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9年到1940年提出的流注放电理论定量地解释了非均匀电场中在高pd值情况下自持流注放电的实验现象[30~33]。初始电子出现的随机性导致了放电起始的延迟及其抖动;光电离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流注推进速度的不一致,也导致了流注的分叉行为。流注理论成为在高pd值条件下解释相关实验现象的理论基础。在流注的众多特点中,有两个方面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即分叉行为,以及光电离、背景电离及外加电压频率对放电的影响。
1939年到1940年提出的流注放电理论定量地解释了非均匀电场中在高pd值情况下自持流注放电的实验现象[30~33]。流注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假设,即引起电子雪崩的初始电子来自宇宙射线或其他电离源;在正流注中,光电离是二次电子雪崩过程中最主要的二次电子来源;电子碰撞电离是主要的电离机制;空间电荷产生的电场与背景电场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流注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pd>200Torr·cm条件时的实验现象。初始电子出现的随机性导致了放电起始的延迟及其抖动;光电离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流注推进速度的不一致,也导致了流注的分叉行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流注的这些特点引起了人们许多的关注。
流注理论成为在高pd值条件下解释相关实验现象的理论基础。之后的实验研究多关注放电起始条件,流注的传播速度、形态,分支的数量和半径,光电离的影响,真空紫外光谱检测,放射性气体的加入,介质阻挡,极性的影响,上升沿时间和脉冲宽度,以及气体的温度和成分的影响及其他因素等对放电的影响[34~77]。(www.xing528.com)
在流注的众多特点中,有两个方面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即分叉行为,以及光电离、背景电离及外加电压频率对放电的影响。下面,将详细地对这两种效应的最新进展展开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