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19世纪初德国歌剧的最主要成就当属贝多芬的《费德里奥》。这是一部前承古典、后启浪漫的作品。贝多芬不再以神话、骑士的题材为创作蓝本,而是让他的歌剧高举争取自由、为理想战斗的旗帜,伸张正义,呼唤人的尊严,召唤人们不畏艰难,奔向胜利的彼岸。音乐刚毅豪迈,气魄雄伟,具有哲理性、戏剧性。贝多芬较之莫扎特更以个性风貌使歌剧向着交响化发展的道路迈开了大步。
这部歌剧于1805年11月20 13至22日在维也纳剧场首演,1806年11月再次上演修订本,1814年5月23日在卡耐托剧院又一次上演修正本。其间,贝多芬数易其稿,一丝不苟,仅弗洛莱斯坦的咏叹调即改稿十六次。1822年,贝多芬曾亲自指挥《费德里奥》的排练,由于其双耳失聪,无法了解排练场的混乱情景,他指挥的速度显然放慢了。此时的贝多芬已失去年轻时雄狮般的风采。当时,维也纳贵族沙龙的狂妄青年甚至扬言:“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老学究,旧时代的蠢人才去欣赏他们。只有从罗西尼开始,我们才知道什么是旋律。《费德里奥》是一堆垃圾,不明白那些人为什么要去听这种音乐自寻烦恼。”但贝多芬的作品包括《费德里奥》和它的序曲已经传播二百年之久,在歌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韦伯(Carl Maria Ernst von Weber,1786~1826)(www.xing528.com)
19世纪初期,正是古典主义终结和浪漫主义兴起的历史交替时期,在德国音乐史上,韦伯与贝多芬、舒伯特是该时期密切相连的三个伟大的名字。韦伯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民族歌剧的先驱,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韦伯出身于旅行剧团领班的家庭,自幼受环境熏陶。少年时就尝试写作歌剧。一生共作有10部歌剧,最著名的是1821年在柏林首演的《自由射手》。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努力实现“综合性歌剧模式”的艺术理想,即将文学和造型艺术融合在德国歌唱剧形式中,并通过别具色彩的管弦乐队使剧情发展有声有色。这部歌剧成了以浪漫主义手法处理民间题材的典范。1825年上演的歌剧《优丽安特》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作曲家丰富了重唱与合唱,改说白为宣叙调,注意到使音乐随诗歌和戏剧情节的变化而发展为不同场景,其序曲以歌剧中的动机为依据,使人想到后来瓦格纳式的主导动机手法。但可惜它的音乐缺乏个性。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奥伯龙》充满浪漫情趣,但结构松散,音乐缺乏内在统一。然而这部作品的序曲却很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