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馆
安徽科学技术馆位于合肥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内,占地面积134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展品150件(套),其中有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科技馆中具有领先水平的亮点展品。该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馆内展品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于一体,不但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向观众演绎基础原理、表达科学方法、引导科学思维、描绘科学前景,而且运用高科技艺术化手段,通过实物、模型、灯箱、图片、文字等充分展示展品的知识覆盖面,引导观众进入不同的思维、遐想空间。如磁悬浮列车、神奇的水刀、魔力水车、方轮自行车、探险号飞船、电视节目制作等。您可随意参与演示、操作、试验,在自娱自乐中启迪思维,亲身体验科学带给人的无穷无尽的魅力。馆内环境高雅,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氛围浓郁,是处独具魅力的科学景点。
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
在合肥市西郊波光粼粼的蜀山湖上,横卧着一座美丽的小半岛,这就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科研基地。水天相接处,万木竞绿,鸥鸟点点,一桥飞架两岸;沿着宽阔的中岛路,你可以看到绿树红花掩映着的廊榭亭台;放眼望去,一幢幢科研大楼拔地而起,雄伟壮观。
1998年9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视察科研基地时欣然命笔题写了“科学岛”三个大字。即将成为规模特大科技城的科学岛,在重大基础研究领域中,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大气光学和遥感、内耗、超声衰减与固体缺陷等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某些方面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在应用与开发研究中,一些项目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世纪的第一个金秋,科学岛广场正式建成,成为科研基地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广场中央有“星空”景点,喷泉喷珠吐玉,簇拥着池中央的中科院院徽;广场的休闲草坪上,由石阵排列成“星的轨迹”,喻示着科学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生机勃勃的科学岛广场已成为科研基地上创新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将激励着科学岛人向着激光、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信息技术进军,为我们的祖国谱写更加灿烂的华章!
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省博物馆是我省惟一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地处省城中心,占地面积5.2公顷。1956年建成并对外开放。1958年,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陈云、陈毅、彭德怀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了博物馆,陈毅同志亲笔题写馆名,毛泽东同志在视察后作了重要指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这是毛主席一生当中惟一视察并作过重要指示的博物馆。
省博珍藏文物、标本20多万件,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博物馆收藏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馆藏青铜器,数量众多,类型丰富,造型精美,风格独特,其中吴越铜器、蔡器、楚器尤为突出。文房四宝:宣纸、徽墨、宣笔、歙砚收藏最具特色。楚国货币、汉画像石、徽州雕刻、徽派版画、芜湖铁画、古籍善本、徽州契约文书最为丰富。旅法女画家潘玉良4000多件作品闻名海内外。
该馆现基本陈列并常年对外开放的有“安徽古代文明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
前者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史前时期”,突出介绍了和县猿人和新石器文化,入口处猿人居住洞穴模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部分“古代文明之光”由“江淮青铜器馆”、“淮北汉画像石馆”、“古瓷集览”馆、“文房四宝”馆和“徽州古建”馆等五个专题馆组成。其中“徽州古建”馆再现了徽州明清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卓越成就,按比例复制的徽州三雕的代表作品许国石坊、老屋角和宝纶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浓郁的徽州地方风味。后者集中展示安徽地区中生代、新生代古人类、古生物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场所。还能看到形象逼真、自然的活体恐龙妙趣横生的景观。另外还有供临时举办各种展览的3000多平方米的展览大厅。
安徽省博物馆先后被授予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示范窗口,国家及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李鸿章享堂
李鸿章享堂位于东郊大兴镇,坐北朝南,北临裕溪路,系晚清建筑。旧称飨房或飨堂,实际上是李鸿章家的祖坟和祠堂。为一大型四合院,内有两组三进屋,两边各有厢房,现存砖瓦结构正堂和厢房共计44间。另有残碑两块,一块碑文载:“清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李文忠公祠”。证明是祭飨的祠堂,因而叫飨房或飨堂。一块碑文上刻光绪皇帝的祭文,有“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全权大臣”等字样。现修复的三座碑并列立于山门外。1985年7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有一挂牌(编号012)保护的古树是干径有0.65米、高10米的广玉兰,现已转危为安,重现勃勃生机
吴王遗踪
“吴王遗踪”位于合肥城北35公里的长丰县吴山镇内。吴山镇原名吴山庙,据合肥县志记载,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杨行密归葬于此,并建庙(庵),墓基如山,吴山庙因此而得名。由于其文化历史悠久,1995年,“吴王遗踪”被评为“合肥十景”之一。到吴山寻找“吴王遗踪”,可以看到镇东侧的吴王古墓,并参观史料有载“百花公主至爱至孝,建屋为父守灵,死后亦葬于吴王墓不远处”的公主坟。“吴山庙”在“文革”中惨遭破坏,现已重建,香火缭绕,游客不断。修复后的庙宇粉墙黄瓦,金碧辉煌,吴王塑像庄严,碑刻隽秀。镇内还存有百花园遗址,贞节牌坊,吴山庙武装起义纪念碑、纪念馆,叶挺将军旧居等。
吴山自古四方辐辏,商旅云集。而今,穿街而过的206国道不断为古镇输送现代文明的营养,市场经济为吴山注入新的活力,“吴王遗踪”则为古镇添上一笔历史文化的色彩;白鹅、西瓜、早甜桃被认为是“吴山三宝”;吴山有三奇:“白鹅、王鸽、魏河鱼”,誉满江淮;还有资源三绝:“矿泉、十景、铁书法”也已闻名华夏。到吴山去,“看吴王遗踪,品吴山贡鹅,喝吴王美酒,摘吴山草莓,赏吴山铁字”已成为省城正在推出的旅游新项目。
访吴王遗踪,览古镇风光,发思古幽情,探历史兴衰,不亦乐乎!
