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娜 西北政法大学
【摘要】在当前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的媒介生态下,关于医患关系的话语生产正呈现纷繁多样的态势。本文着眼于媒体在纪录片中的医疗呈现,以医疗纪录片《人间世》为例,应用戈夫曼的戏剧表演观点分析媒体是如何通过转换前台、展示部分后台、搭建信息桥梁来呈现医疗环境,进而又从引发公众对生死观的重新审视、推动社会医疗制度的建设完善、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推广普及三个方面分析媒体对医疗合理呈现的意义,最后从政府和媒体两个维度进一步推动媒体更好地建设医患关系。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媒体在医患关系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发展前景,以期使全社会认识到媒体对于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积极利用好媒体实现良好的医患互动。
【关键词】媒体;医患关系;人间世
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看,近些年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媒体报道,都高度重视医患问题。殊不知,在医患问题中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方面:媒体。在现实中,除了医患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和矛盾外,目前的医院数量、医疗条件、医学水平、医院背后存在的资本利益输送等无法满足人们对医院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此时媒体的相关报道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恰当的媒体报道不仅不能解决冲突,还可能催化矛盾爆发,影响社会稳定。所以,我们要持续关注医患问题,探讨媒体对医患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积极发挥媒体作用,规避失当报道,为医患矛盾的缓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贡献力量。
本文选取的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它是一部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和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拍摄的10集电视纪录片,2016年6月11日起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播。该纪录片豆瓣评分9.6,41089人评价,五星评价达到84%,共12709条短评。[1]此片一经播出就获得社会广泛讨论和不错的口碑,虽然距今已有三年的时间,但是比起市场中同类型的纪录片,如东方卫视“急救纪实真人秀”《急诊室故事》、北京卫视“医疗纪实节目”《生命缘》,这是一部更加深入现实、关注当下中国医疗环境,并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医疗深度纪实片”,是近些年来医学纪录片的典型代表。在当今重提医患关系建设,重提《人间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媒体对医疗的呈现
医患关系在当今牵动着公众和社会的敏感神经,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起到了增进双方理解和信任、重塑社会信任的作用。除了日常的新闻报道外,访谈节目、纪录片、策划组织医疗实践等活动都大大丰富了媒体建设医患关系的方式,深度呈现医疗环境、传播健康知识、培养公众的医疗素养,使医患双方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沟通和互动。
本文以医疗纪录片《人间世》为例,分析媒体如何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搭建医患双方的对话平台,以一种医疗呈现的方式讲述医患故事,用双方都乐于接受的方式缓和矛盾,启发社会思考。
《人间世》将镜头对准上海各大医院,8个摄制组在医院蹲守了两年,没有提纲,没有剧本,集体住在离医院两公里的出租房内,采用24小时三班倒的方式蹲点,跟踪拍摄,最终形成“救命、理解、团圆、告别、选择、信任、新生、坚持、爱”9个子主题以及“回到起点,人间世背后的故事”共10个部分。很多文献谈到了《人间世》成功的原因,比如拍摄手法、选题角度、叙事方式、人文关怀、画外音解说、情感表达、主题升华等。除去纪录片外在的优势,媒体又是如何通过《人间世》来讲故事的呢?本节主要应用戈夫曼的戏剧表演观点,来研究媒体如何在《人间世》中进行医患关系构建。
(一)通过转换前台呈现不同的医疗环境
前台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2]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医生面对患者,还是纪录片中呈现的画面,都是一种前台表演。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和《生命缘》的前台场域局限于医院的手术台、急诊室和病房,但医院并不只有这些。不同于前两者,《人间世》的镜头所覆盖的场景是多元的,故事将触角延伸至各个群体的生活中,视线向救护车、临终关怀病区、患者家等多维空间延展,观众通过片子关注到了很多平时忽略的前台场景,增加了片子的全面性和故事性。
