如今人工智能的优势已经很明显,2015年腾讯公司发明写稿机器人,它几秒即可完成一篇消息稿,一天可完成上千篇稿件,效率之快令人惊叹;2016年谷歌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人工智能打败了人类顶级选手;大数据推送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互联网之中,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生产和发布机制。目前虽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只能模仿人类的部分功能,但也深远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智能与媒体的结合,促进了新闻媒体行业的转型和发展,2018年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每个时代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1]人工智能与媒介的结合,改变了传统新闻行业的格局,新闻媒体迫切需要抓住人工智能这一技术,进行改革换代,可以说,人工智能开创了媒体行业的新时代

2018年11月,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发布了世界首个AI合成主播,三个月后,站立式AI合成主播和全球首个AI合成女主播也分别亮相。据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研究员何强所说,自上线至2019年3月,AI合成主播全面服务于新华社多个部门的选题策划,目前共播报新闻3900余条,累计时长达12000多分钟,参与了包括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9年春运、2019年春节、2019年全国“两会”等重要报道。[2]AI合成主播的诞生,一方面,它以拟人化、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吸引了新闻播报行业的兴趣,但其语音语调、动作手势等仍和真人有一定差距,受众并不是完全能够接受。另一方面,它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播报行业,不仅缩减了从采编到播报的流程,也给真人主播增加了压力,主播和受众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我说你们听”到“我说大家说”,从“人—人”交互到“人—机”交互的关系。分析AI合成主播的特征和影响有助于促进新闻播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它的完善升级提供参考。

一、人工智能时代下AI合成主播的相关研究

AI合成主播的诞生引起了新闻播报行业的改革浪潮,这种比真人工作效率高的新型主播改变了传统新闻播报领域的流程,近年来学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随着这项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程度还远远不够。

在查阅相关文献时,截至2019年10月21日,在中国知网论文库内搜索主题含“人工智能新闻”“人工智能传播”“AI合成主播”的论文分别有289篇、157篇和31篇,2016年开始相关论文呈指数式增长,而且主题词靠前的有“人工智能”“机器人”“新闻传播”“大数据”“媒介融合”“新闻伦理”等,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于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

一是对人工智能时代整个新闻传播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兰教授系统地描述了智能时代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她从智能化技术对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的每个阶段进行思考,认为智能化技术使这三个阶段的界限变得模糊,三者相互渗透、相互驱动,逐步构建了新的内容生态。[3]顾博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论述了媒介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现状,认为未来融合智媒将会是陪伴型、感官平衡型和场景体验型媒介。[4]

二是对某个智能技术和新闻业结合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陈相以今日头条为例分析了算法推荐的优势和局限,他认为个性化推荐系统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但也容易造成“信息茧房”、价值判断缺失等负面效应。[5]牛静和侯京南认为人工智能换脸技术引发了伦理问题,损害真实性,威胁个人安全,危害公众利益,需要法律、技术和应用者的共同规范。[6]沈浩和袁璐认为技术产生媒体的革命性变革,机器人新闻写作、无人机报道和VR/AR 报道的出现,正是媒体融合智能化的呈现,但技术服务于媒体,内容依旧是行业的基础支撑。[7]

三是对人工智能可能会带来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郑宁认为“人工智能+媒体”时代的法律问题表现在AI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和侵权责任认定问题,当然还有AI是否具有法律人格、AI涉及的劳动法等问题,需要运用既有法律或创造新法律来规范。[8]刘茂锦研究了人工智能用于新闻业的法律和伦理问题,他认为人工智能和新闻的结合,引发了生产内容的版权问题、私人信息安全的保护问题、人类新闻从业人员与人工智能的角色界限问题。他认为健全相关法律、提高人工智能所有者的社会责任感、推动全民的人工智能知识教育,可以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业。[9]