月潭庵
月潭庵位于桐城路21号。据《合肥县志》载:“月潭庵,在南门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修,有邑人黄际会碑记,旧志唐建。”原为一座规模较大的佛教庵堂,坐北朝南,东临今桐城路。有山门、大殿、观音殿、修道房四进。一进山门,四间,原有哼哈二将;二进大殿,六间,原供释迦、药师、弥陀三尊大佛;三进观音殿,六间,原供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四进修道房,四间,每进两边各有厢房,合计共有砖木结构的平瓦房三十余间。
解放前,庵内香火旺盛。尔后逐渐遭到破坏,山门、大殿改为民宅,钟鼓、碑刻遭毁。孔、唐、沈、朱等僧尼多人,相继圆寂,修道房也被拆除。现仅存观音殿两间,内设佛堂,供奉观音菩萨,现由僧尼界慧住持。现在庵门朝东,黑漆大门上镶有铜环,刻有金字对联,至今闪闪发光。上联:月光皎洁禅心寂,下联::潭影澄清色相空。
宝莲寺
宝莲寺位于明教寺东侧一巷内。前身为二郎庙,1987年因旧城改造,迁建于此,并改名为宝莲寺。山门上“宝莲寺”三个金色大字,为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书,佛堂中供奉观音菩萨金身塑像。寺内原住持胜海法师圆寂后现由僧尼浩莲住持。
庐州府城隍庙
庐州府城隍庙位于霍邱路中段,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始建于1051年。大庙前旗杆矗立,山门口石狮相对,山门三间,左右耳房各五间;戏楼五间,两旁耳房各四间;大殿三间,两侧耳房各五间;娘娘殿三间,两边耳房各三间。大殿和戏楼之间,东西厢房各十二间。大殿前有铁香炉一座,殿内设香案,神台上供奉城隍老爷塑像,背后是神态各异的孩童形象“百子图”(俗称“娃娃山”),平日庙内香火旺盛,时逢民间节庆更是热闹非凡,尤其以农历七月十五赈孤节和除夕年节为盛。
解放后,庙内塑像一扫而光,1982年曾对庙宇古建筑进行了局部装修。1985年7月,庐州府城隍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结合城隍庙市场兴建,山门口新设石狮一对,跨霍邱路在庙前竖起两座牌坊。高耸伟岸的思惠楼,被誉为庐州第一塔;环塔成群的商场、中心广场、下沉式广场各具风格自成一体;塔西北侧的古玩城,楼中有街,街中有店,在这里可见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品,令人目不暇接;几家茶楼传播着清心的茶文化,闹中取静,别有韵味;造型新颖的庐阳宫,洋溢着时代气息。整体建筑群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达到了观赏与实用的完美统一,堪称庐阳一景。
清真寺
清真寺坐落在大东门立志巷。北临寿春路,南接淮河路,与明教寺咫尺相望,是穆斯林传授宗教知识和聚会礼拜之所。唐武德始兴,元代以后信奉伊斯兰教日多,建寺之风日盛。合肥县志云:礼拜寺,明洪武中建,色目人百姓祀之赦回回岗(现三里庵)。柏氏宗谱载先祖驸马公克马丁于元末宦游于此尽室偕来居丁家巷。沙氏宗谱亦云先祖哈吉公钦天监于明永乐年间始来合肥住南油坊巷。建有丁家巷清真寺,后遭战火,至建国时已残陋不堪。人民政府于1956年在大东门立志巷征地二亩多建月牙楼清真寺,规模西化,造型完美,寺内遍植奇花异草,四季吐芳,是当时庐州一处景点,不幸于“文革”时破坏殆尽。三中全会以后得以恢复并增建综合楼一幢,设施完备,规模可观。据云,建国前夕合肥市仅有穆斯林700余人,以柏沙二氏为主体,陶、米二氏以联姻关系构成柏、米、陶、沙四大姓氏,现合肥穆斯林已增加到15000人左右。寺内现任哈吉阿訇许治海系阿訇世家,任省人大八、九两届常委会委员,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等,是一位与时俱进的阿訇。
岱山湖旅游区
岱山湖旅游区位于肥东县古城镇,距合肥57公里,南京96公里,区内低丘连绵,坡度平缓。岩石大部分为玄武岩、重晶岩。地处亚热带地缘,江淮分水岭南侧向暖温带过度地带,季风明显,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岱山湖系长江流域滁河水系,1970年建坝形成的人工水库。湖面600公顷,常年蓄水量1900万立方米,周边没有工矿企业,湖水没有任何污染,水清见底,水质达国家一类水质标准。岱山湖港汊纵横,水面宽广,湖中有一孤岛,名曰天鹅岛,面积12公顷,岛上植被繁茂,花草香溢四方,干旱不涸,淫雨不满,岛屿丰富了湖景内容,依山傍水,共长天一色。湖四周山林由国有肥东县古城林场所经营,总经营面积1054公顷,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品种多达54科412种,以松、杉、臭椿、山槐、元竹等为主,其中以松为优势种群;动物品种多样,特别是鸟类资源相当丰富,据调查有70多类,以鹭鸟为优势种群,有苍鹭、白鹭、灰鹭、白鹤、鸳鸯等2万多只。
岱山湖现已增添了多项娱乐设施,主要有:游船、情侣船、观光马匹、山地自行车出租等,并就此开展了湖上游艇观光、马上览胜、山地越野、岛上论剑、艺术表演、乡情垂钓、民间艺术表演等项目。
龙泉山
龙泉山在肥东县桥头集镇北面,山下有泉水,终年不竭,相传来自于东海,系龙王所赐,龙泉山以此而得名。山上有庙,称龙泉寺。龙泉寺最早建于明初,当时规模很大,从山顶一直绵延到山脚,依山傍势,占地33公顷。正殿设在山顶,曾有“跑马开门”之说,说明庙宇规模之大。现存庙宇大门对联依稀可辨:“佛国三千界,禅林第一家”,横批:“龙泉古寺”。龙泉山泉水味甘美,用之泡茶更佳。据说李鸿章之子曾专门派人来此挑水饮用。