戈夫曼认为,前台的“舞台设置”包括舞台设施、装饰品、布局,以及其他一些为人们在舞台空间各处进行表演活动提供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背景项目。[3]在纪录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也成为前台在纪录片中被展示出来。《人间世》的镜头除了记录紧张的手术,还有每一个激烈的讨论、深沉的思考,犹豫、艰难的决定。在《理解》这集中,救护车里的三位年轻人吴慧琼、王敏祥和徐晓明,他们是救护车上的医生、司机和担架员,除了日常12小时的奔波劳碌,他们还经常为一些问题所困扰:患者的抱怨和质问、非急救患者占用公共资源、压床现象严重、患者们违背救护车就近送院的原则要求去更远的三甲医院等。《团圆》中以交叉叙事的方式讲述了捐献器官家庭和接受捐献家庭的经历:对上海瑞金医院的三个移植病人来说,刚恢复进食就迎来了中秋节,镜头走进三个家庭,记录下家人精心准备饭菜、一起相聚的画面,捐献者一家成全了三个家庭的团圆。同时,纪录片所反映出来的前台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医疗空间,而是承载着更为广阔深远的社会意义。直面死亡、“安宁护理”、“舒缓医疗”,对临终关怀病区的聚焦,引发了人们重新思考生命的尊严。《人间世》呈现的场域空间,不仅事关医疗的各个侧面,更连通着一个大社会。
除了宏观上的“舞台设置”,从微观上的“个人前台”来讲,媒体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注重细节,关注着拍摄者的“外表”和“举止”。如急诊科毛恩强用体温捂热病人急需的血袋,言辞恳切地致电上海中心血站希望多调配几个单位的血液,医生额头上冒出的汗,48小时的不眠不休,转运床上的心肺复苏,交替按压胸口的手,这些言谈举止都将每天发生在医院里不为人知的细节表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场景下的医生形象。纪录片《人间世》所呈现的情境,让公众关注到很多平时未曾留意的前台,这样的前台让我们能全方位地看待现实中的医患问题,不断完善头脑中缺失的那部分医院图景,在多方报道中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只有站在局外人的视角观看纪录片、看待医患双方时,才能保持冷静和理性。《人间世》的这种前台设置,对增进医患双方的互相理解、缓解医患矛盾、建设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展示部分后台全方位介绍医疗场域
当一个人的活动呈现在他人面前时,他会努力表现性地强调活动的某些方面,而活动的另外一些方面,极可能有损于他所要塑造的印象的那些行动,则会被竭力抑制。那些被强调的事实往往出现在前台区域,而在另一区域,“后台区域”或“后台”,则会凸显那些被掩盖的事实。[4]在很多有关医疗的宣传片或影视剧中,医生被塑造成具有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形象,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攻克了一个个疑难杂症,也让医生被推上“救死扶伤”“妙手回春”的神坛,当现实中医学面临很多疾病无法治愈的情况时,当医生面对众多患者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时,人们内心的落差便会增大,人们已经忘记了肉体凡胎的他们却要像机器般精准地在手术台上运作,累到抽筋也要坚持完成关键的步骤。片中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医生:“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媒体让公众认识到医学的任务不是起死回生,更不是消灭疾病,而是缓解人的苦痛。
在《人间世》启动拍摄前,上海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召开拍摄协调会,召集了22家医院进行策划协商,有医生提出希望《人间世》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医学的局限性,而不是一味地创造医学奇迹,这一想法被编导组采纳后,就有了第一集《救命》中的这一幕:上海瑞金医院里接收了32岁急性心衰的朱建峰和24岁海鲜中毒的邹磊,优质的资源、优秀的医生都没能挽回两条年轻的生命。在以往很多医疗纪录片中,对失败的手术往往避而不谈,其他媒体报道中也对失败的案例有所回避,失败是医院的后台想遮掩的东西,而《人间世》却在开篇就安排了两个失败的案例,不仅敢谈,还要将失败的案例安排在第一集,并且是发生在全国著名三甲医院。将发生在医院后台,可能会有损医院和医生形象的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才是医学真正的样子,有可为,也有不可为,增强了纪录片的真实感。
后台通常位于舞台的一侧,用隔墙和有人把守的过道与前台隔离。由于前台和后台以这种方式毗连,所以,在前台表演的演员可以随时得到后台的帮助,也可以暂时中断表演到后台稍事休息。总之,后台是表演者可以确信观众不会突然闯入的地方。[5]如果说与患者的接触、医疗诊治的过程属于前台表演,那么医生自己独处时的区域便是后台区域。《救命》中,解说词提道:“没有人知道主刀医生赵强是带病上的手术台,2015年赵强主刀的手数超过700台,几乎全是危重病人,他的微信签名上写着每天都要开心。”车在前医生在一段采访中说:“老毛内心有一个小白人和小黑人天天打架,小白人告诉他这个病人没钱,小黑人告诉他没钱就不看了吗?”他曾被病人家属误解,也收到过失去亲人的患者家属的中秋祝福短信。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后台故事,塑造了一个个丰满鲜活的生命,呈现了丰富的医者形象,让社会更愿意去重新了解这一群体,重拾医患信任。