(二)关于AI合成主播的研究

由于AI合成主播去年才正式发布,研究它的相关论文只有20余篇,主要是AI合成主播在新闻领域的应用表现、造成的影响和前景分析这三个方面。

一是AI合成主播在新闻领域的应用表现。何强认为AI合成主播开创了音视频和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满足了用户多元新闻的需求,丰富AI合成主播的面部表情和声调语气,能够进一步提升它的影响力。[10]田佳玮分析了新华社AI合成主播的新特征,以及内容精编、成本低、数字叙事等新特点。 [11]

二是AI合成主播对新闻行业造成的影响。周锦童认为人工智能时代AI合成主播可以“克隆”和“分身”,工作效率高,提高了新闻播报效率,它成为真人主播的重要辅助工具,推动传统电视媒体智能化编辑部的生成。[12]茅莹分析了AI合成主播对传统主持人行业的冲击,她认为AI合成主播虽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传递效率,但它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主持人要提升思想深度,定位垂直领域,和受众互动交流。[13]

三是AI合成主播的前景预测。王泽华认为未来生活中,AI合成主播的功能或将由服务于媒体更多转向服务于个人,成为网络传播环境中个性化定制的资讯服务助手,服务于未来生活的各类场景,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14]张帅认为研发观念的突破和社会大众的创新需求产生了人工智能主播,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是定制化生产、交互化沟通、情感化发展、智慧化升级。[15]王乐巧认为AI合成主播对新闻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主持人群体从台前转变为幕后,而记者群体则从幕后转向了台前,无论人工智能与媒体行业怎么融合,重视受众群体的信息接受体验是永不过时的。[16]

(三)对AI合成主播的思考

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传播领域的融合是当今时代的发展方向,机器人写作、个性化推荐技术、沉浸式新闻的成果令人惊叹,对这些产品也有较为显著的研究。而AI合成主播的研究数量很少,且主要关注对传统主持人带来的冲击和它的前景预测,全面分析AI合成主播有助于更好使这项技术为人所用。

本文立足于新华社“新小浩”、“新小朝”和“新小萌”等AI合成主播,分析它们在播报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特征,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对这一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思考,有助于完善AI合成主播技术。

二、AI合成主播形成的原因

继机器人写作、大数据推荐技术、沉浸式新闻之后,AI合成主播是人工智能和传媒产业结合的又一重大突破。它的出现是多方作用的结果,拟人化的人工智能技术是AI合成主播的基础,而传统新闻行业迫切需要改革,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行业的融合趋势下,AI合成主播终于诞生。

(一)拟人化智能技术革新

目前,我们处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转变时代,机器只能模仿人的部分功能,虽然有些先进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但还不具备人的全部功能,更别说各项技能全面超越人类了。现在大量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依附较大,属于弱人工智能的范畴,当然,AI合成主播也不例外

语音识别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在近几年间发展明显,它可以从声音和图像上对真人进行模仿,从而合成真人的数字化形象。AI合成主播的声音采用波形建模技术,使声音更加真实;它的图像通过模型优化,更加立体生动,从而使虚拟主播像真人一样展现。搜狗分身技术是搜狗公司开发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基于真人语音和图像智能合成模拟形象,从表情、声音、动作、思维等方面进行拟人化训练,从而生成形象逼真的AI合成主播,而且它能够“分身”,可以分为几个主播同时播报不同新闻。

这些拟人化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是AI合成主播的重要技术支撑,使它能够像真人一样有声音、表情、嘴唇动作,甚至肢体语言。没有这些人工智能技术,AI合成主播就成了空中楼阁。

(二)传媒产业需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在新闻作品的产生、制作、发布和反馈各个层面,对于传统新闻行业来说,人工智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不抓住智能技术进行融合改造,必将被时代淘汰。媒体智能化可以及时传递突发消息,根据受众兴趣推送相关新闻,用沉浸式的方式展现新闻。

传统的新闻播报行业,一个真人主持人一天的工作时间有限,而且还会出现口误,也不能“分身”,同时播报多条消息。而AI合成主播就可以突破这些局限,从而使新闻播报更有效率,这是传媒智能化的又一成果。

