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ism)是对后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的反动。它厌弃夸张的主观情感表现,认为音乐应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回到巴赫”甚至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即以古典的形式,表现现代音乐的创新意趣。这反映了艺术家企图从传统的形式结构和音响材料中寻找新的音符秩序的愿望。以斯特拉文斯基、萨蒂和法国“六人团”为代表,竭力宣扬新古典主义的美学思想,在创作实践中,意大利的卡塞拉、马列皮埃洛,德国的欣德米特,匈牙利的巴托克,苏联的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等人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
(一)斯特拉文斯基(Igor Feodorovitch Stravinsky,1882~1971)
斯特拉文斯基可谓现代音乐的鼻祖之一。他的芭蕾《春之祭》以表现原始人荒蛮的纯朴之美震惊了整个乐坛,拉开了现代音乐的序幕。斯特拉文斯基一直在探索新音乐的道路,尝试各种手法,他基本的思路是泛调性的,旋律幅度窄小,强调不协和音的刺激力度。
斯特拉文斯基作有五部歌剧,根据安徒生童话写的三幕神话歌剧《夜莺》(1914)、根据俄罗斯民间童话创作的二幕滑稽歌剧《狐狸》(1922)和根据普希金的诗作写的独幕喜歌剧《马弗拉》(1922)属于他第二创作期(1914~1925)风格,但对18世纪歌剧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他根据索福克勒斯悲剧而作的清唱歌剧《俄狄浦斯王》(1927)和根据荷加斯铜版画集编剧的三幕歌剧《浪子的历程》(1951)则采取了复古主义的态度。
《俄狄浦斯王》介于歌剧与清唱剧之间的形式,台本采用拉丁语。所谓清唱剧,是一种有人物有情节,但不表演、不化妆的音乐戏剧。但这类作品既有布景,也有动作,人物有上下场调度,然而表演很有节制。剧中有些咏叹调近似意大利咏叹调和俄罗斯民歌格调,合唱则具有亨德尔式的庄严雄伟气势。这种“准歌剧”的形式亦可谓现代反叛思潮的一大时髦,因为自古以来的西方表演艺术都是演员力求把自我融化在情景中。亦希望观众认同舞台所创造的假象,并在其中体验。现在的作曲家们却要明确地表示把一个故事演绎给人们看,也希望观众以客观而冷静超然的态度,像观看一幅画那样地欣赏艺术。为了达到这种问离的效果,这一新古典主义的戏剧,包括法国的后印象主义歌剧作品,往往有讲解员身份的角色。歌剧叙述了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最后以锥刺目,双眼流血的故事。
《浪子的历程》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歌剧故事类似《浮士德》那样,叙述一位放荡不羁的青年汤姆为着实现三个愿望不惜将灵魂与魔鬼尼克交易,最后终入疯人院的过程。斯特拉文斯基严格按照18世纪的风范写作,并刻意跟踪珀塞尔、亨德尔和莫扎特的传统。这部歌剧采用咏叹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的分曲体结构。各个封闭的段落表现了主人公情感发展的各个阶段。宣叙调是干念式的,以古钢琴衬托。乐队也采用莫扎特时代只有35人的室内乐队编制。被认为二战后最好的歌剧之一。
(二)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
法国“六人团”成员米约是位多产作曲家,其作品编号达441件,其中歌剧12部。他特具古典气质,但又善于博采众长,大胆创新。与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者一样,以复合的思维方式,在调性、和声、节奏乃至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领域进行创作实验。