纪录片录制前的八个月,十几名编导扎在各个科室,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医生、患者像朋友一样沟通、交流,培养信任和感情,《人间世》第二季的总导演秦博对他的编导们这样说:“有的时候你没有办法,你必须要过命,这不是综艺节目,不能说拿钱请别人过来,也不可能用别人的东西,好像你的镜头特别悲悯,纪录片很悲悯,实际上是别人在可怜我们,让我们把摄像机放这儿了,他们觉得你这活儿太不容易了。”正是这样一种“过命”的交情,才让媒体得以走入医生、患者的后台,保证镜头前相对真实的状态,记录下鲜为人知的艰辛与不易,这样的后台故事让纪录片更具深度,令人动容。但毕竟有镜头的存在,表演者不会将全部的自我展现出来,只会展露出部分后台。
(三)搭建信息桥梁引导正确的医患关系
当某一剧班在呈现其表演时,观看表演的其他参与者,也在进行若干回应性的表演,这时他们自身也构成了一个剧班。[6]在《人间世》中,片中的人物和观众分属于两个剧班,而作为局外人,但同时又是中间人或调解人的媒体搭建信息的桥梁,将“言说者与听众的差异,转换为一种比最初的表达更易于让全体接受的观点”。[7]通过纪录片使医患关系具象化,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个增进了解的平台。
要想重建医患信任,媒体堪称桥梁。法国哲学家米歇·福柯提出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医学的高度封闭性和专业性必然伴随着权威性,当患者因为病痛求助于医生时,这样的专业性必然会造成医患双方话语权的不对等,使患者处于弱势地位,[8]这时媒体就成为患者了解医学复杂性和技术性的可能途径。比如《人间世》中将部分医学知识或手术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将医学的可为与不可为展现出来,通俗易懂,增进公众对医学领域的了解,引导患者的合理预期,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出努力。在对医疗进行呈现的过程中,媒体更要提升自身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记者,谨慎处理医患问题,正如秦博说的那样:“我们应该把各种观点都呈现出来,不下判断。”全面呈现医疗场域内的多元观点,调查清楚事情真相,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引导医患关系步入良性轨道,即使遇到医患纠纷,媒体也可以引导患者通过合法渠道解决问题,而不是诉诸极端方式。
媒体的医疗呈现影响着公众的医学认知与看问题的角度,也影响着公众能否理性面对医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巨大风险,从而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建设;从另一层面来说,医媒关系建设是医患良性互动的基础,要想医患信任,首先需要医媒信任。媒体的医疗呈现与医患双方紧密相连,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医患报道,都可以通过媒体的真实呈现和科学报道,推动问题得到理性解决。一方面,加深公众对医务人员的理解、信任和对生命的敬畏;另一方面,也让医务人员乐于通过媒体这一途径,将深奥艰涩的医学知识以通俗简易的方式告知公众,通过媒体积极发声,用专业的话语引导医患话题,解答公众疑惑,多做医学知识科普,拉近与公众的距离。媒体的医疗呈现还会促使社会对医患问题进行反思,促进医患关系、医媒关系、患媒关系的建设与发展。
二、媒体对医疗合理呈现的意义
媒体对医疗现状的呈现、医患关系的解读最终都要落脚于建设和谐医患关系。近些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上下协同,医患双方的关系得以缓和,逐渐走上理性道路,迎来总体向好的重要拐点。纪录片《人间世》以一种柔性手法,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医疗知识,转变公众的生死观,提升医疗素养,促进健康传播。
(一)引发公众对生死观的重新审视
纪录片《人间世》重提了很多被忽略的社会问题,器官捐献、临终关怀、女性生育、失独家庭一一进入人们的视线,冲击着公众的传统观念,引发公众与社会有关生死观的深思。
在《团圆》中,故事讲完,一个个接受器官捐献的家庭团圆,一个个捐献器官的家庭收到感谢,当一切沉浸在其乐融融中时,一段拷问直逼人心:“北京阜外医院躺着的等待心脏移植的病人们还活着吗?如果有专门的绿色通道,焦俞那颗没有用上的心脏是不是能赶得上再救一个人?那些不愿署名的器官捐献者家属们什么时候可以不再经受外界压力,卸下心里的包袱呢?那些依然在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们什么时候才能接到医生们的救命电话?”一句句分量颇重的话不禁让观众深思。纪录片要做的不仅是沉湎于悲伤或慰藉,而是能从这种浓郁的情绪中抽离出来,站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行深刻反思:被救助的人是有限的,更多等待救助的人什么时候才能盼到生的希望?