正是在传媒业亟须改革的压力下,新华社和搜狗公司成立联合项目组,进行技术创新和突破,共同研发AI合成主播,并在2018年11月发布了全球首个双语AI合成主播,之后又对搜狗分身技术进行了革新,于2019年2月发布了站立式AI合成主播和AI合成女主播。AI合成主播不仅在中国多个电视台得到应用,而且走向了国外,这说明国内外的传媒产业都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三)国家对人工智能的支持

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依靠技术的支撑和各行业的需求,也需要政策的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得到了各业界、学界等专业人士的重视,还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

早在2017年7月国务院就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30年使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17]。5个月之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又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18]2018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并指出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健全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19]2019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第三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加强人工智能研发应用。[20]

国家层面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各省市也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智能技术和媒体行业的结合是人工智能和实体行业融合的重要一项,智能化媒体为新闻领域提供了更多的报道方式和呈现形式。AI合成主播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播报行业,它可以解放一部分劳动力,简单、重复的消息可以使用AI合成主播替代,从而降低人工成本,这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优势所在,也是被多方看好的原因之一。

三、AI合成主播的特征分析

AI合成主播根据真人主播的形象和声音进行数字化模拟,从而能像真人主播一样播报新闻,它具有拟人化程度高的特点。它可以“分身”播报新闻,全时段在线,而且根据文本生成语音不会出现口误,工作效率比真人要高。它的研发初期成本可能较高,但后期费用会变低,而且代替部分人工,缩短了新闻生产播报流程,总体上会降低新闻播报成本。但AI合成主播的表情、动作、语调和真人有一定区别,播报类别也较为宽泛,主题不明晰,个性化程度低,目前只适用于播报突发新闻等一些相对简单的新闻,对于需要有感情播报的新闻则不太适用,而且随机应变能力比真人弱。

(一)真人虚拟形象在场

人工智能时代,传播中的缺席与在场一直是新闻传播学者研究的关注点,媒介融合导致自我呈现的方式发生改变,会出现智能机器和人合一的“赛博人”,也会出现虚拟的真人形象,AI合成主播也存在身体在场与否问题,这需要进一步对它进行探讨。

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首个AI合成主播“新小浩”就是以新华社真人主播邱浩为原型的,而英文AI合成主播“新小朝”是以新华社英文主播张朝为原型的,首个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是以新华社真人主播屈萌为原型的。这些AI合成主播都是通过真人建立数字化模型,后期再经过语音、唇形、表情和动作数字合成,都有着真人在幕后的参与。

AI合成主播看似真人主播在场,实则缺席新闻播报,而是他们的虚拟形象在场,人工智能技术使传播中的身体缺席与虚拟在场达到了统一。在AI合成主播播报消息的过程中,真人主播声音、图像数字化形象在场,而身体缺席播报新闻的画面。

(二)效率和精准程度高

新华社AI合成主播播报的新闻内容较为精简,视频新闻往往在一分钟左右,不会有人为停顿、走神等无用信息,这让受众能立刻接收到最有用的信息,符合现代快节奏、碎片化的特点。而且它可以不用提前熟悉新闻稿件,减少了人为准备时间,提高了新闻传递的效率。

它利用搜狗分身技术实现一个主播“分身”同时播报多个新闻,提升了工作效率。真人主播一天工作时间有限,由于人为因素还会出现一些念错消息的失误,而AI合成主播则可以全天24小时在线,而且不会念错消息文本,精准程度更高。

随着拟人化技术的进步,AI合成主播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进一步提升自身播报形象和播报效率。站立式AI合成主播“新小浩”增加了手部肢体动作,通过语义配合做出相应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它的形象更为生动。AI合成女主播“新小萌”播报新闻的定制周期变短,表现效果更好,也更稳定,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

(三)新闻播报成本降低

AI合成主播根据真人主播少量真实的音视频数据,通过学习建模,就可以生成逼真的分身模型,以较低成本完成真人主播的个性化定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便捷性。