浮槎山
浮槎山位于肥东县王铁乡、解集乡境内,距合肥城东南35公里,海拔418.1米。是长江以北,合肥东郊最高山。山峦陡峭,奇石峥嵘,苍松挺秀,气势壮丽。山中的浮槎泉、奇石、甘露寺闻名古今。
宋时,欧阳修登山见“有石池涓涓可爱……饮之而甘”,而考证《水经》、《茶经》,竟无文字记载,遗憾之余,写了一篇《浮槎山水记》。
四顶山
四顶山位于肥东县湖滨乡境内,山临巢湖,四峰兀起,故名。四顶山海拔174米,景以朝霞最美,每当雨雾露晨、旭日东升,则霞光四射,满山璀璨。四顶山中还有洞穴奇石——“仙人洞”、“伯阳井”(又名“蜀井”)、“老蚌含珠”石、“都御史座”、“炼丹池”、“鹦鹉观天石”、“钓鱼台”、“天将守门”等自然景观。四顶山的秀丽景色,吸引了大批墨客骚人,留下了成篇累卷的脍炙人口诗赋,如唐朝诗人罗隐赞咏《四顶山》: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
游人来至此,愿舍发和须。
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紫蓬山”又名李陵山,位于肥西县农兴镇南,距离市区约20公里,有“森林大道”相通,自清代开始便有“庐阳第一名山”之称,1992年7月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98年9月被安徽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级风景名胜区。全区森林面积3500公顷,各种植物470种,栖息鸟类120多种,仅鹭鸟就有3万只。
据民间传说,“紫蓬山”之名是取和尚紫色袈裟及蓬莱仙岛的首字而得名的,寓其“迎紫气,赴蓬莱”之意。紫蓬山的山门上有一副楹联,上联是:紫气东来丛林千古毓锦绣;下联为:蓬山西去大众十方仰福象。上下联首字正好嵌有“紫蓬”二字。“紫蓬”二字赋予了山名浓厚的佛家色彩。
紫蓬山群峦叠嶂,连绵不绝,山环水绕,森林茂密,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尤以怪石、奇树、碧水、珍禽为四大特色,构成了庐南一幅得天独厚的立体风景画卷。
山上有闻名遐迩的始建于三国时代的西庐寺、五百罗汉雕塑、周瑜读书处、洗砚池、文昌阁、李典墓、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故居等众多名胜古迹。
紫蓬山北靠合肥,交通便捷。驱车出城,不过20余公里,可直达山顶,再行8公里,便可驶进圆通山腹地。
合肥植物园
合肥植物园地处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南滨,距市区约7公里。园内有由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设的木兰山茶园、竹园、水生植物园、梅园等。它是合肥市西郊风景区的一颗灿烂明珠,也是人民群众的游览胜地。这里融科研、科普、观赏、游览、生产诸功能为一体,规划用地57.2公顷,具体如下:
园林观赏植物专类区 该区主要收集能露地越冬的各类乔木、灌木、亚灌木2000余种和变种。其中有木兰山茶园、梅园、蔷薇园、竹类园、水生植物区等。此外,专类区内还有石榴、桂花园、紫薇园等。
展览温室 面积1200平方米,按植物地理景观展出热带、亚热带植物500余种。该室主要收集各种观叶植物和兰科、仙人掌类、棕榈类植物。
蜀山森林公园
蜀山森林公园坐落在合肥西郊的大蜀山,距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566公顷,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潜山余脉,由火山喷发而成,因火山活动而形成大蜀山区的矿泉水蕴藏量丰富。大蜀山山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椭圆形,周长7.75公里,最大坡度30度,最小5度,地形起伏,土层深厚。地带植被为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
据《合肥县志》记载,山上原有开福寺、渊济龙王庙、水井等古迹。据《庐州府志》载,“有蜀僧于此结刹,偶思乡水,以锡卓地,泉汩汩而出,尝之有瞿,唯三峡味,因名为蜀井”。蜀山因此得名,蜀山井今已无存,蜀山之名流传至今。
大蜀山树茂林密,青竹吐翠,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蜀山四季景色,以冬令雪景最美,银装素裹,茫茫雪海,“蜀山雪霁”为相传至今的“庐阳八景”之一。
自1985年起,蜀山森林公园建造的新景点有:雪霁山庄、西山风景林、樱花园、月季园、紫薇枫树林、北人工湖等。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大蜀山上有两个圆点,那就是两个火山口,主火山口位于现行的主峰处。除了卫星照片证明外,大蜀山保留了古火山应有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连难以发现的火山颈也能找到。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大城市市区中的古火山在全世界也只有这一座,它所保存的火山遗迹是惊人的完整。因此不少专家和有识之士一致认为,将它建成一座火山森林公园,对合肥旅游来说意义巨大。
合肥自然博物馆
合肥自然博物馆位于市北郊瑶海公园旁。该馆陈列展厅面积达3500平方米,馆内共设八个展厅,即:
海洋水族厅——活体水生物、海底隧道,将带您进入五彩缤纷的海洋世界;
两栖爬行动物厅——百余种活体两栖爬行动物,展现其神态憨姿;
古生物厅——大型板齿象化石骨架,以及堪称稀世珍宝的各类动物化石;
仿真恐龙厅——近40具活动仿真恐龙,再现中生代恐龙大观,群龙众生,气势恢宏;
世界昆虫厅——采用世界五大洲的色彩鲜艳、形态怪异的观赏昆虫,展现昆虫世界的多姿多彩;
海洋贝类厅——神秘而华丽的海底宝库,五大洋奇艳多姿的贝类标本;
环境保护厅——人类关注的世界十大环保问题,唤醒人民认识自己生存环境的强烈意识及保护环境的良知;还有一临时展厅。
馆内展品丰富,妙趣横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自然课堂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长知识的好去处。
瑶海公园
瑶海公园位于北二环路与张洼路交叉处,占地33.3公顷,现主要项目有:安徽首家中国斗牛场、水上大世界、全国第一网上浮桥、全省第一娱乐桥世界、少儿磨炼中心、攀岩、原始烧烤狩猎场、儿童娱乐中心、沙滩浴场、水上大风车、漂流探险、恐怖城、弹跳飞人、电动大花轿、历代帝王及四大美女蜡像馆等。海洋世界里有五彩缤纷的热带鱼、千姿百态的海洋鱼和两栖爬行动物类等,竹筏世界则给人以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2002年9月10日,有关部门在厦门签约,投巨资用地近27公顷将瑶海公园改造建成合肥海洋公园。
黑池坝—琥珀潭
黑池坝位于合肥市老城外西北隅,原护城河的一段,曾名蜃潭。嘉庆《合肥县志》载:“蜃潭,旧志在城西隍内,水色黑,四时不竭,俗名黑池坝。”“阔十丈至二十丈不等,地势南高北下,设坝蓄水。”琥珀潭主要景点有:体现主题的琥珀深潭及周壁石山创造出险峻、幽静,碧波清池中的水上舞台及曲桥、小亭供人晨练、散步和表演;景区南侧有直径60米的喷泉广场,设灯光喷泉和周边花坛。大片坡地绿化,与西山景区隔路呼应;另建有儿童游戏场和为游人服务的碧潭山庄。黑池坝以水景为主,水体经处理后为市民水上活动提供方便;还建有水上俱乐部及码头、爬山亭廊和游园小径、湖中小岛。黑池坝南侧有三个广场:文化广场直径78米,花坛、台阶和花岗岩地面采用圆、弧和螺旋形相交叉,并利用挡土墙建设了长120米的雕塑墙,其内容既有文化内涵又符合观赏要求;绿化休闲广场运用绿带、藤架、灯光等构成了多道色彩、潇洒飘逸的彩带;水广场是在水面上架起的平台、水墙、茶亭和观赏桥,游人可顺着广场天然石滩趟入水中。整个风景线配有一定数量的灯光音响,并增植了供观赏的常青树、有色树和大量花灌木,提高了艺术品位。现这一带已成为环城公园环西景区的又一景点。
鱼花塘
鱼花塘位于市西南老城区外围,为护城河的一段,旧称“稻香楼河”,简称“楼河”。1955年因省农业厅水产局建水产试验站,放养鱼花,故称“鱼花塘”,也叫“鱼苗塘”。后因成为天然游泳池,被雅称为“雨花塘”,并讹称为“渔花塘”。塘为长弯形,长约800米,面积约20公顷。水面开阔,中有一片绿洲,一座海鸥雕塑,一道曲桥,连接两岸。东岸为金寨路中段连西山景区。山下迎水建有“稻香榭”,系双亭绿瓦白墙建筑,两边配有回廊;北岸邻蜀山路东段,临水建有“庐阳亭”,为红瓦顶,红四柱长方形三叠亭;西南岸傍稻香楼宾馆、叠落式庐阳饭店,大型假山、双亭连成一片;东南岸沿环城西路南段,植有银杏、黑松、碧桃等九种大型观赏树木700余株,置有动物雕塑群,成为环城公园西山景区的主要景点。
徽 园
徽园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占地20公顷。园区整体规划以安徽行政区划为基本构图框架,长江、淮河环绕其间。东部皖北园区采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西部皖南园区以徽派建筑皖南水口园林为主要思路,中部有极具现代建筑风格的世纪桥和世纪广场。全省17个市在相应的区位均建有代表其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建筑物,既相对独立成园,又与相邻各园及整个园区相得益彰。
徽园正门前有5根32米高的花冠状球柱,它象征着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安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各项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那圆柱上的五个玻璃钢球,便是寓意硕果累累。与大门相连的是世纪桥,寓意有二:一是作为长江、淮河的分界点;二是世纪桥的桥栏造型,像是电话的听筒,似乎让人们倾听安徽历史的声音,同时,预示着一个信息时代——通讯极为发达的21世纪。由世纪桥可以直接通往世纪广场,世纪广场呈椭圆形,面积1万平方米。(www.xing528.com)
园区内既有“黄山秀色,巢湖帆影,李白吟月,九华佛光,琅琊三意”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反映安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文景观。
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地处肥西县境内,位于巢湖之滨,距省城40公里,面积4.71平方公里,人口3万。它南与庐江县接壤,西与舒城县相邻,可谓“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是安徽16个著名大镇之一。三河属水乡古镇,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流贯其间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元前537年吴楚之争的“鹊岸之战”和1858年太平天国大败湘军的“三河大捷”均发生于此。