《人间世》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理性回应生死问答。在临终关怀病区,观众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些病患们面对死亡的心态,背后心酸的故事,甚至在短短几天内经历生死别离,“安宁护理”“舒缓医疗”让他们有尊严地走完了这一生。现实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在关心如何活得风风光光,而《人间世》却赤裸裸地让公众直视死亡,思考如何走得体体面面。面对死亡,不仅有痛苦和悲伤,更应该有温情和关怀,这是一次对国民生死观的洗礼。
(二)推动社会医疗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近年来媒体针对不断涌现的疫苗问题持续报道就是很好的例证。乙肝疫苗事件、山西疫苗事件、山东疫苗事件以及长春长生疫苗事件震惊全国,我们不愿意看到每一次用生命换来的变革和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起疫苗事故都让医媒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紧密,媒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正面引导的功能,事态得到更快、更好的控制,疫苗相关制度得以不断完善。如2010年记者王克勤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调查报道《山西疫苗乱象调查》,召回问题疫苗。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后,国务院修改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强化制度监管,2018年8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疫苗问题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高度,从监管、队伍、处罚、干部方面完善疫苗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健全问题疫苗处置后续工作机制,做好疫苗续种补种工作,稳妥有序开展赔偿工作。媒体通过大量报道维护公众权利,完善社会医疗制度,重建社会信任,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
然而,问题疫苗系列报道引起公众心理恐慌,谣言甚嚣尘上,甚至引发疫苗“拒打潮”是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媒体的立场和对题材的选择涉及媒介化现实的问题,如同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认为的那样:媒介对世界的反映并不是“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信息选择的结果。尤其涉及健康类议题时,科学的事实胜过了媒体的事实,基于此,医媒两方一定要联起手来,传播医学知识,正面引导,加强多元利益主体的风险沟通与对话,共同建设医患关系,以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推广普及
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大众传播的三大基本功能: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及传承文化。罗杰斯认为:“凡是人类传播的类型涉及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9]普及医学人文教育,促进健康传播正是医学领域利用媒体传递知识的表现,医疗纪录片具有权威性与传播价值的同时,往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人间世》也将很多具有健康传播价值的医疗常识传递给公众,比如对摄制组人员进行医学知识及伦理的专业培训,为拍摄器材量身定做无菌服等。从宏观上来讲,纪录片帮助患者了解当前就医环境、医疗水平和医患关系,帮助社会了解医患之间存在的问题及医疗体制的不完善,这样的知识传递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医疗人文教育水平,达成医患双方的尊重与和解。(www.xing528.com)
除了使用感性的手法,医媒还应该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加入理性的因素,感性和理性二者缺一不可。非理性的情绪是暂时的,也是不够的,《人间世》要做的是促使医生、媒体、公众以及社会相关的各行各业对问题进行理性反思,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纪录片的作用不仅是观察、记录,更是通过这一方式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直面现实和矛盾,从根本上缓和医患纠纷,让更多的医疗资源为大众服务,培养个体的理性能力和独立的人格,鼓励公众不再满足于眼前的物质利益,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医学人文教育的超越性意义正通过医患关系建设逐渐彰显。
三、推进媒体更好建设医患关系的思考
媒体的医疗呈现无疑对建设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推动媒体更好地建设医患关系更值得深思。从社会环境来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桥梁作用,从媒体角度来看,增强责任意识、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与医学人才的积极合作都为更好建设医患关系创造了条件。促进媒体自身建设,坚持正面引导和舆论监督,以传播真实准确的医疗信息,加强政府、媒体、医患的沟通协商为根本目的,是推进媒体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应有之义。