新华社和搜狗公司联合研发的AI合成主播,前期研发费用高,但后期使用费用会变低,整体上降低了新闻播报的成本。一些简单的搭档主持、新闻播报和互动交流可以用AI合成主播替代,这就减轻了相关机构的财务压力,降低新闻生产的人工成本。

互联网时代,谁能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消息,谁就掌握了信息主动权,AI合成主播就可以缩减从采编到播报的流程,将核心的内容快速呈现给观众。直接把新闻稿转化成音视频播报出来,不像真人主播需要一些准备时间和提字板,减少时间成本。

(四)人文情感表达欠佳(www.xing528.com)

新华社AI合成主播播报新闻内容较为繁杂,社会民生时政要闻、文娱体育等新闻都是其播报内容,专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特色。AI合成主播在播报新闻时,拟人化程度较高,但仔细观察仍可以看出和真人主播的区别:表情、动作略显僵硬,语音、语调照本宣科,没有抑扬顿挫,没有情感的融入,没有人文的气息。

对于突发消息的播报,AI合成主播能够胜任,但这种单一、浅显的刻板模式不适用于个性化的新闻播报方式,因其缺乏人文性和自主意识。它播报新闻没有温度,也没有真人主播的个性魅力。

AI合成主播虽然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不断贴近人类口语传播,但跟真人主播相比还是没有人类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表明,现阶段AI合成主播还不能完全代替真人主播。

四、AI合成主播对新闻播报行业的影响

AI合成主播改变了传统新闻播报的上下游,从采编到发布,再到与受众的关系,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它播报的新闻消息往往很短,这就需要文本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它减少了采编的流程,发布新闻更为快速。它以真人主播为原型,根据其提供的音视频数据进行建模,真人主播从台前转为幕后,而AI合成主播则到了台前,展现在受众的面前。传统主播和受众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而AI合成主播和受众的关系则是机器与人的交流,是人机互动。AI合成主播推动了新闻主持行业向纵深方向的发展,促进人工智能和其他媒体应用的融合。

(一)调整采编流程,发布从延迟到及时

AI合成主播播报的新闻很多需要现场采访镜头,这就需要记者在新闻现场主播,需要更多的出镜记者。AI合成主播新闻文本内容简短,而且短时间就可合成视频新闻,大大提高了从采编到发布的效率。

传统的新闻主持人,需要化妆、造型、字幕等很多幕后工作人员,而AI合成主播只需将播报的新闻文本录入电脑,就可以形成音视频播报。减少了人工的使用和工作流程,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更具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闻时效性

从采编到发布都有一个过程,信息发布得越快,在媒体竞争中越占据有利地位。AI合成主播使新闻信息的发布从缓慢到快速,调整了从采编到播报的程序。

(二)冲击主播行业,真人从台前变幕后

AI合成主播冲击了传统主持人行业,它根据真人主播声音、图像和逻辑进行数字化模拟,减少了后期制作成本。此时,真人主播从台前变成了幕后,而AI合成主播则到了台前播报新闻。

目前AI合成主播是真人主播的一种辅助工具,它可以替代人工播报简单重复的新闻,而难度较高的新闻播报任务,像一些有深度、有内涵、有感情的新闻仍需要真人主播。

AI合成主播的先进性已经显而易见,这给真人主播带来一定的压力。真人主播需要全面提升自身水平,提高相关新闻领域的专业能力,打造自身的个性魅力,充分利用创造力和人文情感,做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主播。

(三)改变受众关系,交互从人人到人机

AI合成主播和真人主播在信息收集、处理和呈现方式上表现不同,它播报新闻改变了受众观看新闻的体验,有些人并不能完全接受,认为它会降低新闻播报的质量。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量的信息需要播报,受众信息需求的增多,它的作用将愈加明显。

传统主持人播报新闻是“我说你听”的模式,而AI合成主播播报新闻则是“我说大家说”的模式,因为它本身就是人们关注的对象之一,具有时新性。而且AI合成主播具有很好的信息接收和反馈能力,通过和受众的互动能够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增强他们之间的黏性。