三河古称鹊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沧桑的历史,给三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古迹遗产,尤以“八古”即古巷、古街、古桥、古城墙、古庙、古炮台、古民宅、古茶楼景点诱人,佐证和诠释着三河的古老;无处不在的徽派建筑群,粉墙黛瓦,古朴典雅;穿街而过的小南河,流淌着的“二龙街”,关于赵匡胤、赵匡义兄弟逃难至此后相继做了北宋皇帝的神奇传说和生动真实的“小辞店”故事,给今天的游客增添了访古探幽的雅兴;渊源久远的饮食文化,更造就了三河土菜与点心融南汇北之长,又具有独特风味,堪称一绝,“玩在黄山,吃在三河”已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共识。旅游商品羽毛扇、茶干、酥香鱼乍面、富光杯颇受青睐。人文资源厚重,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在此就读,两广总督刘秉璋、巡抚潘鼎新及李鸿章在此均有置产。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踩高跷、赛龙舟、玩龙灯经久不衰,备受游客欢迎。
三河镇在旅游开发中,坚持做活水文章,挖掘古资源,打好文化牌,实现了“三水贯通”,开启了三河旅游“黄金水道”;先后建起了6.3万平方米的大南门徽派建筑群小区与古街连为一体;新建复建了国公桥、鹊渚廊桥、望月桥、天然桥、三县桥、人民桥、鹊渚游廊、忠武阁、万年台、古鹊亭、英王府照壁、牌坊等仿古建筑;开发了杨振宁客居地、一人巷、朝阳门、刘秉璋古宅、李鸿章粮仓、英王府等景点;下一步还将规划千亩荷花荡、护城河公园等项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河镇先后被列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和省中心镇、示范镇。今后,三河镇将继续按照“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的旅游发展总体目标,实现社会文明进步,把三河建成现代化的新型旅游城镇。
包 河
原为合肥城南护城河。北宋仁宗皇帝因包拯为官清廉曾赐以巢湖,包公辞让不受,而只求这段护城河,名之为“包河”。包河西段十字小岛“香花墩”上建有包公祠。解放后,包河辟为公园,在河中筑了四个岛屿。包河东段有一东大岛,岛内有池,池内有岛;岛上亭榭曲廊,石舫假山,系徽派园林建筑,现名“浮庄”。包河中段有一“脚印塘”。据传,包青天去世后上了天堂,一时人间贪官污吏猖獗起来,包公闻知气愤异常,一脚踩到凡间,在包河留下一个脚印,故称“脚印塘”。此塘常年不涸,成为公园一景,现已整修一新。包河公园犹如镶嵌在环城公园这条彩链上的一颗明珠。
浮 庄
坐落在环城南路南侧,包河公园内东大岛上。1985年建成,是博采苏、扬、徽派园林艺术精华,依水就势的一座古典建筑物。占地约0.53公顷,建筑面积近600平方米,因建筑物相似中国古代村庄,又像一片荷叶浮在包河水中,故称“浮庄”。南大门上镶嵌一块金黄匾额,上书“浮庄”两个醒目大字,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内有一座徽派风格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四合院,有二层楼房,楼名“寄畅”,内设茶社。从院后东行,有一座仿苏派造莲舫,置于包河中,上舱配以“穿过花世界,划破云水天”楹联,显得古朴典雅。从莲舫东行数步,便是浮庄园林建筑的主体,有一组环水而建的秀丽的楼台亭阁,首当其冲的是“镜中天”,内里妙联有:“东西岛影含楼影,上下天光透水光”。“楼眼波翻天地窄,放怀月映水云宽”。“一堤杨柳莺啼树,四面荷花蝶戏鱼”。整个浮庄景物,匠心独运,古色古香,游人曾以“桃花浮庄溶溶月,柳絮包河淡淡风”赞美浮庄胜境。南岸有包公墓、清风阁。
有以水景为特色的银河景区。为纪念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及其“我家曾住赤阑桥”等近20首有关合肥词作,已将桐城路桥更名为赤阑桥,并在桥西南角新建占地千余平方米的有姜夔塑像的“白石知音”景点。东有听泉、曲桥二亭,西有大小二岛,霈然、迎曦二亭和茶楼、拱桥、游船码头。西山景区有醒狮、象的家族、鹿的一家、熊猫、白熊、长颈鹿等动物雕塑,主景鱼花塘。西北段有以现代化大型游乐设施为特色的环西景区;有以丛林自然野趣为特色的环北景区。各景区分隔于市区主干道,连接市区园林路和绿化带,使城市与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园中有城、城中有园格局,产生了良好的生态、审美和游憩效益,被海内外宾朋誉为“一串镶嵌着数颗明珠的翡翠项链”。
杏花公园