(一)发挥政府桥梁作用以实现医媒沟通
为了更好地建设医患关系,促进双方互动交流,建立医媒沟通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来说需要政府积极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线上,政府创新医患沟通方式,充分借助新媒体矩阵,使政府、医疗工作者、媒体、公众同处于一个话语场域中,平等交流协商,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畅通,实时监测舆情,对公众的问题给予及时回复和处理;线下,政府部门可以不定期举行医媒双方的座谈会,将两方聚集在一起,让医学专业知识与媒体实践结合起来,互通有无。医疗行业及时通过媒体普及医疗知识,对媒体的不实报道进行解释澄清;媒体将艰涩复杂的医学知识以一种简易通俗的方式传递给公众,自身也能通过与医疗行业的直接接触获得更丰富的感知和专业知识,更加客观、真实、谨慎地处理医患事件报道。通过医媒双方的密切合作,提高公众的医学素养,传播准确真实的医疗信息,对虚假信息及时辟谣澄清,促进医疗事业的安全稳定。同时,国家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也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医务人员优秀业绩的肯定。
此外,政府应充分利用媒体职能,创新医患话语体系,推动新节目、新报道形式出现。《人间世》拍摄前医媒双方的策划会上,就确立了“拍摄无禁区,播出要沟通”的合作原则,媒体可以自由拍摄,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医学专业委员会和医学伦理委员会对内容进行审查和把关。由此可见,政府的支持和科学指导对于一部好片子的诞生至关重要,政府应该给予媒体大力支持,积极与媒体合作,建立政府主管部门、媒体、医院三方的长效合作机制,成立工作组,在媒体拍摄前期积极引导,在拍摄过程中提供便利,倡导媒体多出精品,创新报道形式,打造多元的话语体系,把医患双方的声音全方位呈现出来,使媒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正面引导医患关系,以公众乐于接受的方式缓和医患矛盾,为医患关系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二)增强媒体责任意识以保持平衡客观报道
很多失实报道都是因为媒体记者责任心不强,专业化知识和职业道德匮乏,为了抢发新闻不顾新闻真实性,对报道的社会效果评估不足,以致某些重大医疗事故或疾病疫情的报道很容易掀起舆论狂潮,甚至产生谣言。首先,媒体记者应该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明确责任意识,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投身到医患现实中去,在报道中秉持专业的判断和敏锐的新闻嗅觉,减少出现常识性的医学错误,误导公众。其次,在医患报道的采访、写作过程中,层层把关,谨慎报道,注意用词,坚持新闻真实性,听取医患双方的意见,弄清事情真相,坚持平衡客观报道,避免在不断追求真实的路上偏离真实,在坚持平衡报道的同时滑向失衡,努力摒除媒体记者自身的刻板印象和惯性思维,保持客观中立,注重报道产生的社会效果。再次,除了关注医患纠纷的表象,更要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在制度层面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快中有慢”。最后,始终对医患问题保持热忱,对医患问题的报道保持冷静与理性,报道真相的同时及时疏导矛盾,培养全社会对医患问题的理性思考,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
(三)建立媒体行业自律机制以加强自身监督
在媒体内部成立诸如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等类似机构加强行业自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监督。2013年,上海市、河北省、山东省、浙江省、湖北省五个省市成为第一批“试验田”,此后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形成全国和省一级相互配合的工作框架。新闻道德委员会应坚持治理好新闻违纪等突出问题,比如对医患报道中失实、低俗、有偿、产生恶劣影响的报道严肃处理,引以为鉴;统筹布局,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继续将新闻自律建设深入市区县,形成庞大的覆盖网,使更多新闻工作者能有效统一在党的领导指挥之下,将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纳入监督范围;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各个层级之间密切配合,与当地医疗相关部门沟通协商,紧密联系,获得一手信息,上下互通,报道地方医疗特色,建设和谐医患关系,推进新时期新闻工作的有序开展。
