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日。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史载,春节风俗源于远古社会的“腊祭”。“腊祭”原是神农氏时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古时称正月初一为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始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春节风俗多种多样,旧时除送神、接神、谢年、行香、祭祖等内容外,其他如挂年画、贴春联、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放鞭炮等,都已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在民间广泛流传。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灯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源于西汉,东汉开始出现燃灯观赏,隋、唐时期规定正式的观灯习俗,伴以杂耍技艺。宋代以后元宵节更加热闹。观灯由一夜扩延为三夜,增添了猜灯谜的活动,此后历代不衰,成为春节期间娱乐的高潮。明代又增设了戏曲表演。元宵节间,人们制作各种精美的花灯,如龙灯、凤灯、鱼灯、走马灯、神话传说灯、历史故事灯等,张挂街头院落。另有猜灯谜、踩高跷、赏冰灯、舞龙灯、耍狮子、打腰鼓、扭秧歌、跑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元宵节吃元宵,也是流行全国各地的饮食习俗。元宵,又称汤圆、汤团,含有阖家“团圆”的吉祥寓意。
又称“禁烟节”、“冷节”,为冬至后105天,即清明前一天或两天。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与介子推流亡列国,介割股肉供重耳充饥,重耳回国为晋文公,介不求利禄,与其母隐居绵山,文公焚山以求其归,介与母共亡,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把其殉难的这天定为寒食节。是日多以甜饧(麦芽糖)和冷粥干饼一起食用。唐代开始盛行寒食节扫墓,悼念故去的先辈。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禁火冷食不传,而扫墓的习俗却一直保存至今。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汉族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有四种起源说,一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投江日,一为食物粽子发源日,一为龙的节日,一为起源于恶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躲午、赛龙舟、插艾蒿、戴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做布老虎等习俗。今白、苗、哈尼、纳西、瑶、蒙古、布依等少数民族,也流行这一节日。
又称“鬼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传说这一天,地官来到凡世,考核人间善恶,因此各地道士都举行“普度”祭仪,超脱鬼魂。佛教传说,释迦弟子目连见其母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求佛超度,释迦要其在七月十五日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备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其母解脱,故兴起盂兰盆会,意为“解救倒悬”。因此,中元节既是道教节日,又是佛教节日。中元节与清明节相似,内容为祭祀祖先,唐宋时代已成为民间节日。人们把麻、谷、秫缚在一起,挂在大门及中堂的天地祖先两旁,或设果品牲礼及麻谷之类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中元节也含有庆丰收的意思,人们在这天夜晚有放“河灯”的活动,含有预报秋成之意。今白、苗、纳西等少数民族也流行这一节日。
中秋节(www.xing528.com)
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时期已开始中秋赏月,唐代有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今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传统节日。在傣、苗、白、哈尼、纳西、蒙古、瑶、布依等少数民族,也很流行中秋节。皖北地区的中秋节晚上,青少年们到田里摸点瓜果之类生吃,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不管丢了多少,也不叫骂。此风相传始于元代。皖南一带,“摸秋”却另有深意。在中秋佳节,盼望生儿育女的少妇,便设香为供,携手拜月,然后闭着眼睛在篱笆瓜架下摸索。摸到南瓜,因南与男同音,便预兆生男孩;摸到峨眉豆(扁豆),因峨眉古来是美女的代称,便预兆生女孩。“摸秋”之余,妇女们还摘南瓜与峨眉豆,分赠想生儿女的女伴;长辈们还指使孩童,捏起泥人,放在南瓜上,几人抬着,一路灯笼火把,敲锣打鼓,送到新媳妇家里,以示预祝,谓之“送子”。
又称“重九节”、“茱萸节”,在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两阳相重为“重阳”。重阳节在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屈原《远游》中即有“集重阳入帝宫兮”句,到汉代逐渐盛行。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腊八节
在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日,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日,谓之“腊八节”。人们在这天进行祭祀,并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粥的原料,有红小豆、胡桃、松子、柿、栗、黄米、糯米、小米、菱角米、去皮枣泥等,用它们合水煮熟,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及白糖、红糖等。腊八这天,也是佛教节日,称为“成道节”。相传释迦牟尼在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被牧女所救,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此后,佛门弟子便于腊八节举行诵经活动,并用干果、杂粮煮成“腊八粥”。后民间争相效仿,合家聚食,馈送亲邻。今北京、东北、山东、江浙、西北、皖中等地区,仍保留着过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小年夜
又称“小年节”、“祭灶节”、“交年”,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旧有“祭灶神”的习俗。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到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上天向玉帝回报,民间为其设祭送行,谓之“祭灶”。汉以前祀灶是在夏天,相传汉代阴子方在腊日晨见灶神,以黄羊祭之,因而大富,后遂以腊日为祀灶日。是日,家家在灶前贴一两只灶君升天时骑的“纸马”,用酒果、糕饼、纸帛作祭,并敬以麦芽糖,意为粘牢灶神嘴巴,不使其乱说。或将酒糟抹于灶门,以醉灶神。祭毕,将灶君旧像揭下烧掉,换上灶君新像,贴“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等条幅。这一天,还要清洗家具,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春节大年。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祭灶词》中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俗称“年三十夜”、“大年夜”,在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除夕中最重要的习俗是吃年夜饭和守岁。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北方多吃饺子,寓意“更岁交子”;长江中下游地区吃鱼、肉、萝卜、菠菜、粉条、长生果等,取意“年年有余”;台湾省吃鱼圆、肉圆、发菜等,意为“团圆吉祥”;南方人家是夜淘米蒸煮,叫做“万年粮米”,并将猪头煮熟切片叫做“年汤”。守岁相传始于南北朝。近几十年来,除夕之夜,全家人围炉团坐,酌酒唱歌,或看电视,终夜不眠地守岁,等待春节来临后燃放鞭炮,电话相互拜年祝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