杏花公园位于老城区西北隅,水西门内一带,为环城公园的田园风景点。东起蒙城路,西至环城西路北段,南起淮河路西段,北至阜南路西段,总面积约31.3公顷。因清代中堂李鸿章之侄孙李国栋为游憩在此建亭台两处,并在四周广植杏树,春杏花开,芳菲烂漫,景色宜人,故这一带统称为杏花村。据传旧时这一带树木很多,有两株两人合抱粗的大栗树,上多鹊巢。西城墙上原有将军庙,北城墙边原有江公祠,祠旁有一座白骨塔。据《合肥县志》和旧经云:“水西门内旧有西水关连接金斗河,经筝笛浦、藏舟浦至东水关。”筝笛浦在“城后土庙侧谢家池坝旁,渔人常夜闻筝笛声及香气氤氲,相传曹操溺妓舟于此”。过谢家池坝有藏舟草浦,为“三国魏将张辽袭吴藏战舰于此”,故名。“浦内岛屿花竹,颇为佳境。”《舆地纪胜》云:有“樱桃园、云月亭,久废。”1987年6月市政府决定组建。2002年下半年又进行了池塘清淤,新增了儿童乐园、体育活动等游娱设施。
花冲公园
花冲公园位于东五里井。1960年建花冲苗圃,1980年改建为花冲公园,以境内花冲命名,隶属市园林局。占地面积11公顷,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以培植经营苗木、花卉为主,兼营服务行业。园内广种雪松、龙柏、红叶李、法国冬青、白杨、槐树、广玉兰等树木、花卉150多种。东部建有花冲餐厅、招待所等。西部建有苗圃约1.6公顷,周围砖砌花窗围墙,内设儿童乐园,有电动飞马、飞机两处,有溜冰场兼舞厅。南部苗木荫翳,形成苗木林带,北端林带有一棵合抱粗的古槐,中间有一条小道穿过,园景别致优美。
合肥野生动物园
合肥野生动物园坐落在合肥西郊风景区内,1995年动工,1997年春天向游人开放。野生动物园以“地球——人类和动物共享的空间”为设计指导思想,以“自然朴实,原野情趣,山体韵味”为建园风格,使游客真正享受和领略到田园风光、野性情趣,体验到人类回归自然的感受。
特色鲜明的野生动物园大门是仿花岗岩材料塑成,造型古朴典雅,奇巧新颖的构思,简洁粗犷的线条,处处散透着山林野趣的气息。
野生动物园占地100公顷,一期工程22公顷,放养着珍稀动物2000余头(只)。进入园内,有体现泰国建筑风格的孔雀园;有放养着30多只目前国内最大黑麂种群的黑麂园;面积近千平方米的猴苑展示着日本友人赠送给该园的日本短尾猴,它是全国最大的日本猴展区;还有澳洲动物区、水禽湖、小熊猫园、斑马生活区、猛兽放养区等;“百鸟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可进入的百鸟园,占地3公顷,网状结构的天棚,似一片无形的天罗地网,网起了一方别有洞天的百鸟园地。
合肥科技馆
合肥科技馆位于黄山路与合作化路交叉口,总占地面积16710平方米。整个科技馆按功能划分为A、B、C三个区,其中A、C区为科技展品展示区,B区为学术交流、科技培训和办公区。A区为梭形,象征着科技之舟,总建筑面积5822平方米,是科技馆的中心区;C区建筑面积约1513平方米,其外观酷似飞碟,通过连廊与A区连接为整体。整个建筑的外墙均饰以铝板与不锈钢板,随着距离与角度的变化,给人变幻莫测的美感,体现出科技的魅力。
馆内展品汇集了国内科技展品的精华,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和可参与性。13个展区的330余件展品中,穿梭滚球、高压放电、虚拟足球、虚拟排球、汽车模拟驾驶、SONY机器狗、地震模拟动感影院、天象及穹幕电影厅、杨振宁陈列馆等展品(项)极具特色,吸引力很强。2002年5月26日正式开馆的合肥科技馆已成为全国名列第四位的科普教育基地和新兴旅游基地。
古逍遥津
古逍遥津位于老城区东北角,环城东路绕其东、北,西临宿州路,南至寿春路,南大门匾额黑底金字“古逍遥津”为清朝同治年间状元陆润庠题写。公园占地31.1公顷,其中水面9.6顷。年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
该园解放前是季、严、窦三家私人花园,解放后人民政府在三家私人花园的基础上逐年建设,至“文革”前已初具规模。现公园分为东、西两部分,其间以南津桥和北津桥沟通。公园东部不仅水面开阔,还有大面积的草皮活动广场、儿童乐园、动物园区、茶社和水榭长廊,以及大型电动游乐设施。公园西部现有水榭建筑群、园中园(盆景园和以植物造景为主的藏幽园)、餐厅、陈列室、牡丹亭景区、梅花山景区;偏西北有一高阜,被认为是张辽又一衣冠冢。1959年阜上建亭;1984年建张辽形象雕塑一尊,基座上刻有“威震逍遥津”五字,以示纪念。整个西部园区按中国传统造园艺术规划建造,并兼有皖南民居建筑风格,以景色取胜。
新落成的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重檐大型楼阁——逍遥阁,高约22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已成为逍遥津公园的标志性建筑。
安徽气象科技馆
多普勒天气雷达站由安徽省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同投资建设,是第一部中美合作生产的合肥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站,高达128米的塔楼呈拔地腾飞之态,将这颗20世纪90年代世界最先进的雷达托向蓝天,被誉为合肥的又一科技景点——“庐阳银珠”。塔楼的观景台可鸟瞰合肥城市全貌。
安徽名人馆
安徽名人馆位于合肥市西郊蜀山风景区,是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迎接国庆50周年重点建设工程,是全国首家地方籍名人展馆、全国最大全息多媒体展厅、全国惟一声光电高科技场景。