AI合成主播可以和真人搭档主持在台上进行互动,也可以和受众进行交流,机器与人的沟通扩大了传播效果。人机交互既有和它的忠实受众之间强关系的连接,也有与对它关注度不高的受众之间弱关系的连接,强弱关系圈层加强了AI合成主播的社群效应,这将逐步扩大它的影响力。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媒体产业的迫切需求、国家政策的支持都是促进人工智能和新闻融合发展的原因,AI合成主播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AI合成主播的诞生给新闻播报行业带来了突破性变革,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中央和多个地方台都推出了AI合成主播。它是真人虚拟形象在场,没有人为失误,24小时在线,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大优势,但是也有播报类型不明晰、个性化程度较低、没有情感温度、播报略显僵硬等弊端。

AI合成主播给传统新闻播报行业带来了变化,它不仅缩短了采编播报的流程,使内容更加精简,出镜记者需求更多,还冲击了传统主播行业,真人主播从台前变幕后,真人主播需要提升自身魅力和水平。另外,它还改变了主播与受众的关系,从人人交流到人机交互,扩大了传播效果。今后将是AI合成主播和真人主播共存的局面,而前者则向情感化方向发展,使播报更加具有温度。

参考文献

[1]苏涛,彭兰.反思与展望:赛博格时代的传播图景——2018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9,41(01):41-57.

[2]郭敬原.新闻业人工智能研究现状分析[J].传媒,2018(17):89-91.

[3]高悉淼.人工智能将给新闻业带来哪些变革[J].青年记者,2018(36):81-82.

[4]殷乐.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应用展望[J].青年记者,2017(01):14-15.

[5]邵国松.媒体智能化发展的伦理与法律问题初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1):9-14.

[6]周信达.从人工智能的应用尝试看新闻业的未来趋势——以AI合成主播为例[J].青年记者,2019(09):71-72.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

[2]何强. 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应用的新突破——从全球首个“AI 合成主播”谈起[J]. 新闻与写作,2019(05):93-95.

[3]彭兰. 智能时代的新内容革命[J]. 国际新闻界,2018,40(06):88-109.

[4]顾博涵. 媒介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现状及趋势[J]. 青年记者,2018(35):89-90.

[5]陈相. 从今日头条看人工智能的信息推荐效果[J]. 青年记者,2017(11):89.

[6]牛静,侯京南. 基于人工智能的换脸视频伦理问题探讨[J]. 青年记者,2019(15):89-90.

[7]沈浩,袁璐. 人工智能:重塑媒体融合新生态[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07):8-11.

[8]郑宁.“人工智能+ 媒体”时代的法律问题[J]. 青年记者,2018(13):24-26.

[9]刘茂锦. 人工智能用于新闻业的法律、伦理问题及对策[J]. 青年记者,2018(06):96-97.

[10]何强. 从全球首个AI 合成主播诞生看媒体融合:媒体应用场景就要AI 到底[J]. 中国记者,2018(12):65-66.

[11]田佳玮. 媒介融合视角下新闻发布的新特征——以新华社AI 主播为例[J].青年记者,2019(17):93-94.

[12]周锦童. 人工智能时代AI 合成主播发展的意义和影响[J]. 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7):237.

[13]茅莹.“网红”、AI 主播冲击下传统主持人的自我提升[J]. 传媒评论,2019(05):92-94.

[14]王泽华. AI 主播:前景预测[J]. 青年记者,2019(10):31.

[15]张帅. 人工智能主播的前景分析——基于新华社“AI 合成主播”的思考[J].中国记者,2019(05):80-83.

[16]王乐巧. 以AI 合成女主播为例谈人工智能时代新媒体的发展方向[J]. 采写编,2019(03):103-104.

[17]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07-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20/content_5211996.htm.

[18]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 2020 年)》的通知[EB/OL].(2017-12-14).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3757016/c5960820/content.html.

[19]新华社.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2018-10-31).http://www.gov.cn/xinwen/2018-10/31/content_5336251.htm.

[20]新华社. 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16).http://www.gov.cn/premier/2019-03/16/content_5374314.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