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
威尔第生于意大利北部的龙科莱村庄,13岁开始学音乐。18岁考米兰音乐院失败后留在米兰向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家学习。他的第一部歌剧《圣波尼法西奥伯爵奥贝尔托》交斯卡拉歌剧院初演并获成功。在经受了其妻与子女先后在两个月内去世,以及所作喜歌剧《国王的一天》又惨遭失败的沉重打击之后,威尔第在29岁时重新振作,以一部鼓吹民族解放意识的歌剧《那布科》赢得了声名。此后几乎每年都有一部新剧问世并获成功,如根据莎翁同名剧作写的《马克白》、根据席勒的同名剧作而作的《强盗》、和根据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改写的《路易莎·米勒》等,逐渐在歌剧乐坛奠定了无人可与之匹敌的地位。
威尔第从15岁时的习作《塞尔维亚理发师》至晚年创作的《法斯塔夫》,共写了27部歌剧。40年代的歌剧是在意大利民族解放时期中诞生的,充满英雄主义。从实践中他认识到意大利歌剧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破结构的公式化,人物性格和戏剧情节必须具有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因此成熟期作品故事贴近生活,情节生动感人,(《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命运的力量》《阿伊达》)主导动机的运用使音乐形象的发展更为丰满。
威尔第的后期作品融合了雨果的浪漫主义精神和他同时代作曲家歌剧创作的成就,把音乐与戏剧、语言和歌腔紧密结合,和声与对位技法有新的突破,配器也更为复杂,富于内在动力,且色彩清澈透明。促使剧情连续发展,创造了真正的音乐戏剧(《奥赛罗》《法斯塔夫》)。
威尔第创作时非常细致地研究人物的性格,在写《奥赛罗》时曾请画家为人物雅戈设计形象,想象他有一副神父般的表情。
威尔第的创作发展了意大利民族乐派的歌剧艺术,像罗西尼一样,他注重意大利的民间音乐语汇,同名大—小调的运用是常见的。(www.xing528.com)
(二)瓦格纳
瓦格纳14岁时开始歌剧习作,18岁进莱比锡大学主修美学和修辞。20岁任歌剧院合唱队长。25岁时因债务而逃往英国。1848年他是德累斯顿革命的领导人之一。革命失败,逃亡瑞士。1850年后写下一系列杰作。1860年获特赦回国,但不久又因债务,第三次逃亡,幸得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二世对其艺术的迷恋并给予大力相助,有了良好创作条件。1865年因和李斯特的女儿、已是指挥家彪罗太太的科西马恋爱而引起反瓦格纳浪潮,不得已第四次逃避。1870年与科西马终成眷属。此后致力于修建拜洛伊特节日剧院,1876年该剧院开幕,首演他的《尼伯龙根的指环》。1882年写完最后作品《帕西法尔》,第二年逝世。葬礼时盛况空前。
瓦格纳认为,乐剧应是融诗歌(tiehtkunst)、音乐(tonkunst)和舞蹈(Tanzkunst)于一体的“总体艺术”。即所谓“三T艺术”。乐剧题材采用象征理想的神话,外在动作——即观念,用诗的语言表达;而内在动作——即情感,由音乐表达。
瓦格纳采用象征理想的神话为乐剧的题材内容。而在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中,各种艺术在其中不可能保持它原有的特征而必然会以新的形式出现。戏剧既是中心,音乐就应该适应戏剧情节流畅开展,具有多层次的、不间断性质。为此他打破分段歌剧的样式,创造了无宣叙调和咏叹调之分的咏叙性旋律;利用不协和音和线条化的和声及复调的技巧,写成无终音乐;运用音乐的象征性,强调主导动机的写作方法,大量短小而简洁的主题片段前后呼应,在变化中贯穿运用,使音乐积极参与戏剧的开展。此外,他的大规模乐队编制,大大增强了乐队的表现力,使管弦乐部分与声乐部分结合为交响性的发展并让交响乐独立表现人声所难以表现的一切意象、观念、氛围。瓦格纳认为管弦乐队特具表现心理过程和激发人们联想的能力,他使声乐部分在乐队基础上展开说话式的音调。但实际上,瓦格纳的乐剧把乐队的作用凌驾声乐之上,掩盖了歌剧“本质是歌唱的戏剧”的性质。无休止的音乐进行既使情感的起伏升腾显得过滥,又疲劳了听众。
虽然对瓦格纳的艺术理想史家们各持己见,但他的成就仍然是不可抹杀的。他的《纽伦堡的名歌手》结构布局辉煌宏伟;《帕西法尔》思路纯净,编织成熟;《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把半音阶和声发展到新的天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