安徽名人馆一期工程选择展出史前至清朝之间的50位有影响的安徽历史名人。人物采用蜡像制作,形象逼真,并运用电影艺术手法和声、光、电、多媒体等最新高科技手段,展现名人风采和主要事迹。通过展出安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展现他们对安徽、中国乃至人类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体现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好形象。整个展馆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于一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位于淮河路中段,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是合肥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1998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9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
李氏兄弟6人均身居高位,聚族而居,深宅大院,鳞次栉比,覆盖了合肥市繁华的淮河路中段的半边街,时称“李府半条街”。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中一部分,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精美豪华,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三进为二层阁楼,后两进楼下有回廊相通,楼上装有美人靠回廊相连,俗称走马楼,因供李氏家眷居住,又称“小姐楼”。
故居复原陈列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由这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曲折而又悲壮的历程。
黄山路——合肥的新世纪大道
合肥在全国城市中,并不以大出名,而是有其自身突出的个性特点。
自1985年全国城市改造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合肥改造长江路开始,合肥就一直走在全国城市改造的前列,把城市改造与城市发展目标相结合。先是寿春路,人车分流,为普通百姓着想,令人激动不已;接着是一环路,将合肥的城市范围扩大几倍,过往车辆疏通有序;再往后是几横几纵,二环路的建成通车,将合肥一个省级城市、大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完全可以骄傲地说,合肥已不是一个古老的小城市,而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
合肥自身的优势得天独厚,完全没有必要走抄袭别的城市发展的路子。在20年的城改之路中,合肥已发展成一个园林城、科技城、旅游城,在城市建设中,如何体现合肥的整体形象,又符合世界现代化城市发展趋势呢?
合肥的建设者们是具有发展眼光、战略眼光和开拓意识的。21世纪初,合肥一条全新的世纪大道——黄山路就这样应运而生。黄山路集园林绿化大道、科学教育大道、旅游景观大道于一身,是合肥的第一形象大道。
黄山路,市政府当作重点工程修建,仅黄山路与潜山路交叉口便投入900多万元,从国外进口一种混播型冷型草,每平方米造价35元。该冷型草具有四季常青、吸尘、保湿、控制沙漠化等很多优点。黄山路是目前省内最宽的一条中央绿化大道,黄山路是一条真正的园林绿化大道。
合肥众多重要的科研、教育机构几乎都在黄山路。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安大是省内惟一进入全国211工程的重点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全国211工程大学,世界认可的一流大学,校内有国家唯一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还有合肥联合大学,合肥市唯一一所正规大学,还有合肥科技馆、安徽电力职大、省委党校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合肥科教城的科技,主要集中在黄山路。黄山路代表着合肥和安徽的科技,有部分还是国家水平、世界水平。黄山路是合肥名副其实的科学教育大道。
合肥刚刚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在黄山路也有充分体现。首先,黄山路中央绿化,过一段有一处景观设置,特别是与美菱大道交叉口的喷泉广场,使行人仿佛置身于公园之中,向西远远望去,大蜀山在远处又仿佛地处黄山路中央,山上的电视塔矗入云霄。山在路中,塔在山上,人在景中,令人神往。把市内生活、景观欣赏有机地融合在黄山路上,真是令人羡慕,给人遐想。黄山路,好一条旅游景观大道。
黄山路作为新合肥市的南北中轴线,集园林绿化、科学教育、旅游景观大道于一身,不愧为合肥市第一形象大道、合肥的新世纪大道。
包孝肃公墓园
包公墓园坐落在包河南岸的绿树丛中,占地3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南临芜湖路,北与浮庄毗邻,系今人为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葬而重建的墓园。
据《合肥县志》记载:“参政包孝肃公拯墓,在县东15里,自通判意以下皆附葬。”1968年“文革”期间墓被开掘。1985年市成立包拯墓园筹建委员会,10月6日举行墓园奠基仪式。1987年9月竣工,10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