建立新闻报道评议会长期机制,通过新闻评议、会上曝光、通报批评等方式对新闻违纪行为进行纠正。同时,不断根据现实变化,完善新闻行业规范,加强新闻伦理道德建设,在新闻伦理规范方面制定详细、明确、操作性强的统一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辅以具体的案例,在新闻实践中得以不断丰富完善,推动新闻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比如在医患报道方面,杜绝媒体的“二次伤害”,对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进行保护,在患者死亡的报道中,不宜直接出现患者遗体的画面或镜头,在事实查明前不宜对患者的死因随意揣测。
(四)促进与医学人才合作以保障信息准确传播
医患报道的不专业不仅有损医生媒介形象,而且加剧医患双方的误解和矛盾,为社会撕裂埋下隐患。改善媒体话语体系,转变传媒环境,一种渠道就是引进专业的医学人才对媒体进行指导。医患报道的不专业主要由于媒体缺乏专业知识,且新媒体环境下众声喧哗,平台运营账号准入门槛低,所以医学专家的权威发声能够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除了培养专业记者,还应该加强审查把关,不仅对主流媒体进行指导,更要及时纠正自媒体报道中出现的医学错误,保证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客观真实,从源头上肃清媒体传播环境,重建社会信任,修复公众情感,为医患关系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通过具体分析不难看出,媒体精心制作的《人间世》是一部杰出的医疗纪录片,它用相对写实的手法展现了医患双方真实的一面,是政府、医疗行业和媒体三者成功合作的典范。虽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仍然提供了更好建设医患关系的经验供社会反思,新时期我们更应该牢牢把握住媒体这一工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本文重谈医患关系,希望能使社会深刻认识到媒体在医生、患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挖掘媒体潜能,也警醒新闻从业者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理解医者,同情患者,坚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和工作取向,为报道负责,“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像《人间世》一样,不断探索、挖掘生命真正的意义和健康的医患关系,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苏婧.媒介化现实与科学的危机?——疫苗接种与媒体报道国内外研究综述[J].全球传媒学刊,2017,4(04):100-119.
[3]张盛.人间场域中医患关系的再现与凝视——对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的传播学解读[J].新闻记者,2016(10):66-70.
[4]杨逸.从《人间世》看我国医疗纪录片的成功与不足[J].视听,2018(05):43-44.
[5]吴晨.医患关系的情感底色与真实脉络——解读纪录片《人间世》[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6):121-122.
[6]宋阳,佟延秋.医疗媒介形象的重构与传播——以纪录片《人间世》为例[J].电影评介,2018(04):87-89.
[7]罗锋,邬乔.题材突破与叙事超越——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的方法论与审美观分析[J].中国电视,2017(05):24-28.
[8]王彤. 用理性的医媒互动引导良性的医患关系[N].文汇报,2016-08-19(005).
[1]见豆瓣网《人间世》第一季主页: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815163/,2019 年11 月6 日。
[2][美]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
[3][美]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
[4][美]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7.
[5][美]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8.
[6][美]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9.
[7][美]欧文·戈夫曼.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 冯钢,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8.
[8]宋阳,佟延秋. 医疗媒介形象的重构与传播——以纪录片《人间世》为例[J].电影评介,2018(04):87-89.
[9]ROGERS E M.The Field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Today: An Up-to-date report[ J].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1996,1(1):15-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