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的隆隆炮声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但是这场摧枯拉朽的急风暴雨并没有给格鲁克以后的巴黎带来歌剧的繁荣春天。一直到19世纪中期,巴黎才成为歌剧艺术的中心。
(一)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
法国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梅耶贝尔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在意大利受教育,却是法国大歌剧鼎盛时期的主要作曲家。梅耶贝尔自幼师从克雷门蒂,早期写作德国式歌剧,以后模仿罗西尼,一连写了多部意大利式歌剧,虽然这些作品亦受到欢迎,但他听从韦伯的劝告放弃了这一样式。1826年来到巴黎生活后,梅耶贝尔才明白新生的资产阶级社会对歌剧的要求是什么。经过苦心钻研,他把意大利的优美、德国的精巧、法国的机灵熔于一炉,创造了以宏大场面为特征的法国大歌剧形式。1831年他的第一部以法语剧本作的歌剧《恶魔罗勃》在巴黎获得盛赞,1836年作《法国新教徒》,直至1842年写了《先知》,声名达到了顶点。他的《恶魔罗勃》和《法国新教徒》(1836)掀起了听众的狂热。与此同时,哈列维(Jacques Francois Halévy,1799~1862)的《犹太女》(1835)也深受欢迎。当时还有一位写过45部歌剧的奥柏(Daniel Francois Esprit Auber,1782~1871)以其《波尔蒂契的哑女》(1828)、《魔鬼兄弟》(1830)等作品而备受赞赏。法国歌剧掀开了光辉的一章。他用25年时间创作《非洲女》,未能完稿便离开人世。
瓦格纳在自传中曾经写到观看当时另一位大歌剧作曲家斯庞梯尼(Spontini,1774~1851)排练《修女》时的情形,“战争的场面气势恢宏壮丽,就像大元帅指挥军队一般,演出各部门的合作,要求军事般的准确,比起拿破仑毫不逊色。”我们不妨以这段描写作个借鉴.略知大歌剧的声势。
梅耶贝尔一生作有17部歌剧。他对剧场的各种效果非常熟悉,也知道如何满足听众需要。他把德、法、意的歌剧传统和自己的构想糅为一体,创作出新的形式。他的歌剧故事发展紧凑,情节动人,人物情感鲜明,在戏剧结构上,他注重幕与幕之间的对比。他重视声乐的感染力.精心挑选演员。在乐队写作方面,他强调戏剧效果,配器色彩,因而名噪一时。但梅耶贝尔的歌剧在内容上往往拘泥于写实和激烈的外在效果,这种虚饰浮夸的作风在盛行二三十年之后终于销声匿迹,如今世界各国很少上演他的作品。
(二)古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1893)
进入19世纪的后半期,法国歌剧的抒情性加强,大歌剧逐渐衰弱,而适合现实生活的喜歌剧形式——可以夹带对白的、主要人物不多的简洁的歌剧形式——与意大利风格结合,得到发展,它不仅用以表现喜剧性的内容,甚至可以表现悲剧性的内容。一批创作个性和美学观念并不相同的作曲家们以自己的作品形成了法国的抒情歌剧流派。古诺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位画家的儿子18岁入巴黎音乐学院,曾先后获罗马大奖第二、第一名。1858年任职于巴黎抒情剧院,翌年创作了他的成名作5幕歌剧《浮士德》。这是抒情歌剧的第一部典范。此前,他曾写过两部歌剧,均告失败。虽然这部作品仍然有着大歌剧五幕结构的外表。这部以名作为脚本的歌剧只采用歌德原作的第一部为梗概,集中为一个爱情故事。尽管作品的深刻哲理性被削弱了,这使得许多严肃的评论家们大为不满,但它却能迎合一般听众的口味。作曲家用浪漫曲、谣唱曲和叙事曲等代替大歌剧的合唱和重唱。当然,其中也有十分出色的通俗浅显的合唱曲,1869年的演出版本还加上了芭蕾舞场面。整个作品具有抒情浪漫的特质。(www.xing528.com)
古诺共写过12部歌剧,除《浮士德》获得过辉煌成功之外,《罗密欧与朱丽叶》(1867)也十分出色。古诺缺乏剧场感觉和经验,尽管旋律优美,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和新鲜感,因而影响了歌剧应有的魅力。
(三)托马(Ambroise Thomas,1811~1896)
托马幼年随其父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7岁进巴黎音乐学院,21岁获罗马大奖。26岁发表他的第一部喜歌剧《折叠软梯》,曾获柏辽兹的赞赏。托马一生作有20部歌剧,最著名的是根据歌德小说改编的三幕四场喜歌剧《迷娘》,其次是1868年首演于巴黎的五幕歌剧《哈姆雷特》,均为抒情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与古诺的《浮士德》一样,《迷娘》略去歌德在原作《威廉·麦斯特》中借威廉之口论及的种种人生哲学观点而成为一则轻快而又带有伤感的爱情故事。作品旋律优美,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结合,且富传奇色彩,但在表现上缺乏应有的深度。
(四)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
比才出身于声乐教师家庭,10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马蒙泰尔、古诺及阿列维。19岁获罗马大奖。早在学生时期即创作独幕喜歌剧《医生之家》和轻歌剧《米拉克尔博士》、喜歌剧《画家与爱情》。25岁时写了歌剧《采珠者》,这部作品虽然不够成熟,但充满异国情趣,色彩旖旎,主导动机运用灵活,受到柏辽兹的好评。比才一生写过近10部歌剧,但最受欢迎的却是因初演失败令他忧郁而死去的《卡门》。
33岁那年比才正在巴比松写轻歌剧。普法战争爆发,他参加了国民自卫队。巴黎公社被镇压不久他立刻谱写了讴歌“为自由生,为自由死”的《卡门》。作为龙骑兵的霍塞杀死了卡门,就是扼杀了以烟厂女工卡门为代表的下层人民的自由。
《卡门》是法国歌剧史上最佳精品,也是当今舞台上演最多的剧目。这部作品虽然保留了浪漫主义者们热衷的西班牙背景,但它的内容实际上是面向现实生活的。《卡门》以感情强烈的冲撞而取胜,作曲家善于以鲜明的对比效果体现戏剧张力,例如终幕把一对为自身的爱而激烈争斗的情人置身于欢乐的群众场面的背景中,达到震撼人心的高潮。《卡门》的人物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通俗,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曲写成,节奏富有活力,曲式爽朗紧凑。比才的配器织体洁净,色彩绚丽,造型生动,显示了魅人的个性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