重建的包拯墓园,是一组仿宋建筑。墓园正门面西,门前一株高大的七头雪松下,矗立高丈余的两块花岗岩。迎面照壁高4.2米、宽10.5米,墙心石刻“包孝肃公墓园”六字。墓园四周朱墙围护。
主墓区入口为标志等级的子母双石阙,高6.4米。条石铺装的神道贯通全区,长约300米。龟蚨暾首神碑,撰写包拯生平政绩,以照世人。次第建筑布局为神门、石刻群、享堂、墓、侧门、附葬墓区、墓室、边门、角门(后门)。神门为三开间二进深,上悬一匾为谷牧副总理1987年夏题词:“无畏无惧,刚正为民”。进神门是墓区主体部分,石刻群对称设于神道两侧,有望柱、石虎、石羊、翁仲(文武史)。享堂为五开间三进深九脊殿歇山顶建筑,20根整木巨柱宏伟、壮观。包拯墓封土高5.2米,15米见方,覆斗式,青石砌成,顶部填土、种草。墓前青石碑上书“宋枢密使包孝肃公拯之墓”。
附葬墓区安葬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孙遗骨墓五座。
沿石柱栏杆拾级而下,入包拯墓室。墓室位于墓冢正下方,墓道由条石砌成,长34.6米,高、宽各3米。墓道两侧石壁刻有宋代石刻拓片“二十四孝图”。墓室前正中端放包拯墓志铭石刻。墓室装石门,内殓包拯遗骨的长2.4米的金丝楠木棺具停于室内。
墓园遍栽竹木,广植松柏;建筑庄严肃穆,环境幽雅。新建碑廊刻制了上百件名人书法碑石,更提升了墓园的文化品位。
包公祠
包公祠位于市区芜湖路东段北侧,包河中的十字小岛“香花墩”上,坐北朝南。南面入口处,建有高3米,长5.5米,宽0.49米的石照壁,绕过石照壁进入山门,有一条宽阔笔直的甬道直通祠前台阶。祠为粉墙青瓦四合院式古建筑,祠门两旁有一对石狮。两扇黑漆大门上镶有红底金字对联,上联:忠贤将相;下联:道德名家。祠内正堂五间,堂外廊檐两旁有木质抱柱联:
凡吾辈做官,须带几分骨气
谒先生遗像,如亲三代典型
正堂中间,端坐着紫铜色包公塑像,上悬“色正芒寒”金字匾额,两边配以颂联,上联:照耀千秋,念当年铁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后福;下联:闻风百世,至今日妇人孺子颂清官,只有先生。东间有碑刻包孝肃公遗像,上悬“庐阳正气”金字匾额;西间中置行刑铡三副,上悬“清风亮节”金字匾额。西壁石碑刻包公立身处世的座右铭,自作五律:
清心为治本,直通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内有几副颂联:
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
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风虎云龙几多过客,琴心剑胆一介包公。
东西两边各有厢房三间,共计91平方米。祠旁有一高台古井名曰“廉泉”,相传为官不廉者饮此泉水即头痛。
祠后墙根,竖有光绪壬午年间李鸿章撰《重修包孝肃祠记》碑。
现在的包公祠由李鸿章1882年捐资修复。解放后,又经政府几次修缮。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堂东侧新建“包拯故事蜡像馆”,西侧为回澜轩《包拯历史文化长廊》,是集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工美巨作。包公祠已成为世人旅游观光、瞻仰包公之胜地。
清风阁
清风阁位于合肥市环城公园包河景区的包河南岸,东连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全园占地2.2公顷,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1984年4月奠基,2000年7月竣工,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为纪念我国历史上著名清官、合肥人包拯诞生1000周年,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历史文化而建的一组仿宋建筑。院内松柏常青、绿树成荫、芳草萋萋、花香四溢,是旅游观光和休闲的好去处。
院内主要建筑和景点有:功德广场、明月亭、鱼沼飞梁、廉雨轩、畅风斋、清风阁、艺术馆、声像馆和陈列室。
清风阁是院内的主体建筑,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总高42米,明五层,暗四层,共九层。从清风阁顶层可俯视合肥城市风光及整个包河景区的秀丽景色。阁内大量的彩屏、木雕、石刻、诗词、名句、楹联和板对,内容典雅秀美、古拙质朴。规模宏大、音色优美的编钟古韵,令人陶醉。根据历代名剧《探阴山》、《乌盆记》等包公戏,用现代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制作的戏剧场面,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语音清晰、生动,引人入胜。清风阁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成为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文化、衡量城市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性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