形式变异的多样化是米约音乐作品的显著特点,这在他的歌剧中得到充分体现。三幕歌剧《奥菲欧的不幸》(1926)、三幕歌剧《奥雷斯忒斯》(1927)、独幕五场歌剧《阿里阿德涅的奖赏》(1928)、独幕歌剧《美狄亚》(1939)等均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但音乐语言却呈现不同面貌,或采用中古调式,或模仿巴洛克风格,或运用民间语言等,有的多用双调性,有的则是多调叠置,而他的抒情风格和对位技巧则贯穿于不同作品之中。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迹为题材的《克里斯朵夫·哥伦布》(1930)是一部由两大部分构成的严肃歌剧。作品运用清唱剧与电影画面相结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诵者叙述史书记载的哥伦布生平,并由一支希腊式歌队作注释,银幕上则展示人物活动内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鸽在舞台上放飞,第二部分结尾处天幕上地球转动,一只白鸽向远处飞去。剧中咏叹调与合唱场景始终是音乐的主体部分。1954年6月1日在耶路撒冷首演的五幕圣经歌剧《大卫王》,是米约特为庆祝大卫王节、纪念大卫王国建都耶路撒冷三千年而创作的宗教题材作品。脚本由阿曼·路涅尔根据《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国王之书》改编。叙述大卫从登基直至由所罗门继位的故事。这部歌剧让合唱、抒情段落和戏剧场景在舞台上作复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成为米约歌剧创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
(三)奥涅格(Authur Honegger,1892~1955)
法国“六人团”的另一位成员奥涅格的名字是以交响诗《太平洋231号》和清唱剧《大卫王》的成功而享誉世界乐坛的。他的创作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结构、和声、旋法等手法比较接近一般听众的审美口味,《大卫王》(1921)即是为一座民众剧院所写的。这部作品原先是为戏剧演出而作,具有清唱剧与歌剧的二重特征,音乐带18世纪古典风格。
1927年首演于布鲁塞尔的三幕歌剧《安提戈涅》取材于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叙述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涅在新王克瑞翁执政时期遭受迫害,幽禁墓穴,深爱着她的海蒙前往营救,见安提戈涅已自缢身亡,遂亦自刎的悲剧故事。人物唱段优美朴实,音乐仿古,也具有18世纪巴洛克风格,但有时却加入十二音音乐密集和声和动力性的节奏因素,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刻画。1938年在巴塞尔首演的十一场传奇清唱剧《火刑堆上的圣女贞德》,表现15世纪一位法国农村少女受圣灵感召,率军民英勇抗击英军入侵,最后为奸细所陷害,在火刑堆上壮烈而死的故事。这部带宗教剧形式的清唱剧,其中加入了假面表演,合唱占据重要地位。主角由话剧演员担任,她站在火刑堆上时有说白而无歌唱,群众合唱的场景则回忆她的生平事迹。作品规模宏大,用了五个朗诵声部,五个独唱,大型合唱队、童声合唱和大型乐队,交织起多种音响织体。音乐中运用了中世纪民间旋律和格里高利圣咏以及风俗性舞曲等材料,与奥涅格个性化的节奏、力度处理相混合,造成浓郁的历史氛围和强烈的戏剧动力。
(四)普朗克(Francis Poulene,1899~1963)
普朗克擅长于创作优美精致、风趣幽默的小型作品,旋律动听,和声明快,织体清晰,追求古典音乐典雅精细的美感。他的室内乐奏鸣曲、为古钢琴与小乐队所写协奏曲以及弥撒曲、经文歌等作品都具有新古典主义的风格特征。1947年创作的三幕荒诞喜歌剧《泰勒西阿斯的乳房》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通过一个妇女不堪生儿育女之苦,由丈夫变成女性,生下四万个孩子,最后不得不再将性别调换过来的故事,辛辣嘲讽当时政府当局的人口政策。泰勒西阿斯的名字源出自希腊神话韵盲人预言家,曾变为女性,后又恢复男性。(www.xing528.com)
普朗克的三幕十二场歌剧《卡尔墨罗会修女的对话》(1956)是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迫害十六名宣誓殉教的卡尔墨罗会修女的史实为依据所写小说改编的台本创作的严肃歌剧,音乐的新古典风格有异于荒诞幽默的《泰勒西阿斯的乳房》,注重歌剧的形式美感,带有宗教音乐的深沉严肃的气氛,同时在和声处理上运用平行和弦、四度叠置等手法,最后女主人公面对死亡所唱的颂歌在乐队烘托下,显得优美、壮烈。该剧描写一位贵族姑娘的精神成长历程,她为追求心灵的平静而隐居女修道院并与另一位修女成为知己,她恐惧死亡,热爱生活,而命运却把她和女友推上了断头台,在祈祷圣母的赞美诗歌声中,奔向天堂。
(五)普罗科菲耶夫(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
