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长介质管内的螺旋放电行为仅在特定的放电参数条件下才会出现。为了进一步研究放电参数对螺旋放电的影响,下面对该放电形式开展进一步研究,对螺旋放电与气体压强、外施电压参数,以及氧气掺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介绍。
1.螺旋放电与气压的关系
研究发现,螺旋放电与气体压强关系紧密,所得结果如图3.8.3所示,此时外施电压参数保持不变,幅值为6kV,脉冲重复频率为700 Hz,脉宽为3μs。随着气体压力从15Pa增加到50Pa,放电等离子体变得更长并且更亮。当气压提高到100Pa,放电仍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当气压提高到500Pa,放电亮度反而降低。当气压进一步增加到1kPa时,等离子体收缩到管子的中心轴而不再是充满整个管内。当气压从1kPa增加到3kPa时,等离子体长度减小,并产生在石英管中心轴线上。将气压进一步提高到3.5kPa时,开始呈现螺旋放电模式。螺旋的旋转方向是随机的,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但旋转方向一旦确定就基本保持稳定。另外,随着气压升高,螺旋的推进距离减小。最后,当气压增加到6kPa时,放电消失。研究发现,螺旋放电一般需要气压达到几个千帕时才会产生,而且形成稳定的螺纹结构需要配合相应的电压参数。当气压小于3kPa时,无论怎样调节放电的电压参数,放电很难出现螺旋情况,等离子体呈现出均匀、稳定的特性。
图3.8.3 氮气等离子体螺旋放电情况与气压的关系[53]
Ua=6kV,f=700Hz,tW=3μs
2.螺旋放电与电压参数的关系
如前所述,稳定螺旋结构的产生需要配合相应的电压参数,那么螺旋结构与电压幅值、频率及脉宽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本小节将对此进行介绍。
首先介绍螺旋放电形式与电压幅值的关系。研究发现介质管内N2气压为4kPa,电压参数选取为Ua=6kV,f=700Hz,tW=3μs时,可以得到非常稳定的螺旋放电。在此基础上,固定频率、脉宽及气压,改变电压幅值,得到的结果如图3.8.4所示。从图中可以发现,当电压低于6kV,放电仍呈现出螺旋模式。而当电压高于6kV时,在针电极附近仍有模糊的螺旋存在,但是随着等离子体的推进,螺旋放电不能维持,放电转变为直线推进模式。
下面固定电压幅值6kV,在400Hz~8kHz范围内改变频率,观察螺旋放电的变化情况,所得结果如图3.8.5所示。从这些照片可以看出,降低频率时,放电仍然呈现为螺旋形式,但是升高频率时,放电转变为直线推进模式。
(www.xing528.com)
图3.8.4 不同电压幅值下的氮气放电照片[53]
图3.8.5 不同频率下的氮气放电照片[53]
3.螺旋放电形式与氧掺量的关系
种子电子往往影响放电模式,氧气等电负性气体能够吸附电子从而影响种子电子密度,因此在氮气中加入少量氧气,研究此时螺旋放电所受到的影响。所得结果如图3.8.6所示,随着氧掺量的增加,螺旋等离子体羽的螺纹开始发散、变模糊。当氧掺量达到5%时,螺纹出现混乱、抖动的情况。当氧掺量达到20%时,螺旋放电消失,放电完全转化为弥散形式的放电。
4.小结
本节介绍了介质管内氮气在特定的气压和电参数协同作用下,出现特殊的螺旋放电现象,且该现象与气压、电参数,以及氧气掺量都有重要的关系。首先,气压不能太低,需要在几千帕的气压值。其次,稳定的螺旋放电受电压幅值和频率的影响,适当地降低电压和频率,螺旋放电仍能维持,但是升高电压幅值和频率,会使放电转化为弥散放电。氧掺量越多,螺旋放电越难维持。螺旋放电现象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物理现象,但对其放电机理的认识目前还非常有限,该现象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图3.8.6 不同氧掺量条件下的氮/氧混合气体螺旋放电转化照片[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