根据普罗科菲耶夫的自传,这位现代音乐大师在他8岁的时候就开始创作他的歌剧《巨人》了。在写了这一类戏作——习作5部之后,他的第一部作为正式作品的四幕歌剧《赌棍》(1916)却在25岁时写成。十月革命成功时他离开俄罗斯侨居国外,创作了新古典主义的四幕喜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1919)和表现主义的五幕歌剧《火天使》(1919~1927)等。
41岁时普罗科菲耶夫回国定居,7年后根据卡达耶夫的小说《我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写成五幕歌剧《谢苗·科特柯》(1939)以及《战争与和平》《修道院婚礼》《真正的人》等。
四幕歌剧《战争与和平》作于1941~1942年间。这部作品没有统一的情节,它分为“和平”与“战争”两个部分,前者以娜塔莎和安德烈的爱情为线索,后者以1812年库图佐夫率领俄罗斯人民战胜拿破仑为内容。
普罗科菲耶夫企图在《战争与和平》中探索与俄语自然抑扬音调相吻合的音乐。这部歌剧结构独特,独唱旋律流畅,合唱气势恢宏,场景的描绘和人物性格刻画都非常成功,在音乐语言的运用上能以传统的形式创造出新颖的音响,是一部值得研究的杰作。
根据《图兰多》的原作者格齐的童话剧创作的《对三个橙子的爱》,叙述一个王子受到巫女的诅咒,漂洋过海寻找三个橙子,最后找到时,橙子里有个姑娘,与王子成婚。从一段幕前的即兴演出,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对17世纪意大利歌剧幕前剧的模仿。
普罗科菲耶夫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特征时,认为自己的音乐是沿着史诗、抒情、怪诞的路线发展的。他的旋律优美,和声清新,是一位由古典音乐走向新古典主义的听众最容易接受的作曲家。
(六)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
世称“20世纪的巴赫”的欣德米特,以其高超精致的对位技巧和创新的和声体系而享誉世界乐坛。他认为自己的作曲技法是从物理的原理演化出来的产物,音乐的结构是不容主观随意变革的。因此他的歌剧强调以戏剧情节适应器乐形式,强调戏剧与音乐的紧密关系。他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夸张表现,也反对十二音体系从根本上否定调性体系的实践,他的前期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但也有表现主义、结构主义的痕迹,同时提倡新即物主义,认为音乐即音乐,事物即事物,不必过分掺入主观情感因素。他还创作了不少结构简单,不求技巧性只讲实用性的大众“实用音乐”。
欣德米特写有十部歌剧。早期有《凶杀——女人的期望》(1919)、《努华一努希》(1920)、《卡迪拉克》(1926)等。中后期有《画家马蒂斯》(1935)、《世界的和谐》(1957)、《漫长的圣诞晚宴》(1960)等。由作曲家自撰脚本的七场歌剧《画家马蒂斯》,以德国画家马蒂斯(1460~1530)的生平为题材,描写马蒂斯走出画室参加农民战争,又不忍无情杀戮,最后又回到艺术中寻找心灵的净化。此剧遭到了纳粹当局的禁演。音乐上有明显的调性,清晰的线条对位,以婉转抒情的艺术风格见长,使普通听众易于接受。五幕歌剧《世界的和谐》亦由欣德米特自撰剧本,通过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德国三十年战争期间发现行星运行三大定律的事迹,引出科学与宗教、宇宙与人间、思想与道德彼此协调和谐的哲理性命题。四幕歌剧《卡迪拉克》取材于德国作家霍夫曼(1776~1822)的小说《斯库德丽小姐》,故事场景是17世纪的巴黎。卡迪拉克是一名出售珍贵首饰的金匠,奇怪的是,购买其金项链的顾客接二连三地死去。一位正在追求他女儿的官员决心侦破这个神秘的案件,最后发现是卡迪拉克在出售的饰品中注入了致命的毒药。
欣德米特表现日常生活题材的“实用歌剧”中,独幕歌剧《人生的轮回》(1927)取材于一出英国活报剧,以鸡毛蒜皮的家庭瓜葛为主题。作品采用逆行重复的对称结构,说明逝去的生活可以按相反顺序加以重复的几何学对称原理。在描写年轻夫妇离异,妻子爱上诉讼人,后来离婚夫妇又走到一起应邀参加演剧活动,两人名利双收,破镜重圆却成泡影的三幕喜歌剧《每日新闻》(1929)中,出现女主人公在浴室洗澡时大唱《浴缸咏叹调》《热水咏叹调》的场面,用诙谐幽默的声调赞扬电气的好处,一家煤气公司老板将欣德米特告上法庭,指控他破坏了煤气的声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